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鎮咳葯(antitussive drug)
咳嗽是
呼吸系統疾病的一個主要
癥狀。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XX,具有促進
呼吸道的痰液和
異物排出,保持呼吸道清潔與通暢的作用。在應用鎮咳葯前,應明確
病因,針對病因進行
治療。對於劇烈無痰的咳嗽,例如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
慢性咳嗽或者經
對因治療后咳嗽未見
減輕者,為了減輕
病人的痛苦,防止原發疾病的
發展,避免劇烈咳嗽引起的
併發症,應該採用鎮咳
藥物進行治療。若咳嗽伴有
咳痰困難,則應
使用祛痰葯,
慎用鎮咳葯,否則積痰排不出,易
繼發感染,並且阻塞呼吸道,引起
窒息。
使用
目前常用的鎮咳葯,根據其作用機制分為兩類:①
中樞性鎮咳葯,直接
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而發揮鎮咳作用;②外周性鎮咳葯,通過抑制咳嗽反XX弧中的
感受器、
傳入神經、
傳出神經或效應器中任何一環節而發揮鎮咳作用。有些藥物兼有中樞和外周兩種作用。
用以止咳的藥物。分為兩種類型:
①中樞性鎮咳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樞,使其對外周傳來的刺激不敏感,對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咳嗽都有一定
效果。多用於
癌症、
急性肺梗塞、
左心衰竭引起的咳嗽。常用藥物有
可待因、
咳必清、
咳美芬、
咳平。②末梢性鎮咳葯。抑制咳嗽反XX弧中除咳嗽中樞以外的環節的藥物,對刺激性
乾咳或陣咳效果較好,常用的如咳寧、
甘草片。二苯哌
丙烷(咳快好)兼有中樞性和末梢性雙重鎮咳作用。
應用鎮咳藥物時首先必須明確引起咳嗽的病因,並採用相應的措施;對於有痰的咳嗽,必須同時合用祛痰葯,以免由於痰液排出受阻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