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睛明穴位於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睛,指穴所在部位及XX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本穴為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其氣血來源為體內膀胱經的上行氣血,乃體內膀胱經吸熱上行的氣態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簡介
睛明穴Jīngmíng(BL1)
〖
取穴方法〗人體睛明穴位於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
解剖〗在眶內緣瞼內側
韌帶中,深部為眼
內直肌;有內眥動、
靜脈和滑車上下動、靜脈,深層上方有眼動、靜脈本干;布有滑車上、下
神經,深層為眼神經,上方為鼻睫神經。
〖經屬〗為
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
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主治
疾病〗
目赤腫痛,
流淚,視物不明,
目眩,
近視,
夜盲,
色盲。
迎風流淚、
偏頭痛
、
結膜炎、
瞼緣炎、眼睛
疲勞、眼部疾病、
三叉神經痛等。此穴同樣是
治療眼部疾病常用的
穴道之一,尤其對於經常用眼的人士來講,更應該熟練準確的
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簡單的
按摩一兩分鐘,就可以明顯的
緩解眼部疲勞,對於學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
預防近視的穴道之一,此外,還有
攢竹穴、
四白穴、太陽穴、
承泣穴、
魚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來做,
效果會更佳。
〖
人體穴位配伍〗配
球后穴、光明穴治視目不明。
〖
刺灸法〗囑
患者閉目,醫者
左手輕推
眼球向外側
固定,左手緩慢
進針,緊靠眶緣
直刺0.5~l寸。不
捻轉,不提插(或只輕微地捻轉和提插)。
出針后按壓針孔片刻,以防
出血。本穴禁灸。
〖附註〗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陽蹺五脈
交會穴。(《素問·
氣府論·注》)
睛明穴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蹺脈
督脈之會
〖
別名〗目內眥,淚
孔穴,淚空穴,淚腔穴,目眥外。
〖穴義〗膀胱經之血由此交於眼睛。
名詞解釋
睛明
睛,指穴所在部位及XX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本穴為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其氣血來源為體內膀胱經的上行氣血,乃體內膀胱經吸熱上行的氣態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目內眥
目內眥,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為目內框也,無它意。
淚孔 淚空 淚腔
淚,
淚水也。孔,孔隙也。空、腔,空腔也。
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輸的膀胱
經氣血為
濕潤眼睛
液體的重要來源。本穴屬於膀胱經,氣血特性與上行頭面的它經氣血相比皆要寒冷,為促成氣態物向液態物轉化的重要根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濕潤並轉動自如,故名淚孔、淚空、淚腔。
目眥外
目眥,指穴所在的部位為目框內角。外,指本穴氣血作用於眼睛之外。目眥外名意指本穴的寒冷之氣使眼睛外部的
陽氣冷降為液。理同淚孔名解。
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蹺脈督脈之會
其一,本穴氣血為膀胱經經氣的冷降之液,性
溫熱,且與太陽穴小腸經氣血處於同一層次,故為手足太陽之會。其二,本穴的冷降之液有部分下走足陽明承泣穴,故為足太陽陽明之會。其三,本穴的冷降之液(即血)還不斷地
氣化上走督脈,故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其四,本穴的氣血
物質中既有地部之液又有天部之氣,氣血特性同於陰陽蹺脈之性,故為陰陽蹺脈足太陽之會。
〖氣血特徵〗XX氣血為溫熱的天部
水氣與地部經水(血)。
〖運行規律〗氣血的運行分為三支,一是氣態物向上行於督脈及膀胱
本經,二
新版眼保健操
是
舊版眼保健操
地部經水下走足陽明經。
〖
功能作用〗降溫除濁。
〖
治法〗寒則瀉之或先瀉后補,熱則補之。
眼保健操不再擠壓睛明穴
取消擠按睛明穴理由:「睛明穴」距眼球太近,中小學生雙手的
衛生很難保證,手上的
細菌容易
污染眼睛。改為刮上
眼眶理由:上眼眶穴位較多,按壓可
調節眼部氣血。下眼眶的穴位不容易刮到,因此取消了刮下眼眶的動作。取消乾洗臉理由:考慮到學生手上的細菌有可能XX眼睛和嘴部,所以將「乾洗臉」改為「按
頭部督脈穴」。
氣血特徵
XX氣血為溫熱的天部水氣與地部經水(血)。
運行規律
氣血的運行分為三支,一是氣態物向上行於督脈及膀胱本經,二是地部經水下走足陽明經
功能作用
降溫除濁。
主治
(1)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夜盲,色盲,目翳,結膜炎,瞼緣炎,眼睛疲勞,眼部疾病、。
(2) 急性
腰痛
(3)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
文獻記錄
《甲乙經》:「手足太陽、足陽明之會。」
《銅人》:「治
攀睛,翳膜覆
瞳子」
《大成》:「主目
遠視不明,
惡風流淚......
小兒疳積,大人氣眼
冷淚。」
人體穴位配伍
配球后穴、光明穴治視目不明。
刺灸法
囑患者閉目,醫者押手(左手)輕輕固定眼球(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
刺手(
右手)持針,于眶緣和眼球之間緩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捻轉,以防止刺破血管引起
血腫:不宜灸。{右手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5~l寸。不捻轉,不提插(或只輕微地捻轉和提插)。出針后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治法
寒則瀉之或先瀉后補,熱則補之。
現代報道摘錄
功能性遺尿 針刺睛明穴,緩慢刺入0.5—1寸,
得氣后
留針20—30分鐘。
坐骨神經痛 取患側睛明、
聽宮,刺后活動患肢,每日1次,3日後改隔日1次,10次為1
療程。
淚囊炎 單刺睛明穴,緩慢刺入0.5—1寸,得氣后留針30分鐘。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此穴是治療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對於經常用眼的人士來講,更應該熟練準確的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簡單的按摩一兩分鐘,就可以明顯的緩解眼部疲勞,對於學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預防近視的穴道之一,此外,還有攢竹穴、四白穴、太陽穴、承泣穴、魚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來做,效果會更佳。
眼保健操不在擠壓「睛明穴」
取消擠按睛明穴理由:「睛明穴」距眼球太近,中小學生雙手的衛生很難保證,手上的細菌容易污染眼睛。改為刮上眼眶理由:上眼眶穴位較多,按壓可調節眼部氣血。下眼眶的穴位不容易刮到,因此取消了刮下眼眶的動作。取消乾洗臉理由:考慮到學生手上的細菌有可能XX眼睛和嘴部,所以將「乾洗臉」改為「按頭部督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