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詞目】 感受
【拼音】 gǎn shòu
感官偵測到外境的能量變化,于個體內在所產生的生化反應。
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辨別有無生命活動的重要憑據。
【基本解釋】
受到;感染。生理學上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並將其轉化為神經衝動。詳細解釋
含義
體會;感想
示例
生活感受
這次下鄉巡迴醫療,感受很深
感受風寒
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識別圖象。——《眼睛與仿生學》
出處
(1) 接受;接觸。
《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先因心氣不足,感受風邪,入於經絡,致使精神恍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麻瘋這個毛病,要地土熱的地方才有,大約總是濕熱相郁成毒,人感受了就成了這個病。」(2) 猶體會。
魏鋼焰 《寶地--寶人--寶事》:「雖是走馬看花,卻感受頗多。」 浩然 《艷陽天》第六三章:「 焦淑紅 還表示,自己要帶頭談談感受,檢查檢查缺點。」生理學名詞
定義
(來源:南豐公益書院)
感受為五蘊之一,屬於心的一種作用。
樂受、苦受、舍受 (不苦不樂受) :此三受分別和貪瞋痴三毒對應。
感受的可意和不可意,完全是個體的主觀判斷,同樣的外在刺激,對不同個體很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形成原因
1)膽汁 2)痰液 3)風 4)生理反應 5)季節變遷 6)失衡 7)外在逆境8)成熟的業果
總的來說,感受由「觸」(Phassa 十二因緣)所生起,觸包括和外在接觸(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和心與記憶的接觸(意根<法塵)。重要性
感受是外境與內心的核心介面,個體對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認知,經驗的累積,都是基於感受。
感受和心靈的關係非常密切,任何的感受,都會產生特定的心理活動,反之,特定的心理活動,也會產生相應的感受。
比方說,聽到辱罵,會不舒服(物質能量變化影響心靈),生氣時,呼吸會急促,體溫上升(心靈影響物質)感受與修行之的關係
感受是修行的重要工具,透過觀察感受(四念住),可以看到貪瞋如何生起,如何滅去。
由於外境能量變化的持續發生,以「感受」為所緣,可以持續不間斷地保持「正知」,以防止貪瞋的再度生起。同名歌曲
歌曲:感受
歌手:成龍
專輯:成龍精選-滾石香港黃金十年
作曲:剛澤斌
作詞:剛澤斌
眼看著你消失盡頭你的名字始終叫不出口
街上的人群擁擠依舊孤獨的心情你能否感受
昨夜的你依然溫柔你甜甜耳語仍然迴蕩四周
不過是又一個月落心情的難過我如何解脫
人說愛情故事分分合合不必難受
可是你不是我怎知我痛
人說情到深處無怨憂不必強求
可是換成你你真的看破
風聲在耳後呼嘯過想你的念頭速度可以表露
所有的情緒讓夜承受今夜的街頭又一個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