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
尾骨(拉丁文:os coccygis)是三角形,由後面的3至5塊尾椎接合而成。在上面與骶骨形成關節。它是脊柱中最未發達的部份,代表尾巴的退化器官。
尾骨
尾骨(coccyx) 尾骨為人類進化后的「尾巴」所殘留的部分.尾骨
尾骨表面上看很不起眼,但內藏玄機。從神經解剖來說,尾骨前面有奇神經節的貼附,尾骨急慢性損傷刺激了奇神經節,反XX性引起內臟功能的紊亂;以中醫經絡學說解釋,尾閭骨端下有督脈起點穴——長強穴。督脈為陽經之海。督脈之源頭損傷受阻,擾亂體內經脈相互制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失調,雜病叢生。尾椎骨損傷后逐漸出現癥狀,通常有:頭暈目眩,心煩胸悶,下腰部酸困,慢性泄瀉,眼睛乾澀,眼袋突起,臉色蒼黃,中午昏昏欲睡而不能入睡,額部皺紋增多,臉上長黃褐斑。 組織結構如果缺少進化壓力,可能在一定程度改變表現形式,產生變異。人類的尾骨是個很好的例子,哺乳動物的尾骨退化,擁有了修正的功能,較顯著的是,尾骨作為肌肉的錨點,為肛門定位。 人類的尾骨一般是由四節脊椎骨合併退化而構成的一根骨頭。「這裡發生了令人驚異的變異」, 新澤西的紐瓦克州立醫學院的尾骨疼痛服務中心主任,帕特里克。他說到,生來六指非常稀少,而尾骨可以有這種數量上的變動,他們常常由不確定的3到5塊骨頭構成。甚至於,有上百例的醫學報告說嬰孩出生帶有尾巴。如果胚胎髮育過程中,停止脊椎生長發育的信號沒有及時給出,這一返祖現象的出現機率就會增加。 人如果虧氣虧血或者腎虛,活動量少會引起尾椎尾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