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
芥末,又稱芥子末、西洋山芋菜,芥辣粉,哇沙比,是芥菜的成熟種子碾磨成的一種粉狀調料。芥末微苦,辛辣芳香,對口舌有強烈刺激,味道十分獨特,芥末粉潤濕後有香氣噴出,具有催淚性的強烈刺激性辣味,對味覺、嗅覺均有刺激作用。可用作泡菜、腌漬生肉或拌沙拉時的調味品。亦可與生抽一起使用,充當生魚片的美味調料。
調味原料
[1] 芥菜類蔬菜包括十字花科中芸苔屬和白芥屬(Sinapis)中的若干種蔬菜。其成熟的種子經碾磨是一種辣味調料,稱為芥末,又稱芥子末、芥辣粉。 褐芥末原產于中國,歷史悠久,從周代起就已開始在宮廷食用,自古以來都被當作一種自然藥草。後傳入日本,因為日本為島國,吃海鮮的人很多,而芥末有很強的解毒功能,能解魚蟹之毒,所以在日本得到發展,現在,芥末是日本料理的重要調味料之一,生魚片和壽司尤其常用芥末。通常,將芥末的根研磨之後,作成調味料。新鮮研磨出來的芥末呈現出淺綠色,具有粘性,散發出清新的氣味和辛辣的味道. 西洋芥末和日本芥末在外觀上像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但其辛辣味道的化學成分完全一致。西洋芥末的辛辣程度平均比日本芥末強1.5倍 綠芥末和黃芥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調味料。黃芥末源於中國,是芥菜的種子研磨而成,呈黃色,微苦,是一種常見的辛辣調料,多用於涼拌菜。除調味外,民間還用黃芥末內服治療嘔吐、臍下絞痛,外敷治療關節炎等。 綠芥末源於日本,由山葵或者辣根研磨而成,呈綠色,其辛辣氣味強於黃芥末,且有一種獨特的香氣,多用於日本料理。 芥末可用沸水潑制。攪拌均勻后,把盛芥末的容器浸泡在涼水裡!涼后辛辣鑽鼻! 2.芥末也可用涼水潑制。攪拌均勻后,把盛芥末的容器放在蒸鍋里蒸10分鐘后晾涼即可! 3.如果是在北方或其它在冬季生火爐取暖的地區,芥末也可用涼水潑制。攪拌均勻后,把盛芥末的容器放在爐盤上(火爐旁)烘烤加熱。再晾涼即可! 4.芥末用涼水潑制時,攪拌均勻后,把盛芥末的容器放在微波爐里加熱,再晾涼即可! 芥末還運用於網路之中,最初芥末日語わさび(wasabi)和國語「哇!燒餅!」的發音接近,由於『蘭州燒餅』更廣泛運用,芥末很少使用,現在芥末更接近於寂寞,如某論壇號稱「捏方便麵黨」的『哥吃的不是面,是芥末(寂寞)『哥抽的是煙,吐出來的是芥末(寂寞)』『哥吃的不是辣椒,是芥末』等營養功效
芥末的主要辣味成分是芥子油,其辣味強烈,可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開胃之功,增強人的食慾。芥末有很強的解毒功能,能解魚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魚等生鮮食品經常會配上芥末。芥末對減少血液黏稠度、治療氣喘、預防蛀牙等也有一定的效果。芥末油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在美體業界,芥末油是很好的按摩油。 食而有道:烹調時可酌量添加,注意一次不要放太多,以免傷胃。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可適量食用。孕婦、眼疾患者應少食或不食。在芥末中添加些糖或食醋,能緩衝辣味,使其風味更佳。當芥末有油脂滲出並變苦時就不宜繼續食用。 1.芥末有很強的解毒功能,可以起到殺菌和消滅消化系統寄生蟲的作用,能解魚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魚等海鮮食品經常會配上芥末。 2. 芥末嗆鼻的主要成分是異硫氰酸鹽,這種成分不但可以預防蛀牙,對預防癌症,防止血管凝塊,治療氣喘等也有一定效果,同時還具有發汗、利尿、解毒、清血等食療功效,對增進食慾,促進血液循環也有不錯的幫助作用。 3.芥末可用來治療風濕性疾病,調節月經。古代人們在洗澡時使用芥末用於治療麻疹,與麵粉調和成糊狀可用來治療咳嗽或支氣管炎。 4. 芥末還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減少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5. 芥末油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在美體界,芥末油是很好的按摩油。 6.芥末還具有除臭效果和預防因生活習慣而產生的疾病的效果。 7.食療作用:芥菜性溫,味辛;有解毒消腫,開胃消食,溫中利氣,明目利膈的功效;主治瘡癰腫痛、耳目失聰、牙齦腫爛、寒腹痛、便秘等病癥;治喉痛聲啞:腌陳芥菜乾50克,開水沖泡頻飲(或含漱)。認識誤區
通常人們受各種「養生」「食療」之類說法的引導,認為芥末有很強的解毒功能,能解魚蟹之毒。實際上芥末只是含有豐富的異硫氰酸鹽,異硫氰酸鹽能抑制微生物生長。容易變壞的海鮮佐以芥末來吃,除了提味開胃以外,還可以在消化前略微抑制鮮食中微生物的繁衍。可是如果對海鮮的品質有懷疑,無論是否佐以芥末都不該進食。芥末並不能治療食物中毒。營養成分
熱量(476.00千卡) 蛋白質(23.60克) 脂肪(29.90克) 碳水化合物(35.30克) 膳食纖維 (7.20克) 維生素A (32.00微克) 胡蘿蔔素(190.00微克) 硫胺素 (0.17毫克) 核黃素 (0.38毫克) 尼克酸(4.80毫克) 維生素E(9.83毫克) 鈣(656.00毫克) 磷 (530.00毫克) 鈉(7.80毫克) 鎂(321.00毫克) 鐵(17.20毫克) 鋅 (3.62毫克) 硒(69.01微克) 銅(0.63毫克) 錳(3.05毫克) 鉀 (366.00毫克)注意事項
食用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1.高血脂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臟病患者、食慾不振者適宜食用 2.胃炎、消化道潰瘍患者忌食,眼睛有炎症者、孕婦不宜食用。 適用量:每次少許。 精選妙藏: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的是芥末粉或芥末醬,以色正味沖、無雜質者為佳品。芥末不宜長期存放,芥末醬和芥末膏置於常溫下密封存儲,避光防潮,保質期在6個月左右。芥末不宜長期存放,當有油脂滲出並變苦時就不要繼續食用了。在芥末中酌量添加些糖或食醋,能緩衝辣味,並使其風味更佳。芥末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有胃炎或消化道潰瘍的人忌食。芥末能催人淚下,眼睛有炎症的人不宜食用。一次不要食用太多,以免傷胃。食用禁忌
1.烹調時可酌量添加,注意一次不要放太多,以免傷胃。 2.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可適量食用。 3.孕婦、胃炎、消化道潰瘍患者忌食;眼睛有炎症者不宜食用,每次少許,以免傷胃。 4.芥末不宜與鯽魚、鱉肉、雞肉同食。 5.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的是芥末粉或芥末醬,以色正味沖、無雜質者為佳品,芥末不宜長期存放,芥末醬和芥末膏置於常溫下密封存儲,避光防潮,保質期在6個月左右,當芥末有油脂滲出並變苦時就不宜繼續食用。食用方法
芥末白菜墩
主料:大白菜500克,白糖10克,芥末100克,白醋5克,精鹽20克,香油10克。 做法: 1.將大白菜擇洗乾淨, 去掉尾部,將根部切成4厘米長的墩,下入開水中焯一下,控凈水待用。 2.將芥末放在碗中,用沸水沖開,並按一個方向攪動,同時加入醋、鹽、糖、香油芥末白菜墩
。 3.將調好的芥末汁,塗在白菜墩上,碼在一個盤子里,上邊再取一個盤扣上,置於屋內暖和的地方,第二天取出,碼盤,即可食用。注意:焯白菜墩時,為使其下鍋不散,最好事先用線捆一下,以保持成菜的美觀。 特點:此菜脆嫩爽口,甜、酸、辣具全,具有解膩通氣之效,為冬春兩季的時令佳餚。芥末醬蛋
主料:馬鈴薯3個,蛋2個,大黃瓜1/3條 輔料:芥末1湯匙,法式鮮乳酪1匙,水2匙,水田芥1把(約10克,可用豆苗替代) 調料:鹽,檸檬汁1茶匙,糖1克,胡椒 做法: 1.削馬鈴薯皮,切成小塊,在加鹽的水中煮20分鐘,至熟。 2.水煮蛋5分鐘,保持滑嫩。混合芥末、法式鮮乳酪和水,在深鍋中調勻,並置於爐上,快速煮沸,或是放入玻璃碗中,用微波爐加熱,之後均勻攪拌。 3.將馬鈴薯的煮水倒掉,然後蓋著鍋蓋搖晃一番,冷卻一會兒,讓熱氣散去。取出馬鈴薯,擺在盤上。將蛋殼剝除,放入盤中間,之後淋上芥末醬。水田芥剁碎,取一半灑在蛋上面。 4.清洗黃瓜,切成薄片。用檸檬汁、糖、鹽和胡椒加以調味。擺在沙拉盤中,並撒上剩餘的水田芥。將黃瓜沙拉和蛋分開食用。芥末肚絲
主料:熟牛肚四兩,精鹽一錢,粉皮二張,味精二分,芥末粉三錢,醋一錢,蒜頭一錢,芝麻油三錢。 做法: 1.將牛肚切成粗絲。粉皮切成二分粗的絲,放入開水鍋內氽燙一下撈起,用冷開水過涼,瀝去水,加麻油一錢拌勻。蒜頭去衣,剁成蒜泥。 2.取碗一隻,放入芥末粉、溫開水(一兩)、精鹽、味精、醋、麻油,調芥末肚絲
成糊狀,蓋好放陰涼處,待晾涼后即可使用。 3.先把粉皮絲放入盤中堆好,再把肚絲鋪放在粉皮絲上面,澆上調好的芥末糊即成。 製作工藝: 1.熟牛肚改刀切成絲。菠菜揀洗乾淨,燙熟,涼後放在盤底。大蔥洗凈取蔥白切絲放中間,肚絲在上。 2.芥末放入小碗中,用燙水調勻,取菜葉一張封嚴碗口,放在蒸籠旺火蒸10分鐘,沖味一出即可取出,再放入精鹽、白糖、胡椒面、味精、雞汁、香醋、芝麻油調對好后,澆在牛肚上即可。 工藝提示: 1.芥末要現舂現調現用,效果才佳,國產芥末分黃色和黑色兩種,但近來,進口包裝芥末效果也不錯。 2.菠菜墊底,多用紅頭綠莖,葉子不要。 3.調製芥末糊是操作關鍵,如果無蒸籠,也可和在爐頭上熱置1至2小時,但要密封好。 4.芥末有開竅的作用,沖辣味一些人不喜歡,注意宴席配合與數量。 食譜營養: 牛肚:牛肚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具有補益脾胃,補氣養血,補虛益精、消渴、風眩之功效,適宜於病後虛羸、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脾胃薄弱之人。 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和鐵,也是維生素B6.葉酸、鐵和鉀的極佳來源。其中豐富的鐵對缺鐵性貧血有改善作用,能令人面色紅潤,光彩照人,因此被推崇為養顏佳品。菠菜葉中含有鉻和一種類胰島素樣物質,其作用與胰島素非常相似,能使血糖保持穩定。豐富的B族維生素含量使其能夠防止口角炎、夜盲症等維生素缺乏症的發生。菠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和硒元素,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增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腦功能,又可增強青春活力,有助於防止大腦的老化,防止老年痴呆症。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現,每周食用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因攝入了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可降低患視網膜退化的危險,從而保護視力。 芥末肚絲所含營養素: 熱量 (581.43千卡) 維生素B6 (0.31毫克) 蛋白質 (71.27克) 脂肪 (23.72克) 泛酸 (0.23毫克) 碳水化合物 (25.87克) 葉酸 (113.92微克) 膳食纖維 (4.69克) 膽固醇(416.00毫克) 維生素A (508.60微克) 維生素K(0.49微克) 胡蘿蔔素 (3000.80微克) 硫胺素 (0.24毫克) 核黃素 (0.79毫克) 尼克酸 (12.72毫克) 維生素C (83.19毫克) 維生素E (11.16毫克) 鈣 (496.70毫克) 磷 (689.66毫克) 鉀 (1153.15毫克) 鈉 (2486.14毫克) 鎂 (258.85毫克) 鐵 (17.93毫克) 鋅 (11.73毫克) 硒 (65.29微克) 銅 (0.66毫克) 錳 (3.11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