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uuuwell.com
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乾燥地上部分,具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抗癌等功能。蔣儀《葯鏡拾遺賦》記載"半支蓮解蛇傷之仙草"。民間除治毒蛇咬傷外,尚用治腫瘤,有一定的近期療效。《校正本草綱目》記載"此草開紫白色花,草紫紅色,對結對葉,七八月採用"。所述形態與本種相近。民間草藥中以半支蓮或"半支"為名的品種甚多。《百草鏡》載"各種半支有七十二種"。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收載有鼠牙半支、狗牙半支及虎牙半支等,系景天科景天屬的幾種植物。《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85年版一部收載的半支蓮即為本品。
半枝蓮
半枝蓮屬多年生草本,高15-50cm。莖四棱形,無毛或在花序軸上部疏被緊貼小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的分枝。葉對一;葉柄長1-3mm;葉片卵形、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3cm,寬0.4-1.5cm,先端急尖或稍鈍,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邊緣具疏淺鈍齒,上面橄欖綠色,下面帶紫色,兩面沿脈疏生貼伏短毛或近無毛,側脈2-3對,與中脈在下面隆起。花對生,偏向一側,排列成4-10的頂生或腑生的總狀花序;下部苞葉葉狀,較小,上部的逐漸變得更小,全緣;花梗長1-2mm,有微柔毛,中部有1對長約0.5mm的針狀小苞片;花萼長2-2.5mm,果時達4mm,外面沿脈有微柔毛,裂片具短緣毛,盾片高約1mm,果時高約2mm;花冠藍紫色,長1-1.4cm,外被短柔毛,花冠筒基部囊狀XX,寬1.5mm向上漸寬,至喉部3.5mm,上唇盔太,長約2mm,下唇較寬,中裂片梯形,長約3mm,側裂片三角狀卵形;雄蕊4,前對較長,具能育半葯,退化半葯不明顯,后對較短,具全葯,花絲下部疏生短柔毛;花盤盤狀,前方隆起,後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花柱細長。小堅果褐色,扁球形,徑約1mm,具小XX突起。花期5-10月,果期6-11月。半枝蓮
:半枝蓮 【漢語拼音】:banzhilian 【英文名】:BarbedSkullcapHerb,HerbofBarbedSkullcap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ytekaruabarbvataD.Don(S.riu-lariasWall.)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止血藥。 【科屬分類】:唇形科。 【性味】:味辛;苦;性寒。 【歸經】:歸肺經;肝經;腎經。 【功能】: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半枝蓮(圖2)
【主治】:熱毒癰腫;咽喉疼痛;肺癰;腸癰;瘰癧;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吐血;衄血;血淋;水腫;腹水及癌症。 【品名】:半枝蓮。 【別名】:並頭草,狹葉韓信草,牙刷草,四方馬蘭,半枝蓮,挖耳草,通經草,紫連草,小韓信草,小韓信,小耳挖草,金挖耳草,盒挖耳,耳挖草,溪邊黃芩,野夏枯草,方兒草,半向花,半面花,偏頭草,四方草,小號向天盞,虎咬紅,再生草,趕山鞭,狹葉向天盞。 【商品名】:半支蓮,半枝蓮。以植株完整、肥壯、色綠、無混土者為佳。 【處方名】: 半支蓮,半枝蓮,鮮半支蓮。以植株完整、肥壯、色綠、無混土者為準。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生態環境】:生於溪溝邊、田邊或濕潤草地上。 【資源分佈】:分佈于華東、華南、西南有河北、陝西南部、湖南、湖北、湖南。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 【採收儲藏】:種子繁殖的,從第2年起,每年的5月、7月、9月都可收穫一次。分株繁殖的,在當年9月收穫第1次,以後線年可收穫3次。用刀齊地割取全株,揀除雜草,捆成小把,曬乾或陰乾。半枝蓮(圖3)
本品含有生物鹼、黃酮類甙、甾體以及酚類、鞣質等。其所含的半枝蓮素,系一種黃酮類化合物(2,5-二羥基-6,7,8-三甲氧基黃酮),此外,還有另兩種黃酮類化合物漢黃苓素(5,7-二羥基-8甲氧基黃酮)和5-羥基-7, 8-二甲氧基黃酮。動物實驗證實,半枝蓮對肉瘤180、艾氏腹水癌、腦瘤22等均有一定抑製作用。日本學者在通過體外實驗對800種中藥作抗腫瘤活性篩選時發現有88種中藥對腫瘤細胞增殖的抑制率在 90%以上,其中半枝蓮對JTc-26瘤細胞體外抑制率達100%,其對正常細胞的抑制率則僅為50%。在觀察這些中藥的臨床抗腫瘤療效時發現,即使是對治療乏術的晚期腫瘤,亦有改善癥狀、抑制腫瘤增殖和延長患者生命的作用。 實驗還證實,用美藍試管法,半技蓮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有輕度抑製作用;用細胞呼吸法,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和抑制率大於75%。半枝蓮製劑還對W256.U14.S186.EAC、ESC等動物腫瘤均有一定抑製作用[5]除抗癌作用外,本品還有抑半枝蓮(圖4)
菌、利尿、止咳、平喘等多種藥理作用。 2.半枝蓮在臨床治療癌症的應用 半枝蓮在臨床治療癌症中,應用十分廣泛,多與白花蛇舌草、半邊蓮等組成復方配伍用於多種腫瘤的治療,臨床有大量報道。 a、胃癌 有報道,以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製成復方丸劑三寶功德丹,治療中晚期胃癌182例。口服每次10g,每日3次,並用地骨皮、枸杞子各10g煎湯沖服,患者用藥1個月~10年。結果:基本治愈(癥狀消失,胃鏡檢查癌變消失,存活3年以上)46例,顯效52例,好轉45例,無效39例。臨床證實,服藥時間越長,療效越好。另有人用抗癌注XX液(半技蓮、白花蛇舌草、白英、龍葵、豬殃殃)治療胃癌41例,臨床總有效率為82.4%。 b、食道癌 有報道,以半枝蓮復方蓮蛇飲(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劉寄奴、鬱金等)內服,每日1劑,並同時加用開道散3g,分3次沖服,治療食管癌。證實能緩解癥狀,減少痛苦,延長生存期。部分患者經治療后,可順利進食,恢復體力,生活自理,生存期超過5年。湖北省南漳縣人民醫院,用復方半枝蓮場(半枝蓮60g,公英、黃葯子各30g,黃連6g,半夏9g,全瓜萎1枚)為主治療食道癌25例。 結果顯效6例(自覺癥狀消失,細胞學檢查癌細胞消失,基底層細胞重度增高或重度增生,癌細胞萎縮或破壞,X線則見局部病灶消失),好轉9例,無效7例,死亡3例,總有效率為60%。張氏報道,治療食管癌31例。辨證分型,對氣滯血瘀及痰濕凝結型均用半枝蓮復方,60劑為1療程。療效好的改湯劑為散劑,每服10g,每日2次;療程差的堅持用湯劑2個療程。治療結果存活5年以上6例,3年以上9例,1年以上10例,不足1年死亡者6例。肝炎、腫瘤等病證。半枝蓮(圖8)
全長15-40cm,無毛或花軸上疏被毛。根纖細。莖四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綠色。葉對生,有短柄或近無柄;葉片皺縮或卷摺,展平后呈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5-3cm,寬0.5-1cm,先端鈍,基部截形或寬楔形,全緣或有少數有明顯的鈍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質脆易碎。花序生於枝端,花冠二唇形,棕黃色或深藍紫色,長約1.2cm,被毛,但商品中花冠常已脫落,留有匙形的下萼和具盔狀盾形的上萼,內藏4個扁球形小堅果,淺棕色。全草質柔軟,易折斷。氣微,味苦澀。 以色綠、味苦者為佳。 顯微鑒別 葉表面製片:表皮細胞呈長多角形,垂周壁波狀彎曲,上表皮細胞較大,長55-93μm,寬14-40μm,下表皮細胞長25-48μm,寬11-25μm。非腺毛1-2個細胞組成,圓錐形,壁具XX突起,基部細胞具放XX狀角質層紋理;近葉緣處非腺毛較大,由1-3個細胞組成,長48-141μm。腺鱗上表面較少,下表面較多,腺頭圓球形、扁圓球形,由7-8個細胞組成,直徑50-75μm,腺柄單細胞;腺毛存在於下表皮,由4個細胞組成的腺頭,直徑約28μm,腺柄單細胞。氣孔存在於下表皮,直軸式。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0g,加80%乙醇50ml,置水浴上迴流半小時,趁熱濾過,濾液作以下試驗: 1.取濾液1ml,加鎂粉少許及濃鹽酸4滴,溶液漸呈緋紅色。(檢查黃酮類) 2.取濾液1ml,加1%三氯化鐵試液1-2滴,溶液呈墨綠色。(檢查酚類) 3.取以上剩下的濾液于水浴上蒸干,殘渣加5%鹽酸5ml溶解,濾過。于三支試管中各加濾液約1ml,再分別加碘化鉍鉀試液、碘化汞鉀試液及鎢酸試液各1-2滴,均產生沉澱。(檢查生物鹼) 2.薄層層析樣品製備:本品粉末(20目)2g,加乙醚10ml,迴流半小時,傾去乙醚,殘渣加甲醇15ml,迴流半小時后冷卻,濾過,濾液供點樣用。點樣量10ml。吸附劑:硅膠H(黃岩熒光化學廠),加0.5%CMC鋪板,110℃活化半小時。展開劑:甲苯-甲酸乙酯-甲酸(3:3:1)。展距12cm。于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斑點。半枝蓮
草含紅花素(carthamidin),異紅花素(iso-carthamidin),高山黃芩素(scutellarein),高山黃鈐甙(scutel-la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raricacid),生物鹼多糖等。另據報道,從地上部分分離得到漢黃芩素(wogo-nin),半枝蓮素(scutervulin),半枝蓮種素(rivularin),柚皮素(naringenin),芹菜素(apigenin),粗毛豚草素(hispedulin),聖草素(eriodictyol),木犀草素(suteolin),5,7,4-三羥基-8-甲氧基黃烷酮(5,7,-tr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4-羥基漢黃芩素(4-hydroxywogonin),7-閎基-5,8-二甲氧基黃酮(7-hy-droxy-5,8-dimethoxyflavane),對-閎基苯甲西藏(p-hydroxyben-zaldehyde),對-閎基苄基丙酮(p-hydroxybenzylacetone),對-香豆酸(p-coumaricaic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acid),能果酸(ut-solicacid)植物甾醇(phytosterol),植物甾醇β-D-葡萄糖甙(phy-tosteryl-β-D-glucoside)等。半枝蓮(圖7)
治吐血,咯血:鮮半枝蓮一至二兩,搗爛絞汁,調密少許,燉熱溫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2、治XX炎,小便血尿疼痛:鮮半枝蓮一兩,洗凈,煎湯,調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3、治熱性血痢:半枝蓮二兩,煎服(廣西藥植圖志)。 4、治痢疾:鮮半枝蓮三至五兩,搗爛絞汁服,或干全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5、治肝炎:鮮半枝蓮五錢,紅棗5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6、治胃氣痛:干半枝蓮一兩,和豬肚或雞一隻(去頭及腳尖,內臟)。水,酒各半燉熟,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7、治咽喉腫痛:鮮半枝蓮八錢,鮮馬鞭草八錢,食鹽少許,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8、治咽喉炎,扁桃體炎:半枝蓮,鹿茸草,一枝黃花各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9、治肺膿瘍:半枝蓮,魚腥草各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藥)。 10、治蛇頭疔,淋巴腺炎:鮮半枝蓮一至二兩,調食鹽少許,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11、治淋巴結核:半枝蓮二兩,水煎服。或半枝蓮,水龍骨各一兩,加廋豬肉適量,煮熟,吃肉和湯。 12、治背癰:鮮半枝蓮根搗爛外敷。要留出白頭,一天敷二次。另取全草一兩,水煎服,服四,五次即可排膿。排膿后,用根搗汁滴入孔內,並用紗布包紮,一天換二次。 13、治癌症:半枝蓮,蛇葡萄根各一兩,藤梨根四兩,水楊梅根二兩,白茅根,鳳尾草,半邊蓮各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藥)。 14、治跌打損傷:半枝蓮搗爛,同酒糟煮熱敷(廣西藥植圖志)。 15、治一切毒蛇咬傷:半枝蓮,洗凈搗爛,絞汁,調黃酒少許溫服,渣敷患處。(泉州本草)。 16、治毒蛇咬傷:鮮半枝蓮,觀音草各一至二兩,鮮半邊蓮,鮮一包葉各四至八兩。水煎服。另取上述鮮草洗凈后加食鹽少許,搗爛取汁外敷。(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藥)。半枝蓮(圖5)
半枝蓮,又名韓信草,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吐血、咯血、膿腫痔瘡等疾病,「韓信草」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漢朝開國元勛大將軍韓信幼年喪父,青年喪母,家境貧寒,靠賣魚苦苦度日。一天,韓信在集市賣魚時,被幾個無賴打了一頓,卧床不起。鄰居趙大媽送飯照料,並從田地里弄來一種草藥,給他煎湯服用,沒過幾天,他就恢復了健康。後來,韓信入伍從軍,成為戰功顯赫的將軍,他非常愛護士兵,每次戰鬥結束后,傷員都很多,他一面看望安慰,一面派人到田野里採集趙大媽給他治傷的那種草藥。採回后,分到各營寨,用大鍋熬湯讓受傷的士乓喝,輕傷者三五天就好,重傷者十天半月痊愈,戰士們都非常感激韓信。 大家聽說韓信也不知道這種草藥叫什麼名字,於是,就想給這種草藥起個名字,有人提議叫「韓信草」,於是,「韓信草」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並一直流傳至今。 產地分佈 分佈於我國南方各省區。湖南省新寧縣和河南省確山縣為現在主產區,近年來發展量較大。半枝蓮(圖9)
以疏鬆、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為好,翻耕,同時每畝施入農家肥2000千克作基肥,耕細整平,作成1.3米寬的畦。 2.繁殖方法 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用分株繁殖。(1)種子繁殖多直播,時間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條播或穴播。條播按行距25-30厘米開溝,溝深4厘米左右;穴播者按穴距27厘米左右開穴。播種時,先將種子撒人混有畜糞水的草木灰里,拌成種子灰,再均勻地撒人溝內或XX,覆一層細土或草木灰,厚度不得超過0.5厘米。播后在出苗前要絕對保持土壤濕潤,播后約20天即可出苗。每畝用種子1.5-2千克。(2)分株繁殖春夏進行。將植株老根挖起,選健壯、無病蟲害植株進行分株,每株有苗3-4根,按穴距27厘米左右穴栽,裁后澆水。半枝蓮(圖6)
3.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直播的在苗高5-7厘米時按株距4-5厘米進行間苗,同時進行補苗,補苗應帶土移栽,栽后澆水。 (2)中耕除草出苗即行中耕除草,以後每次收割后都應及時進行。 (3)追肥結合中耕除草,每次每畝追施2000千克人畜糞水。 4.病蟲害防治 半枝蓮在生長過程中,幾乎無病害發生,花期易發生蚜蟲和菜黑蟲為害,前者可用樂果防治,後者可用50%的敵敵畏l000倍液噴霧防治。 5.留種技術5-6月,種子逐漸成熟時分批採收果枝,曬乾或陰乾,搓出種子,簸凈莖稈、雜質,置布袋中,于乾燥處貯藏。半枝蓮連作田無需留種,一般可以連茬3-4年再更新1次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