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uuuwell.com
中國人說的食用肥肉主要指的是肥豬肉,比如五花肉、肘子肉上的一些部分。一般也可指人身上的脂肪。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其中主要是飽和脂肪酸),它好象「壓縮餅乾」那樣,與瘦肉同樣多的肥肉中,肥肉能夠供給人體更高的熱量。脂肪還含有人體需要的卵磷脂和膽固醇。
紅燒肉
迅速恢復的、聞起來沒有腥臭味的。肥肉
肥肉不是致使肥胖「元兇」 人們常有這樣的疑問:「有的人為了防止肥胖,一點肉也不吃,可到頭來照樣胖;可有的人經常吃肉卻不見肥胖,這是為什麼?」 的確,肥肉和油光滿面的樣子是很容易讓人聯繫在一起的。給人的印象是,吃肉是致胖的元兇。但事實上,不吃肉變瘦了是因為它減去了肉中含有的那部分熱量,「瘦」是自然的事。若把不吃肉改為不吃其它東西,如改為不吃魚,即減去吃魚吸收的那部分熱量,結果也是一樣。 防止肥胖的根本原理是控制飲食的總熱量。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是互相聯繫的。通過體內的化學反應,糖可以變成脂肪,蛋白質也可以變成糖、變成脂肪。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並沒有天天吃肥肉,但吃了過量的肥胖
糖與蛋白質,總熱量超過了人體消耗的熱量,也會發胖。因為胖的原理主要是能量失衡,既XX人體的熱量多於消耗的熱量。 「肉」是指動物的肌肉,裡面含有豐富的動物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如果每天不攝取一定量的蛋白質,就會營養不足。特別是動物蛋白質及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我國居民的食物,主要是米、面類、副食品等。從能量角度來看,主食與副食同樣提供熱量。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必要原料,如利用不完,便會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想減肥的人如果只減少或不吃肉而不減少澱粉(主食)及各種油類的攝入,即不控制總熱量,結果往往是仍然肥胖。 總之,我們應該平衡膳食,應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及熱量,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合理飲食,保持能量平衡,才能預防肥胖的發生。而不只是不吃肥肉就行了。日本一位老壽星
吃點肥肉又何妨 中年人易發福,許多人談「肥」色變,因為在一般觀念中,肥肉總是和油膩、肥胖、膽固醇高緊密相連,許多中年人更是把肥肉列為「禁品」。其實吃點肥肉又何妨! 據日本琉球大學專家研究發現,只要烹調得法,肥肉是一種長壽食品。日本醫學專家在進行全國人口平均年齡調查時發現,沖繩縣的居民一貫喜歡吃肥肉,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每天都吃肥肉,但他們的平均壽命遠遠高於全國平均壽命。這裡面肥肉是不是起到了關鍵作用還有待考察,但至少表明,如果烹飪適當,肥肉對健康還是有促進作用的。中年人完全不必把肥肉當「禁品」,除了那些過於肥胖或醫生明令禁止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肥肉外,只要注意烹調方法和把握好食量,還是可以適量吃點肥肉的。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