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茶黃素是第一次從
茶葉中找到具有確切藥理作用的化合物。經過
臨床試驗,驗證了茶黃素具有
調節血脂、預防
心血管疾病的
功效,而且
無毒副作用。這份研究
報告已在國際權威
醫學雜誌JAMA上發表。被譽為茶葉中「軟黃金」的茶黃素有降血脂的獨特
功能,茶黃素不但能與
腸道中的
膽固醇結合減少
食物中膽固醇的
吸收,還能
抑制人體自身膽固醇的
合成。由於茶黃素在茶葉中含量極低,提取成本異常昂貴,將其廣泛應用於生產上並製成有調節血脂
保健功能的
保健食品,需
利用專利
生物技術,同時克服天然產物在功效和安全性評價、生產工藝、
質量標準、
製劑技術、臨床應用等多方面
發展滯后缺點,使生
產科學化、規範化,
才能保證茶黃素的
產量和品質。
茶黃素
茶黃素(Theaflavin)是
存在於
黃茶、
紅茶中的一種金黃色
色素,是茶葉
發酵的產物。在
生物化學上,茶黃素是一類
多酚羥基具茶駢酚酮結構的
物質。
茶黃素是第一次從茶葉中找到具有確切藥理作用的化合物。經過
臨床試驗,驗證了茶黃素具有調節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無毒副作用。這份研究報告已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JAMA上發表。
被譽為茶葉中「軟黃金」的茶黃素有降血脂的獨特功能,茶黃素不但能與腸道中的膽固醇結合減少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還能抑制人體自身膽固醇的合成。
由於茶黃素在茶葉中含量極低,提取成本異常昂貴,將其廣泛應用於生產上並製成有調節血脂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需利用專利生物技術,同時克服天然產物在功效和安全性評價、生產工藝、
質量標準、製劑技術、臨床應用等多方面發展滯后缺點,使生產科學化、規範化,才能保證茶黃素的產量和品質。
茶黃素的結構
除此結構的化合物外,還有另外三個結構與之相近的化合物,分別為:
茶黃素-3-
沒食子酸酯 (TF-3-G);
茶黃素-3'-沒食子酸酯(TF-3'-G);
茶黃素-3,3'-雙沒食子酸酯(TFBG)
茶黃素的功效
茶黃素是第一次從茶葉中找到具有確切藥理作用的化合物;經過臨床試驗,驗證了茶黃素具有調節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無毒副作用。這份研究報告已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JAMA上發表。 茶黃素被譽為茶葉中「軟黃金」的茶黃素有降血脂的獨特功能,茶黃素不但能與腸道中的膽固醇結合減少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還能抑制人體自身膽固醇的合成。
茶黃素在茶湯中鮮亮的顏色和濃烈的口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紅茶的一個重要的質量
指標。
茶黃素的提取
茶黃素金黃色的色素占干茶
重量的0.5%到2%,色素的含量取決於紅茶加工的方法;由於茶黃素在茶葉中含量極低,提取成本異常昂貴,將其廣泛應用於生產上並製成有調節血脂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需利用專利生物技術,同時克服天然產物在功效和安全性評價、生產工藝、質量標準、製劑技術、臨床應用等多方面發展滯后缺點,使生產科學化、規範化,才能保證茶黃素的產量和品質。
相關新聞
2009年5月18日訊:15日,在2009中國
上海茶業博會傳出喜訊,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監測數據表明:
高茶黃素紅茶新品在我國研發成功,並改寫了傳統茶葉茶黃素
總量記錄。
檢驗結果表明,由深圳優八茶葉有限公司研發監製的高茶黃素紅茶新品,茶黃素總量都超過了茶葉生化教科書上的茶黃素總量在0.5%到2%之間的記錄,高達2.6%(報告編號:2009W-285)。帶來紅茶革命性地工藝革新,有效地提高茶黃素含量暨紅茶品質。
我國的祁紅、寧紅曾在歐美國家占主導地位,最近20年由於我國紅茶普遍滋味淡薄,濃
強度與收斂性低於印度、斯里蘭卡和肯亞的CTC紅茶,在國際市場上
競爭力不高,因此產量與出口量也逐漸下降。
影響紅茶品質
因素有品種、加工機械及加工技術等。加工工藝對紅茶多酚類物質
氧化物尤其是茶黃素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隨著高茶黃素含量的中國紅茶
產品研發成功和茶葉新加工工藝的推廣,將徹底顛覆了原先的中國紅茶不如印度、斯里蘭卡紅茶的錯誤
認知,有利於
整體提升中國紅茶的品質和國際競爭力。讓中國紅茶重現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