•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中都

「中都」為春秋戰國時的一地名,今在山東省汶上縣,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一職。另外,中都在古代還是世界著名的佛教聖城,至今在城內的「太子靈蹤塔」內保留著釋迦牟尼的舍利子,每年吸引全世界數以百萬的佛教信仰者前來朝拜。此外,中都還是是足厥陰肝經經穴之一,即中都穴。

網站名稱

簡介

  中都,也叫中都網。全稱叫中國都昌網。由中共都昌縣委宣傳部管轄,中都網路傳媒主辦,是都昌地區綜合性門戶網站。網站創始人是都昌IT傑出精英人物胡明通先生。中國都昌網自誕生以來,她就凝結著無數都昌人對家鄉滿腔熱血的戀鄉情懷。經過全體中都人無私不懈的努力,在短短幾年時間的發展,中 國都昌在線會員始終保持全縣網路社區之最。

願景

  網站擁有著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創新團隊,上下同心,銳意進取,展現出無限的發展潛力。經過幾年的運行,中國都昌網先後培育出「每月之星」、「同鄉創業」、「中都訪談」等品牌欄目,並在諸多方面處於九江地方傳媒界領先地位:中國都昌網關注民生,重視服務,逐步成為都昌人 民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已成為世界了解都昌、都昌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中都人

  汶上生活網創建於2011 年3月。汶上生活網又名汶上論壇,是目前汶上本地信息量最大的綜合網站。山東汶上古稱「中都」網站選用其「中都人」拼音為網站域名。 賦予汶上中都人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足厥陰肝經穴,別名中郄、太陰。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7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經絡感傳

  刺激內踝上七寸,脛骨內側面中點處,經絡感傳較弱,通足厥陰肝經;刺激脛骨后緣處,經絡感傳較強,尤其是不但可以通達同側肝臟還可以通達對側肝臟。此點還可以通達足太陰脾經,不過下移一點只通肝經,上移一點肝經的感傳減弱,脾經的感傳增強。

縱橫向指壓刺激

  在內踝上七寸,脛骨內側面中央遠端和近端3cm範圍內,每隔3mm處給與一個指壓刺激,結果只有在內踝上七寸處有敏感;在內踝上七寸,脛骨內側面后緣遠端和近端3cm範圍內,每隔3mm處給與一個指壓刺激,結果在內踝上七寸處5mm範圍內有敏感。

穴名小議

  中都穴的中字指體內運行;都指先君之舊宗廟,在此指對側的肝臟。中都指刺激該穴后的經絡感傳不但可以到達同側肝經和肝臟,還可到達對側的肝臟。

定穴理由

  (1)在經絡線上;(2)局部指壓敏感;(3)感傳到達對側肝臟。

穴位小議

  中都穴位於內踝上七寸,脛骨后緣處,因為只有刺激此處誘發的經絡感傳才可以到達對側的肝臟與都字相符。此處是肝經和脾經交匯之處,可以治療肝脾兩經之病。由於中都穴具有感傳到達兩側肝髒的特點,故可用於治療肝髒的疾病。功能舒肝理氣,調經止血。 主治XX系統疾病:崩漏,疝氣,產後惡露不盡,盆腔炎陰暴痛;消化系統疾病:腹脹腹痛,痢疾泄瀉,腸炎;其他疾病:急性肝炎,膝關節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軟無力,喉炎等。操作:平刺0.5~0.8寸。針刺麻醉常用穴之一。

國都名

中國歷史上的國都

  京都。泛指中國歷史上的古都。   亦指中國歷史上不同朝代的國都,首都,中京。主指九(最多)朝古都洛陽,三朝古都北京。   1 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在燕昭王時期形成了「三都」體系:薊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區竇店以西)、下都(河北易縣城東南)   2 東晉、南朝稱西晉故都洛陽為中京,一直沿用到初唐、盛唐。   3 唐都長安,自高宗建洛陽為東京,因稱長安為西京。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鳳翔為西京,改稱長安為中京。   4 渤海以顯德府為中京。故址即今吉林敦化西南敖東城;一說即今吉林樺甸東北蘇密城。   5 遼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大定府于故奚王牙帳地,此後常為遼帝駐蹕之所,故址即今內蒙古自治區寧城西大明城。金初仍遼舊稱,貞元元年(1153年)改稱北京。   6 金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佔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115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金貞元元年(1153年),改燕京為中都,定為國都。故城在北京市區西南部廣安門一帶。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佔領金中都后仍稱燕京。   金興定元年(1217年)改河南府為金昌府(治洛陽,即今洛陽市),建號中京。   7 元中都。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燕京為中都,定為陪都。故城仍在今北京市區西南部廣安門一帶。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為大都,定為首都。   8 明中都。 元朝末年,當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節節勝利,快要奪得天下的時候, 中都皇陵   他便派人在自己的故鄉安徽鳳陽修建規模寵大的都城——中都。當中都城的建設初具規模的時候,朱元璋又決定遷都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又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這樣,鳳陽的中都城因為廢棄不用,逐漸殘毀,也逐漸被人遺忘。。

春秋時期的中都

  平遙:舊稱「古陶」、「平陶」,相傳為帝堯的初封地。春秋時期是晉國古邑,戰國時期的平遙屬於強大的趙國都邑之一,那時平遙稱為「中都」。秦置平陶縣,西漢置中都縣。北魏時,鮮卑拓跋部統一北方,為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名諱,改平陶為平遙,此後1500多年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在平遙古城內依然可以見到關於中都舊稱的痕跡如:平遙中都賓館,平遙縣中都鄉,平遙縣中都路等等。戰國時期的平遙鑄造發行了記錄地名的「中都」方足布。中都方足布的具體鑄造地在今平遙西《三晉貨布考》曰:故址在今山西省平遙縣西雙林寺,舊稱中都寺。    如今在山西地區屢次出土的大量方足布中,均有數量不等的「中都」方足布出現,其銅質精良,文字雋秀高挺,鑄造精美。「中都」方足布是方足布品種中的中檔品種,因其文字寫法的差異可分為普通版。   「中都」為春秋戰國時的一地名,今在山東省汶上縣,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一職。此外,中都在古代還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至今在城內的「太子靈蹤塔」內保留著釋迦牟尼的舍利子,每年吸引佛教信仰者前來朝拜。   別稱

宋代中都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佔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115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④京都。   《史記·平準書》:「漕轉 山東 粟,以給中都官。」 司馬貞 索隱:「中都,猶都內也。」《宋書·索虜傳》:「使中都有鳴鸞之響,荒餘懷來蘇之德。」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條例》:「遠方有倍蓰之輸,中都有半價之鬻。」

金中都

  金貞元元年(1153年),改燕京為中都,定為國都。故城在北京市區西南部廣安門一帶。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佔領金中都后仍稱燕京。

元中都

  概述   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燕京為中都,定為陪都。故

元中都

城仍在今北京市區西南部廣安門一帶。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為大都,定為首都。中都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與當時的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今內蒙正藍旗) 並駕齊名。它的建造者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元武宗海山。他即位10天就下令撤銷上都,建行宮中都於此。據史籍記載,白城子一帶古稱旺兀察都,是「天蒼蒼,野茫茫,鷙鵝鴻雁水中盪,獐狍鹿兔草中藏」的肥美草原,是南中原漢地,北通漠北草原的交通要道及軍事重地。元中都是元代除大都和上都之外的第三大都城,其政治地位、城市規模、經濟文化在當時世界上享有盛譽。其遺址保存較好。   遺址   遺址由宮城,皇城,郭城組成,並呈「回」字型相套。宮城垣保存完好,地上殘高三到四米。皇城城垣呈土壠狀,殘高一米。宮城內呈露在地面上的27處原建築遺址保存完好。經過3年的考古發掘,出土了一大批石、陶、鐵、木及玉雕、磚雕和銅、鐵、骨器。其中漢白玉角部螭首的雕工極盡絕藝,堪稱元代雕刻極品。特別是前殿東步道南側的磚雕象眼,堪稱稀世瑰寶。該遺址被評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又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中都遺址目前已發掘的中心大殿、西南角樓及南大門,可供遊客參觀。同時,遺址博物苑工程已啟動屆時遊客可參觀保存完事的元代出土文物。

地理位置

  位於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元中都是蒙元四都之一,建於1307~1310 年,由內、中、外依次相套的三重城組成。內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 2360 米,四隅有角台,四面各設一城門。內城南門為3個門道,兩側還可能有闕台。中城套在內城之外,面積約80 萬平方米。外城城垣的東牆、北牆、南牆也均已找到。元中都的宮室建築按中軸線布局設計,以一號基址為中心的主體宮殿群位於內城的中北部。作為正殿的一號宮殿基址居於內城的中心位置,平面呈「工」字形,有排列整齊的柱礎石,地表有琉璃瓦當、滴水和花磚等建築構件。這裡出土的漢白玉螭首,雕刻精美,堪稱元代石刻中的精品。元中都遺址保存完好,布局清晰,為研究中國封建時代晚期都城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依據。

文獻記載

  《史記·平準書》:「漕轉 山東 粟,以給中都官。」 司馬貞 索隱:「中都,猶都內也。」《宋書·索虜傳》:「使中都有鳴鸞之響,荒餘懷來蘇之德。」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條例》:「遠方有倍蓰之輸,中都有半價之鬻。」   五代 陳陶 《泉州刺桐花詠》之三:「只是紅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滿中都。」

地方名

  1、平遙:舊稱「古陶」、「平陶」,相傳為帝堯的初封地。春秋時期是晉國古邑,戰國時期的平遙屬於強大的趙國都邑之一,那時平遙稱為「中都」。秦置平陶縣,西漢置中都縣。北魏時,鮮卑拓跋部統一北方,為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名諱,改平陶為平遙,此後1500多年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在平遙古城內依然可以見到關於中都舊稱的痕跡如:平遙中都賓館,平遙縣中都鄉,平遙縣中都路等等。戰國時期的平遙鑄造發行了記錄地名的「中都」方足布。中都方足布的具體鑄造地在今平遙西《三晉貨布考》曰:故址在今山西省平遙縣西雙林寺,舊稱中都寺。   2、「中都」為春秋戰國時的一地名,今在山東省汶上縣,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一職。此外,中都在古代還是世界著名的佛教聖城,至今在城內的「太子靈蹤塔」內保留著釋迦牟尼的舍利子,每年吸引佛教信仰者前來朝拜。   3、中都鳳陽,明初,朱元璋打算在安徽鳳陽修建大明中都城,修建6年,最後罷建中都,但是中都城已經基本建設完成,留下了鳳陽中都城遺址,「中都」為鳳陽地名。

寺廟名

  雙林寺,原名中都寺,是以古中都城得名。據《元和郡縣誌》記載,這裡曾是「中都」故城,中都,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趙。《水經注》說,漢文帝為王時在這裡建都,漢置中都縣。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移中都於榆次之東以後,置平陶縣,中都即廢。因避太武帝拓跋燾諱,遂改平陶為平遙縣。此後,中都寺便屬平遙縣管轄了。

企業名

  鄭州中都電氣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中原地區河南省鄭州市的專業生產現代化新型高低壓配電設備、箱式變電站、電纜橋架及母線槽系列產品的企業。是原機械部、電力部、能源部生產高低壓成套設備的定點廠家之一。   鄭州中都電氣有限公司綜合實力雄厚,工藝先進,測試手段完善,數控設備先進齊全,具有扳金製作、半成品酸洗、磷化,高壓靜電噴塑、電器成套裝配、產品出廠試驗等生產工藝流程。產品全部嚴格按照國際IEC標準和國家最新標準進行精工細作。並建立了質量管理保證體系,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CC」認證。   鄭州中都電氣有限公司,將以「持續創業、持續改進」的精神,「追求完美、創造卓越」的宗旨,以人為本為顧客提供最可靠的產品和最滿意的服務,致力於和廣大新老客戶精誠合作、共同發展。   鄭州中都電氣有限公司,竭誠為您的個性化要求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