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銷毀
拼音 xiāohuǐ
詞性:動詞
地點:在小學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十一課出現: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
詞義:形容
物質(物體)的毀滅性破壞。把一物燒掉,毀掉。例銷毀文件、銷毀證據。
基本解釋
[destroy by melting or burning;devastate;revage;ruin] 熔化毀掉;燒掉
銷毀罪證
詳細解釋
1. 熔化毀掉。
《舊唐書·宋璟傳》:「又禁斷惡錢,發使分道檢括銷毀之。」 宋 歐陽修《歸田錄》卷十四:「﹝ 李照﹞得古編鐘一枚,工人不敢銷毀,遂藏於太常。」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
文學救國法》:「取所有
印刷局的感嘆符號的鉛粒和銅模,全數銷毀。」
2. 燒毀。
唐 元稹《敘奏》:「終歿吾世,貽之子孫式,所以明經制之難行,而銷毀之易至也。」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陳侍御奏摺》:「禁絕
鴉片煙流毒,銷毀五十條議單,如此則 中國之氣伸。」柯岩《奇異的書簡·我們這支隊伍》:「人們不
屈服,不銷毀,而是不顧一切地傳抄、
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