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
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振動的次數,是描述振動物體往複運動頻繁程度的量,常用符號f或v表示,單位為秒-1。為了紀念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的貢獻,人們把頻率的單位命名為赫茲,簡稱「赫」。每個物體都有由它本身性質決定的與振幅無關的頻率,叫做固有頻率。頻率概念不僅在力學、聲學中應用,在電磁學和無線電技術中也常用。交變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電流的頻率。
定義和單位
物質在1秒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頻率,常用f表示。德國物理學家赫茲
交流電的頻率是指它單位時間內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單位是赫茲(Hz),與周期成倒數關係。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電的頻率一般為50赫茲或60赫茲,而無線電技術中涉及的交流電頻率一般較大,達到千赫茲(KHz)甚至兆赫茲(MHz)的度量。工頻
而像中國使用的電是一種正弦交流電,其頻率是50Hz,也就是它速度驚人的地方,一秒鐘內做了50次周期性變化。交流電的頻率,工業術語叫做工頻。目前,全世界的電力系統中,工頻有兩種,一種為50Hz,還有一種是60Hz。聲頻
聲音是機械振動,能夠穿越處於各種物態的物質。這些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稱為介質。聲音不能傳播於真空。我們聽到的聲音也是一種有一定頻率的聲波。人耳聽覺的頻率範圍約為20-20000HZ,超出這個範圍的就不為我們人耳所察覺。低於20Hz為次聲波,高於20kHz為超聲波。潮汐頻率
在天文潮汐學中,由於各種天體活動周期長,以赫茲的單位顯示不便,頻率常用的單位為:cph,即cycle per hour。如最常見的M2分潮的周期約為12.42小時,則其頻率通常表示為0.08051cph(次/小時)。角頻率
交流電周期的倒數叫做頻率(用符號f表示),即 f = 1/T。 它表示正弦交流電流在單位時間內作周期性循環變化的次數,即表徵交流電交替變化的速率(快慢)。頻率的國際單位制是赫茲(Hz)。角頻率與頻率之間的關係為:ω = 2πf。 猜想:由於組成物質的原子與分子始終在做無規則運動,因此可以猜想物質本身始終在一定頻率範圍內振動。由於不存在絕對靜止,而且物質始終振動,所以人類已知的頻率範圍遠遠不及實際存在的頻率範圍。已知空間不存在真正的「空」,則空間必由物質所填充,物質的振動同時可引起空間共振,因此空間在振動,而由其頻率的不同,從形成不同層面的空間.不同層面的空間所具有的頻率不同,因此其空間所在光波頻率非人類可見光波頻率,所以不同層面空間不可見。轉角頻率
【學科術語】在控制工程學科中,當Tω=1時,ω=1/T,此時具有的ω值稱為轉角頻率。多普勒效應
多普勒效應
一種聲音儘管只有一個恆定的頻率,但是對聽者來說,他有時卻是變化的。當波源和聽者之間發生相對運動時,聽者所感到的頻率改變的這種現象稱為多普勒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