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聽診是根據
身體各
部位發出的聲音,用
聽覺來
判斷是否正常的一種
診斷方法。
原理
聽診是用耳或
聽診器來探聽人
體內自行發出的聲音。多用於聽
心音、
呼吸音等。常用的聽診XX有集音作用,同時還具有濾波作用。通過聽診,
醫生可根據聲音的特性與變化(如聲音的
頻率高低、強弱、間隔
時間、
雜音等)來診斷相關臟器有無病變。
方法
聽診可分為直接聽診和間接聽診兩種方法。
1,直接聽診法(direct auscultation):
醫師將耳直接貼附於被檢查者的體壁上進行聽診,,這種方法所能聽到的體內聲音很弱。這是聽診器出現之前所採用的聽診方法,目前也只有在某些特殊和緊急情況下才會採用。
2, 間接聽診法(indirect auscultation):這是用聽診器進行聽診的一種檢查方法。此法方便,,可以在任何
體位聽診時應用,聽診
效果好,因聽診器對器官活動的聲音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且能阻斷
環境中的噪音。應用範圍廣,除用於心、肺、腹的聽診外,還可以聽取身體其他部分發出的聲音,如血管音、
皮下氣腫音、肌束
顫動音、
關節活動音、
骨折面
摩擦音等。
1.聽診環境要安靜,避免干擾;要溫暖、避風以免
病人由於肌束顫動而出現的附加音。
2.切忌隔著衣服聽診,聽診器體件直接接觸
皮膚以獲取確切的聽診結果。
3.應根據
病情和聽診的需要,囑病人採取適當的體位。
4.要正確
使用聽診器。聽診器(stethoscope)通常由耳件、體件和軟管
三部分組成,其
長度應與醫師手臂長度相適應。聽診前應注意檢查耳件方向是否正確,硬管和軟管管腔是否通暢。體件有鍾型和膜型兩種類型,鍾型體件適用於聽取低調聲音,如
二尖瓣狹窄的隆隆樣舒張期雜音,使用時應輕觸體表被檢查部位,但應注意避免體件與皮膚摩擦而產生的附加音;膜型體件適用於聽取高調聲音,如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雜音及呼吸音、
腸鳴音等,使用時應緊觸體表被檢查部位。
5.聽診時
注意力要集中,聽
肺部時要摒除心音的干擾,聽心音時要摒除呼吸音的干擾,必要時囑病人控制呼吸
配合聽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