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海金砂科多年生攀援蕨類植物海金砂的成熟孢子。主產於中國廣東、浙江等地。
秋季採收。曬乾。生用。
性味、
歸經:
甘,寒。歸
小腸、
膀胱經。
功效:
利尿通淋。
臨床應用:
1. 用於各種
淋症。
海金砂性下降,善清小腸、膀胱
濕熱,功專利尿通淋
止痛,尤善止XX
疼痛,為治諸淋澀痛之要葯。
治
熱淋急痛,以海金砂為末,甘草湯送服;
治
血淋,配
牛膝、
琥珀、
小薊等葯;
治
石淋,與
雞內金、
滑石、金錢草等
配伍;
治
膏淋,常與、滑石等同用。
2. 用於
小便不利、
水腫。
海金砂又能利水
消腫,尤以濕熱腫滿為宜。多與
澤瀉、
豬苓、
防己、
木通等配伍,以加強利尿消腫的作用。
用量、用法:
6-12 克。
煎服。宜布包。
使用注意:
參考資料:
《嘉右本草》:"主通利小腸,得枝子、
馬牙硝、
蓬砂共療傷寒熱狂,或丸或散。"
《本草綱目》:"治濕熱腫滿,小便熱淋、膏淋、石淋、莖痛,解熱毒氣。"
毒
副作用:
現代研究:
海金砂含
脂肪油。
海金砂煎劑對
金黃色葡萄球菌、
綠膿桿菌、福氏
痢疾桿菌、
傷寒桿菌等,均有
抑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