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魚
是冷水性魚類(主產于寒帶海域)鱈魚的乾燥製品,由於長得像柴而被廣東人稱之為「柴魚」。它有健脾胃、益陰血之功。廣東人常用來煲湯和煲粥。 又稱鰹節、木魚,是金槍魚科的鰹魚的煙熏製品。
將鰹魚去除頭尾、魚骨,僅采腹部後方的肌肉。取得魚肉后先要蒸熟,千萬不可用煮的,否則養分盡釋湯汁中,且肉質糜爛不利製作;魚肉熟透后,再以柴薪文火炭烤10餘日,待水分蒸干后,即成為外貌黝黑、堅硬如木的魚塊,食用時再以機器或刨刀削成薄片,就是一般所見的柴魚片了。因其堅硬如木,故又稱「木魚」。
鰹節
湖南嶽陽地區「黑魚」的別稱
因口口相傳的誤導,別名財魚被誤讀為柴魚。詳見百科黑魚介紹選購柴魚
要挑選切片寬薄、色澤淡淺、紋路清晰細緻、完整而不細碎者,最好能將柴魚片湊近聞聞或放入嘴巴咀嚼,若香氣撲鼻,不含一絲腥臭味的才是極品。市面上亦有以炸彈魚製作的柴魚片,其切片細小,有著一股腥臭味,風味自然不如鮪魚柴魚片。此外,亦可直接購買乾燥后的柴魚塊,回家后以刨刀削片,但須注意的是,完整的柴魚塊若能保持乾燥,可存入10年不壞,一旦刨開,完全不添加防腐劑的柴魚,就需加以冷藏,方能保持鮮美。
因為製作手續繁複、曠日費時,故目前成功鎮上僅剩大慶柴魚仍堅持傳統方法製作,20余年來,大慶柴魚皆為自製自銷,已建立起良好信譽,另外,店內還有加入香料及芝麻后再炒香的柴魚酥,亦是極受歡迎的零食。柴魚烹飪
柴魚貴妃粥
原料:材料:米3兩(約120克),柴魚1兩(約40克),細粒花生仁2兩(約80克),貴妃骨(有肉豬扇骨)1斤(約600克),腐竹1/2兩(約20克),蔥粒2湯匙,沖菜2片,切片油條適量。 配料: 腌米料:油、鹽各1/2茶匙。 調味料:胡椒粉、麻油、熟油各少許,鹽適量。
製作:1、米用清水浸片刻,去水,加入腌米料拌勻,待米發漲並呈乳白色時,用匙壓碎。 2、柴魚用清水浸透,瀝干,起白鑊烘至微香。
3、貴妃骨斬件,氽水洗凈,花生用煮水浸1小時以上,去水,再用煮水浸火局半小時,沖菜洗凈,切細,腐竹抹凈,剪碎。
4、清水15杯注入鍋內,先放入腐竹、花生,柴魚和貴妃骨同煲1小時以上,添加適量煮水,才下米用大火煲20分鐘,然後改慢火煲成粥。
5、最後下沖菜和調味料攪勻,上碗時撒上蔥粒和切片油條便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