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別名蔓性千斤拔、一條根、鑽地風等。為豆科千斤拔屬植物千斤拔,以根入葯。春、秋採挖,洗凈切片曬乾,也可鮮用。形態屬於蔓性半灌木,高1~2米。根粗錐形,形如鼠尾,不易拔出。莖多枝而被短毛,幼時四棱形。三出複葉互生。秋季葉腋抽出總狀花序,蝶形花冠紅紫色。莢果矩圓形,淺黃色,長約8毫米,有黑色球形種子2粒。有祛風濕,強腰膝的功效。用於風濕XX節炎,腰腿痛,腰肌勞損,白帶,跌打損傷。
千斤拔
Flemingia prostrata Roxb. f. ex Roxb. 千斤拔
別名:土黃雞、
金雞落地、老鼠尾、透
地龍、
牛大力、
千里馬、牛頓頭、蔓性千斤拔、一條根、吊馬墩、吊馬樁、金牛尾、箭根、
釘地根、
土黃芩[廣西、廣東]、鑽地風[四川]
分類系統位置:
生物 Vitae [三域系統]
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統]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系統]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統]
薔薇亞綱 Rosidae [Cronquist系統]
豆目 Fabales [Cronquist系統]
蝶形花科 Fabaceae [Cronquist系統]
菜豆族 Trib. Phaseoleae [Hutchinson系統的蝶形花科Fabaceae]
木豆亞族 Subtrib. Cajaninae [Hutchinson系統的蝶形花科Fabaceae]
千斤拔
千斤拔屬 Flemingia [Hutchinson系統的蝶形花科Fabaceae]
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Hutchinson系統的蝶形花科Fabaceae]
形態
蔓性半灌木,高1~2米。根粗錐形,形如鼠尾,不易拔出。莖多枝而被短毛,幼時四棱形。三出複葉互生。秋季葉腋抽出總狀花序,蝶形花冠紅紫色。莢果矩圓形,淺黃色,長約8毫米,有黑色球形種子2粒。
分佈于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旱生植物。生於丘陵坡地、平原、砂地,為石質和沙質
草原的伴生種,
局部地段可形成群聚。見於嶺西、興安南部、燕山北部、遼河平原、科爾沁、陰山、呼錫高原、烏蘭察布、赤峰丘陵、鄂爾多斯等州。 產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興安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巴彥淖爾盟克昭盟。分佈於我國東北、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等省區;蒙古也有。
生於山坡草叢中。
來源
千斤拔
為豆科千斤拔屬植物千斤拔Moghan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 Li [M. prostrata (Roxb.) Wang et Tang],以根入葯。春、秋採挖,洗凈切片曬乾,也可鮮用。
注:
大葉千斤拔(千斤紅)Moghania macrophylla (Willd.) O. Kuntze,兩廣地區也作千斤拔入葯。
甘、微溫,平。歸肺;腎;
膀胱經 祛風利濕,消瘀
解毒。治風濕痹痛,
慢性腎炎,跌打損傷,
癰腫,喉蛾。
①
《植物名實圖考》:"補氣血。"
②《嶺南
採藥錄》:"祛風去濕。治手足痹痛,
腰部風濕作痛,理
跌打傷,能舒筋
活絡。"
③《
南寧市
藥物志》:"壯
筋骨,去瘀積。治跌打損傷,
風濕骨痛,
四肢酸軟
無力,
黃疸。"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15-30g。外用:適量,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千斤拔
根中含多種
黃酮類化合物,已確定結構有:蔓性千
千斤拔
斤拔素(flemiphilippinin)C、D。此外還含5,7,3',4'-四
羥基-6,8-雙異戊烯基
異黃酮(5,7,3』,4'-tetrahydroxy-6,8-diprenylisoflavone),千斤拔素(flemichin)D,
羽扇豆醇(lupeol),β-
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碳原子數為22-30的正烷酸。
性狀鑒別 根長圓柱形,上粗下漸細,極少分枝,長30-70cm,上部直
千斤拔
徑1-2cm。表面棕黃色、灰黃色至棕褐色,有稍
突起的根長皮亂及細
皺紋,近頂部常成圓
肩膀狀,下半部間見鬚根痕;栓皮薄,鮮時易刮離,颳去栓皮可見棕
紅色或棕褐色
皮部。質堅韌,不易折斷。橫切麵皮部棕紅色,木部寬廣,淡黃白色,有細微的放XX狀紋理。氣徽,味微甘、澀。以根條粗長、除凈
蘆莖及鬚根、斷面發白色者為佳。
採收和儲藏
秋後採挖,洗凈,切段,曬乾。
1.《植物名實圖考》:補氣血。
2.《嶺南採藥錄》:祛風去濕。治手足痹痛,腰部風濕作痛,理跌打傷,能舒筋活絡。
3.《南寧市藥物志》:壯筋骨,去瘀積。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四肢酸軟無力,黃疸。
出處
《中華本草》
千斤拔紅棗雞腳湯:
原料:雞腳6只,紅棗10枚,
花生仁100克(連衣),千斤拔100克,春根藤60克。
做法:千斤拔和春根藤洗凈切碎,雞腳過
開水燙後去硬膜及
爪甲,將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
武火煮沸後轉
文火煲3小時,然後加入上等
魚露和
味精調味。
吃法:飲湯,吃雞腳、紅棗和花生仁。(千斤拔和春根藤不要吃!)
功效:強筋健骨,用於風濕痹症日久、肝腎俱虛之
下肢酸軟;或
產後氣血兩虛之下肢痿軟無力;或
中風后遺之步履困難、雙膝酸軟
乏力。
選方
千斤拔
①治風濕筋骨痛及產後
關節痛:千斤拔每次七錢
至一兩,同
豬蹄一隻,以酒、水各半燉爛,去渣,食肉及湯。(《江西
中醫藥》(10):64,1957)
②治慢性腎炎:千斤拔一至二兩,水煎服。(《新
療法與
中草藥選編》)
③治
咳嗽:千斤拔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④治跌打損傷:千斤拔七錢至一兩,酒、水各半煎服。(《江西中醫藥》(10):64,1957)
⑤治婦人白帶:
千斤撥七錢至一兩,同豬精肉二、三兩,寬水同燉,去渣,食肉及湯。(《江西中醫藥》(10):64,1957)
⑥治黃腫:千斤拔一兩,酒磨服。
⑦治喉蛾:千斤拔研細末,吹入喉內。
⑧治腫毒:千斤拔,酒磨搽患處。(⑥方以下出《
湖南藥物志》)
⑨治
牙痛,
牙癰:千斤拔一至二兩,蜂房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⑩治
蛇咬:千斤拔,水磨搽患處。(《湖南藥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