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náng
1. [方]∶裝雜物的小包袱;囊袋。如:
包囊中什麼小東西都有。
2.低等動物在
環境惡劣時
分泌出一種
蛋白質薄膜包圍于體外。
原生動物 在不良環境下,蟲體會分泌一種保護性膠質將自己包裹起來,形成包囊。
基本概念
壞死灶如較大,或壞死
物質難於
溶解吸收,或不完全
機化,最初由肉芽
組織包裹,以後則為
增生的纖維組織包裹。
packaging
是指
噬菌體DNA被包入噬菌體的
頭部之中。噬菌體感染
細胞后能獨立進行DNA複製和形成噬菌體粒子,
增殖的DNA裹入噬菌體的頭部,進而完成噬菌體粒子裝配。如是入噬菌體,則這一反應也能在試管內再現。在被包入的DNA中,必須具有黏性末端(COS)的結構和一定範圍的大小(
分子量1.9 ×107~3.0×107)。在試管中把
重組的DNA裹入到噬菌體頭部,通過感染可高
頻率地XX
細菌中,因而成為
基因工程中經常採用的一種重要方法。
包裹是指適合在旅客列車行李車內運輸的小件
貨物。包裹分為四類:
一類包裹:自發刊日起5日以內的報紙;中央、省級政府宣傳用非賣品;新聞
圖片和中、小學生課本。
二類包裹:搶險救災物資,
書刊,鮮或凍魚介類肉、蛋、奶類、
果蔬類。
三類包裹:不屬於一、二、四類包裹的物品。
四類包裹:
(1)一級運輸包裝的放XX性同位素、油樣箱、摩托車;
(2)泡沫塑料及其製品;
(3)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指定的其他需要特殊運輸條件的物品。
包裹:
把握五個要點
營業系統與網運系統互聯互通后,國內包裹的收寄與原來相比有了明顯的不同。在目前包裹量較大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特別
注意以下幾點:
及時核對。統版后的包裹收寄,採用的是收件人全名址信息的匹配錄入。操作時,系統
顯示的地址與用戶書寫的地址必須一致。如果系統中沒有相匹配的地址,工作人員要在錄入用戶書寫的地址后,及時與用戶進行認真核對,避免因地址匹配有誤,給後續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熟練操作。年終包裹有軍包多、學生包多、農民工包多的「三多」特點,而這些包裹的郵寄地址大多較偏遠而且繁雜。統版后採用全名址錄入收寄,由於實寄名址較多、漢字較複雜,檢索時常出現不匹配的
現象,給前台收寄造成了壓力。因此,在業務高峰時,面對窗口前排隊的用戶,營業員應具有過XX服務
技能。如熟練
掌握一些縣改市、市改區的地址,加強同音字、多音字的
辨別,加強地址中生僻字、疑難字的拆分練習,用以提高檢索地址的速度,做到錄入環節的準確、迅速。
規範粘貼。條碼掃描是統版后收寄包裹的另一個變化。實行包裹收寄的全名址錄入后,包裹的條碼簽直接印在了包裹詳情單上,不再從條碼器中
生成。收寄時只需對條碼進行掃描就可以了。為了保障條碼準確地全碼掃進,粘貼包裹詳情單時,不要歪斜、對摺粘貼,要
平整,盡量貼在包裹最大面、最平整的一面。
嚴格驗視。嚴格內件驗視是包裹安全寄遞的保證。營業人員要認真掌握有關禁限寄的規定,特別要對近日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禁寄物品指導目錄及處理辦法(試行)》中的新增內容應儘快熟悉並掌握。不但要對明顯的易燃、易爆、劇毒等禁寄品加強驗視,對於包裹內的生活用品中的安全隱患也不能掉以輕心。比如髮膠、
香水、空彈殼製作的工藝品等。要不怕麻煩,做到包包開封,件件驗視,眼同封裝,嚴格復稱,不留死角。對於免驗包裹不但要嚴格收寄手續,更要執行抽驗檢查制度。
妥善封裝。封裝是郵件安全寄遞的重要前提,也是前台收寄中最煩瑣、最細緻的工作。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到耐心、細緻,按照用戶郵寄物品的內件
性質、大小、
輕重、郵寄路程的遠近,選擇適當的包裝材料,進行合理妥善的封裝。隨著節日的臨近,禮品包裹也會有所增加,對於一些妥善封裝能夠安全寄遞的
口服液、工藝品、大型玩具車等物品,不能由於高峰期的忙亂,以
不適合郵寄為借口拒絕用戶的需求,而是要克服困難、不怕麻煩,對物品進行妥善封裝後進行寄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