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nasal polyp,耳鼻喉科疾病,發生於鼻腔內的贅生物。中醫稱鼻痔。鼻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炙煿厚味,蘊生濕熱;上蒸于肺,結滯鼻竅;或風熱邪毒侵襲肺經,肺氣不得宣暢,積聚鼻竅所引起。主要表現為鼻竅內有一個或多個贅生物,表面光滑,色淡白或淡紅,觸之柔軟而不痛 ,伴有持續性鼻塞 ,嗅覺減退,鼻涕增多,頭痛 ,頭昏等 。治療以外治為主,可用硇砂散、明礬散等,以水或香油調勻,敷于息肉根部。內治宜清熱瀉濕,宣肺散結,方用辛荑清肺飲等。
疾病簡介
疾病名稱:鼻息肉
鼻息肉
(nasal polyp)其他名稱:鼻腔息肉
疾病編碼:ICD-9:471.001 ICD-10:J33.004
所屬
部位:鼻部,
所屬科室:
耳鼻咽喉科
鼻息肉為鼻部常見病,是贅生於鼻腔或
鼻竇粘膜上
突起的腫塊,好發於鼻腔的外側壁及鼻頂部。鼻息肉並非真性
腫瘤,往往是變態
反應和鼻竇
慢性發炎引起的鼻粘膜
水腫的結果。多數認為
慢性感染和
變態反應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發現與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
內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
聯繫。
病名解釋:
系指鼻中贅生
肉瘤,閉塞孔竅,氣不宣通的病證。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所謂息肉、有兩種解釋:
①《說文解字》認為:「息者,身外生之也。」這是認為鼻中贅生乃身外之物。
②
《聖濟總錄》:「附著鼻間,生若贅瘡,有害於息,故名息肉。治宜宣肺
開竅,可用或辛荑清肺飲加減。外用
硼砂散點息肉上。息肉久治不去者,可考慮
手術治療。息肉與
現代醫學之息肉同名。
疾病分類
耳鼻咽喉科疾病
1
顯微鏡下檢查可見鼻息肉的
組織結構不完全
相同,可分為三型:
1.1
過敏XX肉:常為雙側多發性,如不能除去
過敏原因,息肉
切除后常駐
複發。病變除水腫明顯外,有大量
嗜酸性白細胞浸潤,粘膜
上皮下
基底膜有明顯增厚(玻璃樣變化),上皮可有
化生。
1.2
炎症XX肉:單側或單個息肉形成,多由
局部感染引起,切除后不易複發。水腫輕微,
滲出的炎症性細胞主要為嗜中性白細胞及
單核細胞。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較少見,可與過敏XX肉相區別。
1.3 鼻后孔息肉:稱這是
臨床命名,因息肉有一長蒂從鼻腔經后孔伸入鼻咽部。其實激或變態反應性鼻粘膜水腫長期不愈,病變以炎症水腫和炎性浸潤為主,無間質
變性增生現象,故鼻息肉屬於炎症XX變。但由於鼻息肉形成腫塊,故常稱為「瘤樣病變」,其實一般不會發生惡變。
鼻息肉有時
體積很大,甚至達數厘米大小充塞鼻腔而造成鼻塞、
呼吸不通暢,或呈活瓣樣啟閉。鼻息肉還常伴有
嗅覺障礙、頭痛、說話時
鼻音過重等
癥狀。鼻塞致使
分泌物滯貿,可
誘發鼻竇炎,此時分泌物多而呈膿性。巨大鼻息肉可將鼻腔完全填滿,甚至將鼻骨向外推出,改變鼻的外形。
學說甚多,仍無定論。但現在多趨於多
因素病因學,即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又以變態反應和鼻粘膜的
慢性炎症最為重要。
1 變態反應:由於變態反應在鼻部多次發生,在
組胺、
白細胞三烯等
化學介質的作用下,鼻粘膜小
血管通透性
增高,
血漿滲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極度水腫,受重力影響逐漸
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2 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鼻竇炎的
膿性分泌物的長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內發生
血栓性靜脈炎及
淋巴迴流障礙,致使鼻粘膜發生水腫而逐漸形成息肉。近年又發現鼻息肉與
阿斯匹林不耐受、
支氣管哮喘有密切聯繫。阿斯匹林不耐受的
病人易致鼻息肉和支氣管哮喘發生,一般認為是阿斯匹林等非
類固醇藥物干擾
花生四烯酸代謝所致。
發病機制
鼻息肉病的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
遺傳因素、
免疫缺陷、
纖毛功能障礙、Young
綜合征、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因此可認為許多原因都可能致病或者多種因素
聯合致病。鼻息肉
生長早期可發現一些特殊的長管狀
腺體,這些腺體與正常的漿液粘液XX體具有完全不同的結構、形狀及大小。儘管關於鼻息肉病的發病機理
存在數種假說,但無一種假說能圓滿地解釋此種長管狀腺體的
組織學起源。
鼻息肉為一高度水腫的
疏鬆結締組織,組織間隙明顯擴大。光學顯微鏡下可見組織中有
嗜酸細胞、
鼻息肉病理圖
中性白細胞和
淋巴細胞浸潤,尚可見有
漿細胞、
肥大細胞等。
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鼻息肉組織中的血管和腺體均無
神經支配。失神經支配的腺體擴張,血管通透性增高。這種病理變化更易促進息肉的
發展。
1 出現持續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為鼻腔內毛細血管流通不暢,導致毛細血管膨脹而引起,
使用血管收縮劑滴鼻無明顯
療效,
患者因鼻塞還會引發嗅覺減退,閉塞性鼻音,
睡眠打鼾和
張口呼吸,久之可繼發慢性
咽炎。
2 早期,患者的
鼻內似有擤不出的鼻涕,多為漿液性,若併發感染可有膿性分泌物。患者很少
打噴嚏,但若鼻粘膜有變態反應性炎症,也會打噴嚏。
3 如果沒有及時發現
病情,鼻息肉會繼續增長,使鼻塞明顯加重,可引起頭痛或頭昏,嗅覺減退以致
缺失。息肉若阻塞后
鼻孔,甚至突入鼻咽部,可引起
聽力下降,還可致鼻背增寬,形成「蛙鼻」。
患者可以通過以上常見癥狀來初步
判斷自己是否有疑似鼻息肉的可能,在發現疑似鼻息肉癥狀后,及時到醫院向
醫生確診一下。
鼻息肉引起的蛙鼻
4 息肉特徵
4.1 粘液XX肉:頗似剝皮
葡萄狀或鮮
荔枝肉狀,表面光滑半透明,呈
粉紅色,有細帶,觸之柔軟,可以活動,多在中
鼻道內形成。
4.2
出血XX肉(較少):表面光滑,
充血,呈暗
紅色,觸之軟,而易出血。
4.3 纖維XX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 ,觸之較實,不易出血。
1 鼻
鏡檢查可見一個或多個表面光滑、灰色或淡紅色的如荔枝肉狀、半透明
腫物,觸之
感覺柔軟、不痛,可移動,一般不易出血。早期息肉因其體形小,故有時須用1%
麻黃素生理鹽水將
下鼻甲收縮後方能發現。后鼻
鼻內窺鏡
鏡檢查和
鼻內窺鏡檢查對明確鼻息肉的部位和範圍有重要意義。x線鼻竇拍片也屬必要。
1.1
鼻中隔粘XX或中
鼻甲肥大:呈息肉樣變者均可被
誤診為鼻息肉。前者表面顏色較紅,基底較寬而不易活動,
觸診時較硬。
1.2
腦膜-
腦膨出:可做
顱骨側位或顱基位X線攝片,亦可做X線額部斷層攝片,可見顱骨
缺損。
1.3 內翻性XX狀瘤(inverting papilloma):外形如多發XX肉,表面
粗糙,色灰白或淡紅。病理組織學上特點是上皮向基底方向呈內翻性生長。手術時易出血,術后易複發,並可惡變。
1.4
鼻咽纖維血管瘤:常發生於男性青年鼻腔後段及鼻咽部,基底廣,色深紅或灰色,呈圓形或
結節狀或分葉狀,並向四周
擴散,可反覆
鼻衄,甚至大量出血。
1.5 鼻部
惡性腫瘤:凡單側進行性鼻塞、鼻涕帶血並伴有
劇烈頭痛、
面部麻木者,均應考慮鼻部
惡性腫瘤的可能,須施行
活檢明確診斷。
2
輔助檢查:
2.1 一般
病例檢查專案以框限「A」為主。
2.2 需鼻腔鼻竇腫瘤或腦膜腦膨出進行鑒別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框查框限「A」及「B」。
3 診斷
依據
3.1 常見於
變態反應性鼻炎及
慢性鼻竇炎患者。
3.2 有以上癥狀和
體征。
3.3 X線攝片可發現鼻腔
軟組織影,鼻竇內
密度增高、粘膜增厚。無
骨質破壞及
顱底缺損。
鑒別診斷
鼻息肉多為雙側,如發現單側有息肉樣腫物,應
注意下述疾病:
1.
上頜竇后息孔息肉 多見於青少年。前
鼻鏡或鼻纖維內窺鏡檢查可見灰白色光滑莖蒂自中鼻道前端向後
伸展至后鼻孔。后鼻鏡可見息肉位於后鼻孔,大者可突入鼻咽腔甚至
口咽部。
2.鼻中隔出血XX肉 多見於青年人。腫物多發生於中隔,暗紅色,單發且體積不大,觸之易出血,患者常有鼻衄史。一般認為是
胚胎過程中造血細胞殘留所致。
3.內翻性XX狀瘤 常有鼻衄或血涕史。腫瘤呈紅色或灰紅色,表面不光滑。體積小者酷似息肉,但息肉摘除時出血較多。觸查時也易出血。最後診斷須行
病理檢查。
4.鼻內惡性腫瘤 腫物暗紅,觸之易出血,表面不平,鼻
氣息臭味明顯,病人多在中年以上。
5.鼻內腦膜腦膨出 腫塊多位於鼻腔頂部,表面光滑,呈粉紅色。鼻塞不甚明顯,病史長且進展慢。多見於少年
兒童。
6.其他少見的顱內腫物突入鼻腔 如
脊索瘤、
神經母細胞瘤、
腦垂體瘤等。
此外,老年患者如有多次鼻息肉手術史,應注意有否惡性變的可能,尤其術中出血較多者。
鼻息肉患者的
X線片多
顯示篩竇呈均勻一致的雲霧樣混濁。上頜竇粘膜增厚且有時可見小半圓形陰影,提示竇腔有粘膜息肉。X線片上述特點是增生性鼻竇炎的表現,如
繼發感染,則顯示為
化膿性鼻竇炎的徵象。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 小息肉以內科
藥物治療為主。
2 藥物治療無效者行功能性內窺鏡鼻腔鼻竇手術。
3 多發性或複發XX
肉行常規手術治療。
1 未經治療的小息肉,如無
禁忌症可用
激素治療。
2 息肉摘除術后予抗炎及抗過敏治療預防息肉複發。
治療方案
1
中藥療法:中藥治療常用、
中草藥配方:
蒼耳子30克、
柴胡20克、
薄荷35克、
蔓荊子40克、
川芎30克、
枳殼 25克、龍骨粉10克,手工工序,精心選葯、晾曬、
研磨,內服,一日三次,不僅對鼻息肉有
效果,對其他鼻炎效果均佳。
2
類固醇激素療法該療法適用於
3 手術摘除:對於明顯引起鼻塞或對鼻周造成侵襲性
損害的大息肉,在以類固醇激素控制2周后可手術摘除鼻腔及鼻竇內的息肉組織,在鼻內窺鏡下行篩竇開放徹底清除竇內病變粘膜,對防止息肉複發十分重要。
4 手術治療
微波激光手術:微波是一種高頻
電磁波,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使組織內的水分子做高速的運動,產生
熱量,使組織凝固,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治療的過程中對周圍的組織無明顯
損傷,治療方法簡單,對部分疾病可以替代傳統的手術治療等,已成為耳鼻咽喉科常見病的重要治療方法。激光也是
利用激光器
凝聚產生的熱量直接燒灼于病變部位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耳鼻咽喉科常用的激光有CO2激光,YAG激光等。 但是手術盲目性大,大
面積的傷商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
恢復時間久,恢復間
免疫力弱。
激光或者微波的
適應症不僅限於鼻炎,還包括:慢性
咽喉炎、
鼻出血、
舌根部
淋巴組織肥大、
咽異感症等。但對鼻息肉等疾病大部分不能治療徹底,只能
緩解癥狀。
單純鼻息肉切除術:單純鼻息肉切除術治療鼻息肉主要是做根
蒂清除,適用於以前沒有做過鼻息肉切除術的患者。手術時首先實施局部
麻醉,然後用
圈套器套住息肉要蒂部,待勒緊後用力向外快速拉出,讓息肉連同根蒂一起被摘除,如果還是有根蒂殘餘,可以用鉗子鉗取乾淨。在手術拉出息肉時可能會讓篩竇開放,如果患者篩內粘膜已經息肉樣變,就需要同時進行鼻內篩竇切除術了。患者在治療鼻息肉時這點是要注意的。
鼻內篩竇切除術:鼻內篩竇切除術主要是用——動力輔助迴旋刀。在高速
旋轉下,針對治療篩竇粘膜已經產生息肉樣變,被息肉組織多替代,有多次息肉切除病史的患者,內藏在保護套里的刀葉可毫不費吹噓之力,將息肉切碎同時清除掉。這項儀器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傳統刀械對於
黏膜的拉扯,進而減少流血,術后粘黏的
副作用。
使用該手術徹底的話能夠大大降低鼻息肉複發率,手術使需要充分開放篩房,然後將篩竇內息肉完全摘除。
鼻內窺鏡手術:鼻內窺鏡,是一種自帶光源,能對鼻腔進行詳細檢查的纖維光學設備,有0至90度不等的角度,由於有良好的照明,加之本身比較細,直徑只有2.7-4.0mm,鼻內窺鏡可以很方便的通過
狹窄的鼻腔和鼻道內的結構,來對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竇內部結構進行檢查,是診斷鼻竇炎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通過配套的手術
器械還能對鼻竇炎鼻息肉進行精細的治療,達到傳統手術無法到達的區域,並盡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竇的正常黏膜和結構,將鼻咽部疾病診療的安全性、可控性與功能性
提高至一個新的
水平,是鼻咽部位集診斷與治療的一項全新
微創技術。
鼻內窺鏡技術
由於鼻息肉多不僅局限於鼻,還可以向周圍侵犯鼻竇,使用圈套器摘除鼻息肉的傳統方法很容易複發。鼻內窺鏡手術不僅可以達到較深的和隱蔽的部位,完全摘除鼻內息肉,而且還可以通過符合
人體生理功能的手術操作,降低鼻息肉的複發率。
5西醫治療:
6 中醫治療:鼻息肉的中醫
辨證論治分型:
肺經濕熱證:鼻流黃涕,量較多,鼻塞嗅減,
頭腦昏痛,息肉淡紅,鼻粘膜色紅增厚;
舌尖紅
苔黃膩,脈實。治宜清宣肺熱,祛濕散結。方用
辛夷清肺飲加減:
辛夷花20g,
石膏30g,
知母6g,
梔子12g,
黃芩15g,
枇杷葉15g,
升麻15g,
桑白皮40g,
車前子30g (包),
澤瀉20g,
杏仁6g,
甘草3g。
痰濕結滯證:流涕白粘或稀白,量多,鼻塞不減,嗅覺減退,
頭重昏悶,
胸悶痰多。息肉色白如脂或如
石榴子狀,光滑水亮;
舌淡苔白膩,
脈緩滑。治宜燥
濕化痰,散結消息。方用導痰湯加減。藥用:
膽星9g,
陳皮15g,
制半夏9g,
石菖蒲15g,
雲苓20g,澤瀉15g,
白朮20g,
生牡蠣24g,
浙貝母15g,山甲10g,
昆布15g,枳殼 15g,
砂仁10g。
肺脾氣虛證:流涕清稀或稀白,息肉淡白或蒼白,或術后反覆再發,伴
倦怠乏力,易
感冒;舌淡苔白,脈緩弱。治宜
補益肺脾,
化濕散結。方用補中益氣湯合二陳湯加減。藥用:
党參30g,
黃芪30g,白朮20g,升麻15g,柴胡12g,
當歸10g,陳皮15g,制半夏9g,石菖蒲12g,雲苓20g,苡仁30g。
鼻塞重加蒼耳子30g,
細辛5g,辛夷花15g;易感冒加
防風15g;若息肉暗紅加
桃仁12g,
三棱10g,
莪術10g。外治可用消息靈或硇砂散吹敷,鼻塞重用
鼻炎靈(蒼耳子、
白芷、辛夷各60g,薄荷霜5g,
芝麻油500ml,
液體石蠟1000ml。製法:將蒼、芷、辛、油同放鍋內,
浸泡24h,加熱,待葯呈黑黃色撈出再下
冰片,薄荷霜,液體石蠟,備用)滴鼻。
疾病術后
1、手術后要定期複診,定期到醫生處了解術腔情況,必要時應進行術腔的
清理,將新生的肉芽或者
囊泡去除,以保證手術效果,這種複診時間有的甚至要持續半年時間。
2、需要堅持局部用藥,局部使用
激素類藥物可以
減輕局部的
炎症反應,從而降低複發率。需要指出,有一部分患者,即使採用上述方法,仍有複發的可能。如一些稱做為鼻息肉病的患者。因此完全保證不複發是不
現實的,但對大部人來說,鼻息肉手術的複發是基本可以控制的。
疾病預防
1 預防調護
1.1 應
積極防治各種慢性
鼻病,如
鼻鼽、
鼻淵等,以預防變生息肉。 鍛煉
身體,增強機體抗病力,預防
傷風感冒,以免癥狀加重。 注意
飲食起居有節,
戒煙酒,忌辛辣厚味,預防術后息肉複發。
尤其長時間的感冒不愈情況下容易發生。
鼻中隔彎曲程度大的人更容易患此病,對於息肉較大者,長久吃藥不好的,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因為藥物下去作用不能集中於病變處,故手術是最佳治療方法,對於比較輕的可以用微波手術。
2 后鼻孔息肉術后
護理
2.1 協助病人做好生活護理及
口腔護理每天用餐後用1:4朵貝氏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2.2 調整
體位全麻手術後去枕平卧,頭偏向一側,
禁食,防
嘔吐引起
窒息;全麻清醒后給予半坐
卧位,有利於呼吸、
引流及減輕鼻痛和額部
脹痛。
2.3 保持
呼吸道通暢術后將病人安置於監護
病房,隨時用
吸引器吸出口咽、鼻咽部的分泌物。氣管插管等到病人完全清醒,
自主呼吸恢復,
咳嗽及喉咽反XX正常後方可拔除。
2.4 對鼻腔填塞物的護理由於術后鼻腔填塞凡士林紗條,24~48h內病人不要自行取出,同時避免劇烈咳嗽、打噴嚏。並觀察病人頭痛情況,必要時使用
止痛劑。48h后可取下鼻腔填塞物,用沖
洗液(生理鹽水500ml+
甲硝唑100ml)沖洗兩側鼻腔,之後用滴鼻液(1%麻黃素滴鼻或鼻眼凈
滴鼻劑1支加
慶大霉素2萬U、
地塞米松2mg)滴鼻,每天2次。
2.5 應用
抗生素,防止感染大多數患者都有一過性面部
腫脹,局部
疼痛,
發熱等癥狀,因此必須給予抗生素治療,必要時給予
鎮痛解熱葯,兩頰部
冷敷以減輕患者的疼痛和腫脹。
2.6 病情觀察異常癥狀的早期發現,是
搶救病人的主要時機,故全麻術后的病人要有專人看護,密切觀察病人的
神志、
面色、
生命體征、
血氧飽和度及鼻腔滲血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
處理,並做好詳細記錄。
飲食注意
1、在飲食預防方面,應多吃些能治療上述疾病的
食物,少吃油膩肥厚之物,避免過食生冷、魚蝦等腥葷之物,戒除煙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
蔬菜、
水果、動物
肝臟等食物。
2、可以吃些治療鼻息肉的飲食如,
(1)魚腥草煲
豬肺:鮮魚腥草60克,豬肺約200克,加清水適量
煲湯,用
食鹽少許調味,飲湯食豬肺。
(2)米醋煮
海帶:海帶(干)60克,加米醋適量煮吃。注意:
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胃酸過多者
忌用。
(3)辛夷花煲
雞蛋:辛夷花0.12克,雞蛋2只,加清水適量同煮,蛋熟後去殼再煮片時,飲湯吃蛋。
3、得了鼻息肉還應積極防治各種慢性鼻病,以預防變生息肉。 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抗病力,預防傷風感冒,以免癥狀加重。 注意飲食起居有節,戒煙酒,忌辛辣厚味,預防術后息肉複發。
疾病護理
1
本病大多為各種鼻病的繼發症或
併發症,故要積極治療各種原發鼻病。
2 工作
生活環境應保持
空氣新鮮。
3 平時在鼻腔少用薄荷、冰片
製劑。
4 忌辛辣、酒類等刺激性
食品。
5 鼻腔清洗
介入療法。
6 患者要牢記複診時間。不要因為感覺像是痊愈了就私自決定不去複查,任何手術后的複診複查都是很重要的。
7 術后要注意飲食。患者在術后應食用一些
高蛋白、高熱量、富含
維生素的流食、半流食,以增加患者自身的機體
抵抗力,防止感染。另外,飲食上要避免
過熱、過XX食物,以免損傷粘膜引起
傷口出血。
8 休息體位要注意。患者術后睡眠、休息時保持正確的體位對術后恢復起到重要作用,如採取半卧位可減少
頭部充血、出血,且便於分泌物吐出,減輕局部腫脹。
9 不要用力咳。患者術后將口
內分泌物輕輕吐出,不要用力咳,更不能咽下,以免引起胃部
不適,導致
噁心嘔吐等
不良反應。患者應多次少量飲水,
濕潤口咽部,或術後於患者口部蓋濕
紗布以濕化吸進的空氣。
10 按醫囑吃藥。患者術后如有需要,應按照醫囑正確服用抗生素及止血藥物,切不可私自用藥。同時注意觀察鼻腔內是否有血性分泌物及口腔分泌物的顏色,發現異常要及時
報告醫生處理。
11 應積極防治各種慢性鼻病,如鼻鼽、鼻淵等,以預防變生息肉。 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抗病力,預防傷風感冒,以免癥狀加重。 注意飲食起居有節,戒煙酒,忌辛辣厚味,預防術后息肉複發。
12 尤其長時間的感冒不愈情況下容易發生。鼻中隔彎曲程度大的人更容易患此病,對於息肉較大者,長久吃藥不好的,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因為藥物下去作用不能集中於病變處,故手術是最佳治療方法,對於比較輕的可以用微波手術。
13 中醫認為鼻息肉多因肺經濕熱壅結鼻竅所致,所以在
飲食營養治療方面宜清肺宣氣,瀉濕散結。另外由於鼻息肉與
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及鼻竇炎關係密切,所以要預防鼻息肉發生,就要積極治療慢性鼻炎、鼻竇炎,以減少發生的幾率。在飲食預防方面,應多吃些能治療上述疾病的食物,少吃油膩肥厚之物,避免過食生冷、魚蝦等腥葷之物,戒除煙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動物肝臟等食物。
併發症
1、鼻息肉可引發諸多併發症,如咽喉炎、
中耳炎及心、肺等臟據功能損害,有的甚至會發生惡變;少數巨大息肉可引起侵襲性併發症。那些生長較快、體積巨大的息肉,會擠壓破壞鼻竇壁或鼻腔頂壁:繼之侵犯
眼眶、
額竇、前顱窩、
蝶竇和中顱窩等部位阿斯匹林耐受不良和Widal三聯症。
2、
分泌性中耳炎:當息肉體積XX或併發鼻竇炎時,就會使
咽鼓管咽口受到壓迫或炎
性刺激,導致咽鼓管
功能障礙,發生分泌性中耳炎。
3、咽炎,支氣管哮喘:生長較快、體積巨大的鼻息肉,會造成咽部粘膜受壓,引起反覆水腫,引發
慢性咽喉炎,同時,造成下呼吸道病變發生,可誘發支氣管哮喘,通常鼻息肉伴發哮喘者約有20%~30%。
4、鼻竇炎:中鼻道與鼻竇粘膜因竇口被息肉阻塞,易發生鼻竇炎,竇粘膜由此水腫增厚,如繼發感染,可有化膿性炎症。生長快、體積大的鼻息肉,會擠壓破壞鼻竇壁或鼻腔頂壁,繼之侵犯眼眶、額竇、前顱窩、蝶竇和中顱窩等部位,甚至會發生惡變。
5、心腦肺
疾患:鼻息肉還可因血氧供應不足,引起心、肺等重要臟器功能的損害,尤其是會導致
高血壓、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還有的患者會伴有
休克的癥狀。另外,鼻息肉還會導致
大腦缺氧,造成患者
記憶力下降,
腦神經受損,中老年人有可能誘發老年性痴呆症。
6、
鼻腔惡性腫瘤:原發鼻腔惡性腫瘤比較少見,多為
繼發性鼻竇惡性腫瘤侵犯鼻腔導致。早期腫瘤部分侵佔鼻腔時,可發生一側
間歇性鼻塞和單側少量鼻衄或涕血。腫瘤
壞死潰爛時常出現血性惡臭膿涕。腫瘤XX的可引起持續性鼻塞。檢查可見鼻腔腫物,表面呈粉紅或灰紅色,粗糙不平,或伴有潰爛,質地較脆,觸之易出血。有時腫瘤亦可呈XX狀、
桑椹狀或
不規則塊狀。
6.1 鼻腔惡性腫瘤還可在眼部、
頸部、頭部有各種表現,也可發生遠處
轉移。當腫瘤侵犯眼眶時可出現
眼球異位、突眼、
復視、
淚溢等癥狀。檢查可見兩眼不
對稱,患眼突出移位,眶內側飽滿
隆起。
腫瘤轉移至頸部時,出現同側
頸部腫塊,質地較硬,推之不動。患者常有神經性頭痛及
頭脹,晚期腫瘤侵入顱底,產生
腦神經麻痹的相應癥狀。隨症情發展,常見肺肝等臟器的遠處轉移。
6.2 與鼻腔惡性腫瘤相比,鼻息肉的主要癥狀是鼻塞呈持續性,無鼻衄和涕血,無惡臭分泌物等。鼻腔腫物多表面光滑,灰色或淡紅色半透明物,觸之柔軟,不痛可移位,活組織檢查無
癌細胞。且無眼部、頸部、頭部的異常表現,如無復視無突眼;無頸部腫塊及
淋巴結腫大;無
面部麻木,劇烈
偏頭痛及
遠端轉移病灶。
7.內翻性XX狀瘤:常有鼻衄或血涕史。腫瘤呈紅色或灰紅色,表面不光滑。體積小者酷似息肉,但息肉摘除時出血較多。觸查時也易出血。最後診斷須行病理檢查。
8.鼻中隔出血XX肉:多見於青年人。腫物多發生於中隔,暗紅色,單發且體積不大,觸之易出血,患者常有鼻衄史。一般認為是胚胎過程中造血細胞殘留所致。
9.鼻內腦膜腦膨出:腫塊多位於鼻腔頂部,表面光滑,呈粉紅色。鼻塞不甚明顯,病史長且進展慢。
10.上頜竇后息孔息肉:多見於青少年。前鼻鏡或鼻纖維內窺鏡檢查可見灰白色光滑莖蒂自中鼻道前端向後伸展至后鼻孔。后鼻鏡可見息肉位於后鼻孔,大者可突入鼻咽腔甚至口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