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學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又稱花菜、菜花、椰菜花,是一種蔬菜。花椰菜,西蘭花(青花菜)和結球甘藍同為甘藍的變種。
簡介菜花
花椰菜,又名花菜、椰花菜、甘藍花、洋花菜、球花甘藍,有白、綠兩種,綠色的叫西藍花、青花菜。
白花菜和
綠花菜的
營養、作用基本
相同,綠花菜比白花菜的
胡蘿蔔素含量要高些。
西蘭花
為十字花科
芸薹屬一年生植物,是由十字花科甘藍演化而來。菜花原產于地中海東部海岸,約在19世紀初 清光緒年間引進中國。
別名花菜、椰花菜、甘藍花、洋花菜、球花甘藍。有白、綠兩種,綠色的又叫西藍花、青花菜。在《時代》雜誌推薦的十大
健康食品中名列第四。
(參考:西蘭花 英語: broccoli['br?k?li]
日本語:ブロッコリー
花菜: 英語:cauliflower
日本語:カリフラワー)
花椰菜為十字花科植物,一鍾葉子寬大,基部鈍形,邊緣呈波狀,平滑無毛,開黃白色花的一或二年生的
草本植物。根上生葉,葉上長主莖及支莖,莖上長滿小棵粒組成花狀,花呈肉質塊狀,
整體很像一個大
花朵,色白美觀。花椰菜肉質細嫩,
味甘鮮美,食用后很容易
消化吸收。
生理特徵
花菜根系發達,再生能力強,適於育苗移栽。0℃以下易受凍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難。葉叢
生長與抽薹開花要求溫暖,適溫20-25℃。花
球形成要經過
低溫春化階段。花菜對
光照條件要求不嚴格,而對
水分要求比較嚴格,既不耐澇,又不耐旱。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但以有機質高,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最好。適宜的土壤
酸鹼度為5.5-6.6。耐鹽性強,在
食鹽量為0.3%-0.5%的土壤上仍能正常生長。
主根基部
粗大,根系發達,主要根群
分佈在30cm大耕作層內。高60-90厘米,被
粉霜。莖
直立,粗壯,有分枝。
基生葉及下部葉長園形至
橢圓形,長2-3.5厘米,灰綠色,頂端圓形,開展,不卷心,全緣或具細
牙齒,有時葉片下延,具數個小裂片,並成翅狀;葉柄長2-3厘米;莖中上部葉較小且無柄,長圓形至披針形,抱莖。莖頂端有1個由總花梗、花梗和未
發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質頭狀體;
總狀花序西蘭花
頂生及腋生;花淡黃色,后變成白色。長角果圓柱形,長3-4厘米,有1
中脈,喙下部粗上部細,長10-12毫米。
種子寬橢圓形,長近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營養
生長期莖稍短縮,莖上腋芽不萌發,階段發育完成後抽生花莖。葉披針形或長卵形,營
養生長期具葉柄,並具裂片,葉色淺藍綠,有蠟粉。一般20多片葉子構成葉叢。花球由肥嫩的主軸和50-60個一級肉質花梗組成;一個肉質花梗具有若幹個5級花枝組成為小花球體。花球球面呈左旋輻XX輪紡排列,輪數為5。正常花球呈半球形,表面呈
顆粒狀,質地
緻密。在栽培上有時出現「早花」、「青花」、「毛花」與「紫花」
現象。「早花」是植株營養生長不足,過早形成花球。花球表面花枝上綠色苞片或
萼片突出生長,表現為「青花」。花球的花枝頂端
部位,花器的花柱或花絲非碩序性伸長為「毛花」。「毛花多在花球臨近成熟期驟然降溫、升溫或重霧天易發生。「紫花」是花球臨近成熟時,突然低溫,醣苷轉化為
花青素,幼苗胚軸
紫色的品種易發生。花枝頂端繼續
分化形成正常花蕾,各級花梗伸長,抽薹開花。只有一部分花枝頂端能正常開花,多數乾癟或因其他原因而腐敗。復總狀花序,完全花。花萼綠或黃綠色;花冠黃或乳黃色。4強雄蕊,子房上位。異花授粉,
蟲媒花。長角果,先端喙狀,成熟后爆裂,每個角果含種子十余粒,千粒重3-3.5g。開花時,驟然霜凍,能引起單性結實,形成無種子
肥胖空角。
菜花性涼、味甘;可
補腎填精、健腦壯骨、補脾
和胃;主治久病
體虛、肢體痿軟、
耳鳴健忘、
脾胃虛弱、小兒發育遲緩等
病癥。
1.西蘭花可能最顯著的就是具有防癌
抗癌的功效,菜花含
維生素C較多,比大
白菜、
番茄、
芹菜都高,尤其是在防治
胃癌、
乳腺癌方面
效果尤佳。研究表明,患胃癌時
人體血清硒的
水平明顯下降,
胃液中的維C
濃度也顯著低於正常人,而菜花不但能給人補充一定量的硒和維C,同時也能供給豐富的
胡蘿蔔素,起到阻止
癌前病變細胞形成的作用,
抑制癌腫生長。據美國
營養學家研究,菜花內還有多種
吲哚衍生物,此化合物有降低人
體內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可預防乳腺癌的發生。此外,研究表明,菜花中提取的一種酶能預防
癌症,這種
物質叫蘿蔔子素,有
提高致癌物解毒酶活性的作用。
2.另外西蘭花還有增強機體
免疫功能,菜花的
維生素C含量極高,不但有利於人的
生長發育,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
肝臟解毒,增強人的
體質,增加抗病能力。
用法用量
1.西蘭花品質柔嫩,纖維少,水分多,風味比花椰菜更鮮美。西蘭花主要供西餐配菜或做色拉;
2.菜花雖然營養豐富,但常有殘留的
農藥,還容易
生菜蟲,所以在吃之前,可將菜花放在
鹽水裡
浸泡幾分鐘,菜蟲就跑出來了,還可有助於去除殘留農藥;
3.吃的時候要多嚼幾次,這樣才更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4.西蘭花煮后顏色會變的更加鮮艷,但要
注意的是,在燙西蘭花時,
時間不宜太長,否則失去脆感,拌出的菜也會大打折扣;
5.西蘭花焯水后,應放入涼
開水內過涼,撈出瀝凈水再用,燒煮和加鹽時間也不宜過長,才不致喪失和破壞
防癌抗癌的營養
成分。
品種
早熟品種
苗期28天左右,從定植到採收40-60天。冬性弱,幼苗莖粗8mm左右即可
接受低溫影響,完成春化過程。主要品種有澄海早花,福州60日,同安早花菜,
上海四季60天耶爾福等。花球重0.3-1kg。
中熟品種
苗期30天左右,從定植到採收80-90天。冬性稍強,幼苗莖粗10mm可接受低溫影響,完成春化過程。主要品種有福建80天、福農10號、同安短葉90天、洪都15號、荷蘭雪球、瑞士雪球等。花球重一般1kg以上。適應性強。
晚熟品種
定植到採收需100-120天以上。植株較高大,
耐寒性和冬性較強,幼苗莖粗15mm以上
才能接受低溫影響,完成春化過程。單個花球重1-2kg以上。主要品種有福建120天,同安城陽晚花菜,廣州
竹子種、廣州鶴洞遲花,台灣
喜樹晚生,江浙地區栽培的旺心種等。
歷史背景
花椰菜
圖片欣賞(18張) 原
產地中海沿岸,19世紀傳入中國。花椰菜傳入中國,迄今不過百年的歷史。
初期只在上海、天津等地栽植,專供西菜館的需要,被認為是一種很有營養價值的蔬菜。其後,由於栽培成功,逐漸推廣到各地,成為尋常的食用蔬菜。因為它比較難以種植,所以價格也比其他蔬菜稍貴。它在植物
花菜
學名叫做球葉甘藍。一般人稱為「花椰菜」,或「菜花」,廣東人叫「椰菜花」。
1954年,印度人埃迪爾氏(英國
醫學博士,曾經到日本去學過
針灸)回國時道經香港,經日本友人的介紹,到筆者
診所來討論中國醫學問題,筆者當盡地主之誼,竭誠招待。他一連盤桓了一個多月,第二次來港又逗留了二月有餘。他對中國的
藥物,極感
興趣。筆者招待他時,最感麻煩的一件事,就是埃氏不吃肉類,他的菜餚只限於若干素菜,因此每次請他吃飯,常到
齋菜館中。據他自己說,他信奉宗教,
飲食極簡單,只求有營養,向來不求美味。當他吃到以中國方式烹飪的素菜之後,方才
理解「美味」兩字。尤其是吃到了
奶油焗花椰菜,他說這是他一生從未吃到的「美味」。因此稱道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高人一等,認為這是中國文明所寄,遠非各國所能及。
營養成分
綜述
由於花椰菜的含水量高達90%以上,所含
熱量較低(每杯23~32千卡),因此對希望
減肥的人來說,它可以填飽肚子,而不會使你
發胖。與其他大多數甘藍品種比較,白色的花椰菜含有低量的
維生素A。每一杯(240毫升)熟菜花食品提供的維生素C相當於一個中等大小的
桔子所含的量。生的花椰菜與煮熟的相比較,至少能夠多提供20%以上的維生素C。花椰菜營養豐富,含有
蛋白質、
脂肪、磷、鐵、胡蘿蔔素、
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維生素A等,尤以維生素C豐富,每100克含88毫克,僅次於
辣椒,是蔬菜中含量最高的一種。其質地細嫩,味甘鮮美,容易消化,對保護
血液有益。
兒童食用有利健康成長。
1. 西蘭花可能最顯著的就是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菜花含維生素C較多,比大白菜、番茄、芹菜都高,尤其是在防治胃癌、乳腺癌方面效果尤佳。研究表明,患胃癌時人體血清硒的水平明顯下降,胃液中的維C濃度也顯著低於正常人,而菜花不但能給人補充一定量的硒和維C,同時也能供給豐富的胡蘿蔔素,起到阻止癌前病變細胞形成的作用,抑制癌腫生長。據美國營養學家研究,菜花內還有多種吲哚衍生物,此化合物有降低人體內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可預防乳腺癌的發生。此外,研究表明,菜花中提取的一種酶能預防癌症,這種物質叫蘿蔔子素,有提高致癌物解毒酶活性的作用。
2. 另外西蘭花還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菜花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不但有利於人的生長發育,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肝臟解毒,增強人的體質,增加抗病能力。
菜花的含水量高達90%以上,而熱量較低,每杯(240毫升)僅23~32千卡,因此,對對於希望減肥的人來說,它既可以填飽肚子,而又不會使人發胖。
但西蘭花小孩不能多吃,因為它裡面含有一種有害
化學物質叫異
硫氰酸烯丙酯(
芥末油的主要成分)。
每100g所含營養素
熱量(24.00千卡) 蛋白質(2.10克) 脂肪(0.20克)
碳水化合物(4.60克)
膳食纖維(1.20克) 維生素A(5.00微克) 胡蘿蔔素(30.00微克)
硫胺素(0.03毫克)
核黃素(0.08毫克)
尼克酸(0.60毫克) 維生素C(61.00毫克) 維生素E(0.43毫克) 鈣(23.00毫克) 磷(47.00毫克) 鉀(200.00毫克) 鈉(31.60毫克) 鎂(18.00毫克) 鐵(1.10毫克) 鋅(0.38毫克) 硒(0.73微克) 銅(0.05毫克) 錳(0.17毫克)
花椰菜的做法
原料:西蘭花,我們這個賣4塊5一斤,我買了四塊錢的,胡蘿蔔我買了一根五毛錢的。
做法:步驟1、西蘭花把根稍微切掉點,然後用手掰成小朵就行了,然後洗一下。
步驟2、胡蘿蔔洗一下,可以去皮也可以不去,切片。
步驟3、鍋中燒水,水開加點鹽,倒入西蘭花過一下水,2分鐘就可以了,時間不要太長。
步驟4、水再次開的時候倒入胡蘿蔔,過水一分鐘撈起。
步驟5、先用
澱粉勾加水點芡。
步驟6、鍋中底油,油熱倒入西蘭花和胡蘿蔔,
大火翻炒2分鐘。
步驟7、然後加鹽,
雞精,倒入
芡粉翻炒就可以起鍋了。
步驟8、很簡單的一道菜,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吃西蘭花。喜歡的可以做一下。
蒜蓉花椰菜
原料:西蘭花400克、
大蒜4-5瓣、鹽1/4茶匙、
橄欖油1湯匙(或任何
植物油)。
做法:步驟1、西蘭花洗凈掰小朵,大蒜剁碎備用。
步驟2、將西蘭花在沸水中焯一分鐘至水再次煮開,撈出浸入涼水中以防變黃。
步驟3、炒鍋中倒入橄欖油,油熱至7成,下蒜末翻炒出
香味,倒入焯好的西蘭花翻炒3分鐘加鹽出鍋即可。
小貼士:1、西蘭花和菜花容易長肉蟲,洗前在鹽水中浸泡一會,蟲蟲就會自己跑出來。
2、焯好的西蘭花一定要浸泡在涼水中,否則會變黃綠色。
原料:蝦仁15個左右,西蘭花一棵。
做法:步驟1、西蘭花洗凈,根去掉,掰成小朵。鍋中水燒開放點鹽,放入西蘭花,滾上一會會,十幾二十秒,水不要太多,蓋過西蘭花就行。
步驟2、鍋中油熟,將蝦仁放入迅速過油至熟。我這個蝦仁超市買的,已經去過蝦線了。
步驟3、然後倒入焯水后的西蘭花炒一下,加點鹽,稍微加點水。
步驟4、炒個1分鐘這樣就可以出鍋了。
原料:胡蘿蔔一根、西蘭花一顆。
配料:干辣椒段、
花椒、鹽、雞精、
香油、蒜末、白醋
做法:步驟1、西蘭花掰小朵洗凈,胡蘿蔔縱剖兩半,再切成厚約1-2毫米的半月形薄片。
步驟2、鍋中燒開水后,加入少許鹽、
色拉油,先焯
胡蘿蔔片,再焯西蘭花。
步驟3、焯好后撈到準備好的冷開水中過涼。在晾涼的西蘭花、胡蘿蔔里加入鹽、雞精拌勻。
步驟4、鍋中倒入香油,並下花椒、干辣椒段,中火炸出香味后撈去花椒粒、辣椒段,趁熱把油淋在西蘭花上拌勻,最後拌入少許白醋(醋別多,多了會讓西蘭花
變色)。
步驟5、先把拌好的西蘭花綠花朝下整齊碼放在一個圓形小碗里,碼好后拿一個盤子蓋在碗上,再翻個180度把碗底朝上倒扣在盤子上,取下小碗。再把胡蘿蔔片擺在西蘭花四周,圍成花邊。
說著挺多,其實做起來簡單,關鍵點一個是焯西蘭花時水中加鹽,可以讓西蘭花保持脆綠,加色拉油可以讓西蘭花看起來更油亮。另一個就是擺盤時稍花些時間擺得好看些就行。
原料:西蘭花一大朵,
黑木耳若干(也可以選用東北特產的那種雲耳,口感比較軟滑,不過我家都喜歡脆脆有嚼勁的黑木耳),胡蘿蔔幾片(胡蘿蔔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食材,有營養味道好,還可以為美食增加色彩)。
做法:步驟1、木耳冷
水泡發(冷水泡比熱水泡更能保持營養不流失),把XX根部剪掉,用手撕成小片。
步驟2、西蘭花切開小朵,洗凈瀝水分。
步驟3、切幾片胡蘿蔔。
步驟4、燒開一鍋水,倒幾滴
花生油、一點鹽,把西蘭花放進去焯熟,然後撈起放入冰開水或涼開水中泡涼,再瀝干水分(加油焯菜,以及將菜放入涼開水中泡,都是保持蔬菜青綠的竅門。不過我懶,省略了泡涼開水這一步,直接拌了,這樣的結果是西蘭花在自己的「熱力」之下,沒多久就變黃了-_-|||)。
步驟5、接著把木耳也焯熟,木耳差不多好的時候把胡蘿蔔片扔進去焯一會兒就全部撈起來吧,胡蘿蔔綿了就不好吃了。
步驟6、往西蘭花上加入
生抽、
香醋、麻(香)油、辣椒(紅)油,拌勻后先去擺一下盤。
步驟7、按著用同樣的方法拌焯好的木耳,放到西蘭花的中間,那就很漂亮了。最後把拌菜的汁全部澆到菜里,如果你喜歡,也可以撒上一點熟
芝麻:)。
小貼士:菜品特色:清新爽脆、酸辣
開胃,營養價值高
拌菜時不加鹽,盡量少吃鹽嘛,點睛處是加了香油,整道菜特別香哦! 還可以直接吃炒花菜。
花椰菜彩蔬丁
原料:花椰菜一個、玉米粒小半碗、胡蘿蔔一小段、馬蹄3、4個。
做法:步驟1、花椰菜掰開一朵朵洗凈,花椰菜的莖不要浪費,把它切成丁,胡蘿蔔和馬蹄分別切丁。
步驟2、煮一鍋開水,放一點鹽和幾滴油,下花椰菜焯熟,撈起后擺盤備用。
步驟3、趁著熱水,各種丁放進去焯一下,馬上熄火,撈起瀝干備用。
步驟4、用小半碗清水,加入生抽、
蚝油、一點鹽,一點雞精或
蘑菇精,攪勻。
步驟5、熱鍋下少許油,將剛才焯過的蔬菜丁放入,翻炒兩下,再倒入
調味汁。
步驟6、調味汁燒開后,將全部材料翻炒均勻即可熄火。
步驟7、先將蔬菜丁鏟到剛才擺好花椰菜的盤子上,再將鍋里餘下的湯汁均勻地淋到整盤菜即可。
菜品特色:清新清爽,色彩靚麗,美味健康。
花椰菜不僅是營養豐富的蔬菜,更是一種
保健蔬菜。在美國《時代》雜誌推薦的十大
健康食品中名列第四;美
國公眾利益
科學中心把花椰菜列為十種超優
食物之一。古代西方人還將花椰菜推崇為「天賜的良藥」和「窮人的
醫生」呢!
1.寶寶常吃花椰菜,可促進生長、維持牙齒及
骨骼正常、
保護視力、提高
記憶力。
2.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預防
感冒和
壞血病的發生。
3.花椰菜中的
維生素K能維護
血管的
韌性,不易XX。
4.花椰菜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不但有利於人的生長發育,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肝臟解毒,增強人的體質,增加抗病能力,提高人體機體免疫功能。
紫色品種花椰菜
5.
類黃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還是最好的血管
清潔劑。
6.
抗氧化劑異硫
氰化物可以避免眼睛受到陽光中
紫外線的
傷害。
7.在
暑熱之際,
口乾渴、
小便呈金黃色,
大便硬實或不暢通時,用花椰菜30克
煎湯,頻頻飲服,有
清熱解渴,
利尿通便之功效。
8.美國和其他國家的
科學家研究發現,花椰菜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癌作用。花椰菜中含有「索弗拉芬」能刺激細胞製造對機體有益的保護酶—Ⅱ型酶。這種具有非常強的抗癌活性酶,可使細胞形成對抗外來致癌物侵蝕的膜,對防止多種癌症起到
積極的作用。現今,花椰菜已被各國營養學家列入人們的抗癌
食譜。花椰菜含有抗氧化防癌症的
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以減少乳腺癌、
直腸癌及胃癌等癌症的
發病幾度。據美國癌症協會的報道,在眾多的蔬菜
水果中,花椰菜、大白菜的抗癌效果最好。
9.研究表明,患胃癌時人體血清硒的水平明顯下降,胃液中的維生素C的濃度也顯著低於正常人,而花椰菜不但能給人補充一定量的硒和維生素C,同時也能供給豐富的胡蘿蔔素,起到阻止癌前病變細胞形成的作用,抑制癌腫生長;
10.有些人的
皮膚一旦受到小小的
碰撞和傷害就會變得青一塊紫一塊的,這是因為體內缺乏維生素K的緣故。補充的最佳途徑就是多吃花椰菜。
11.美國科學家最近指出,花椰菜除了能
預防癌症外,其所含有的一種活性化合物硫
萊菔子素能幫助
免疫系統清理肺部積聚的有害
細菌。
栽培要點
選擇適宜品種
通過生產實踐,山東地區適宜種植天津蔬菜所選育的豐華50、豐華60早熟耐熱品種,能在國慶節前上市,畝產在2000千克左右,抗蕪菁花葉
病毒,中抗黑腐病,是秋早熟菜花的首選品種。其次是中早熟品種雲峰、雲山、津雪88,定植后70—75天收穫,國慶節前後上市,較日本雪山早熟7—10天,花球潔白緊實,花莖味甜可生食,品質優良,平均單球重1.0—1.5千克,畝產在3500千克左右,適當分期播種,
後期稍加保護,可延長供應至新年。
培育花椰菜壯苗
必須選用適宜的品種:春菜花選早熟品種,可在3-4月份育苗,5月份定植;夏菜花可在6-7月份育苗,苗齡25天定植(必須有遮陽防雨措施);秋菜花多用
生育期長的中晚熟品種,可在7月份育苗,8月初定植;冬季假植的菜花,播種期較秋菜花的播種期晚半個月左右。
一、壯苗
標準。一般壯秧的苗齡,春苗為50天左右,夏播苗為25天左右。壯苗的株高15厘米左右,具有5-6片真葉,葉色濃綠稍有蠟粉,葉片大而肥厚,節間短,葉柄也短,根系發達,鬚根多,全株無
病蟲害和無機械
損傷。
二、配製床土。選離水源近,地勢高燥、
通風,土質通透性好,前作未種過結球甘藍等甘藍類蔬菜的肥沃沙質壤土做苗床,深翻后曝曬。用肥沃的園田土6份,過篩的腐熟馬糞3份,腐熟的大糞干或豬糞1份,均勻
混合后平鋪在苗床里(5厘米厚)。
三、床土
消毒,可用配製的葯土。葯土的配製方法是:每平方米床土,加入
五氯硝基苯和
代森鋅各5克,再加入15千克細土,混合均勻即成為
五代合荊葯土。播種前,先普撒2/3葯土,播完后再普撒1/3葯土即可。
四、選擇品種。春季栽培的品種主要選擇瑞士雪球、法國菜花、荷蘭春早、耶耳福等;夏季栽培的品種主要選擇白峰、夏雪40、夏雪50等;秋季和冬季假植的品種主要選擇荷蘭雪球、日本雪山等。菜花生產一般都進行育苗移栽,667平方米播種量在20-25克。夏、秋季菜花的播種期,正是高溫多雨季節,必須加大播種量,一般達50克左右,並要採取遮陽降溫和防雨措施。同時,夏季多採取直播育苗,苗齡一般在20-25天左右。
五、浸種催芽。將花椰菜種子放在30-40℃的水中進行
攪拌浸種15分鐘,同時除癟籽,然後在室溫的水中浸泡5小時左右,再用清水淘洗乾淨,放置在25℃條件下
保濕催芽。爾後,每6小時用25℃溫水淘洗1次,並將種子上下翻動,使其溫
濕度均勻,一般經2-3天即可
出芽。
六、精細播種。當床土溫度
穩定在13℃以上、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播種。播種方法和程序是:先澆
足底水,然後每平方米床土上撒10千克藥土,接著進行播種,一般每平方米播種量為10克左右。播后,每平方米再覆5千克藥土,然後再覆蓋0.5厘米厚的細土,最後覆蓋地膜保濕。
七、苗期管理。出苗前,保持20℃氣溫;出苗后,則揭開地膜,降溫至15-18℃。在子葉
展開后間苗,苗距2-3厘米,也可進行
第一次分苗。當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即可進行分苗,或稱第二次分苗。一般往營養缽、
紙袋或營養土塊里分苗。分苗前,床土要用溫水澆透;分苗后,要及時覆蓋塑料小拱棚,保持20℃左右的氣溫.並保持土壤
濕潤。緩苗后,揭開塑料小拱棚降溫降濕,氣溫保持在15-18℃。為增強幼苗定植后對低溫和乾燥的
抵抗力,促進緩苗,在定植前15天應進行低溫煉苗。通過逐漸加大通風量,使苗床溫度和濕度之間下降,開始一般
掌握在5℃左右(以使幼苗不受凍為宜)。先把冷床上邊的薄膜揭開,夜間覆蓋物不蓋嚴,並逐漸撤去薄膜和覆蓋物,使苗床溫度逐漸接近外界氣溫,定植前3天完全撤去薄膜和覆蓋物。幼苗長到7-8葉時即
可定植,移栽前澆透起苗水。苗齡一般60天左右。
夏、秋季播種育苗時,由於
天氣炎熱,須在育苗畦上搭設高約1米的小拱棚,上蓋遮陽物遮陽。播種2-3天後出苗,出苗前于傍晚將畦面的遮陽物揭去,次日早晨澆水至土粒充分濕潤,往後繼續酌情澆水,始終保持床土濕潤。長出第一片真葉后,每天澆水2次,陰雨天少澆水或不澆水。長出1-3片真葉時間苗、除草,每個營養缽內只留1株苗。生長期間酌情追肥,每次間苗除草后,結合澆水追施0.2%-0.3%的
尿素水
溶液,或10%的稀
人糞尿。地栽苗在苗齡20無左右,3-4片真葉時,選陰天或晴天傍晚,按大小苗進行分級假植,株行距8-10厘米見方、邊移苗,邊澆定根水,邊遮陽,緩苗后澆1次薄肥水,約經15~20天,6-7片真葉時定植。在苗期的田間管理中,不可傷根,以防病毒;下雨時要及時
排水防澇,熱雨過後必須澇澆園,降低土溫,以利於培育壯苗。
八、注意事項
1.在育苗期,要注意溫濕度
調節。在乾旱低溫條件下,易形成小老苗,小老苗的子葉小,而且多呈
畸形。如果高溫寡照,則易形成徒長苗,秧苗細弱,胚軸長,子葉細長,這樣的秧苗容易患病。
2.春季培育的秧苗,在定植前還應適當煉苗,以適應定植
環境。
3.在苗期要注意營養供給,加強田間管理。若苗期缺少
氮肥,或移苗時傷根,均會影響
產量,而且花球小,
質量不佳。
適期播種
在山東早熟豐華50、豐華60,可在6月20日前後育苗,中早熟的雲峰、雲山、津雪88可在6月底至7月上旬育苗。育苗畦要選擇地勢較高,能灌能排,防雨澇的地塊,畦內施用少量腐熟圈肥,採用6×8厘米營養方塊點播育苗並採用舊薄膜或遮陽網插小拱棚,防雨拍,畦兩側棚膜距
地面20厘米以上,形成畦內有過堂風,防幼苗因溫度高引起徒長。待幼苗長到真葉1葉1心時,逐漸去掉覆蓋物,待幼苗長到4-6片葉時(20—23天)及時定植。
合理密植
播種出苗后及時間苗,並在幼苗2-3葉期限於根際覆蓋肥沃細土1-2次,防止幼苗倒伏。為了培育壯苗,3-4葉期可進行一次分苗,5-6葉期定植。早熟品種株行距40-50cm,每畝栽2500-3000株;中熟品種50-55cm,畝栽 2000-2300株;晚熟品種為55-60cm,畝栽1600-1800株。定植前,結合整地作畦、施足基肥。早熟品種生長期短,吸收土壤營養量相對較少,但生長迅速,基肥應以速效肥為主。中、晚熟品種,基肥以
廄肥為主,
配合施用磷、鉀肥。花椰菜對硼鉬等元素敏感,缺硼常引起莖軸空洞,嚴重時花球變植銹褐色,
味苦。缺鉬葉呈鞭狀捲曲,生長遲緩。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畝施
硼砂5
普通花椰菜
0-100g或
鉬酸銨50g,可用水溶解后與其他基肥拌勻施用。生長期間應適當追肥,早熟品種應及早追肥;中熟品種在定植緩苗后追肥一次,促葉叢生長,花球初現應重施追肥,促進花球與葉叢同步增長。晚熟品種生長期長,追肥次數可稍增加,花球初現時,內層葉色較淡,可作為施用花球肥的標誌。生育期內還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及時灌溉排水,中耕除草。花球成熟前,須用老葉折覆球面,保護花球,增進花球潔白度。有霜凍地區,將內層葉束住,可防花球受凍。待花球充分長大,邊緣近鬆散狀時,及時收穫。花椰菜較耐
貯藏,一般可放置3-5天;用塑料袋包裝,並置於0-4℃,
空氣相對濕度80-90%的條件下,可
保鮮1個月。花椰菜適合
脫水保存。
肥水管理
花菜既不耐澇,又不耐旱,要求土壤濕度70-80%,空氣相對濕度80-90%最宜。苗期和花球形成期都要求充足的氮肥。氮肥不足則植株生長
衰弱,容易發生早花、小花。此外,還要有一定量的磷鉀肥和必要的鈣硼等微量元素。
1.基肥
施足基肥是花椰菜高產的重要環節。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左右,
過磷酸鈣30公斤。早熟品種生長期短,對土壤營養的吸收比中晚熟品種少,但生長迅速,對營養要求迫切,所以早熟品種的基肥應以速效氮肥為主。對土壤硼含量缺乏的地區,基肥中畝施1公斤
硼肥。
2.追肥
花菜追肥應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促進花球膨大。一般整個生長過程需追肥4次。第一次在定植后7天左右,畝施尿素7.5公斤、
磷肥15-18公斤,兌水澆施;第二次在定植后15天,畝施尿素15公斤、磷肥20公斤、
氯化鉀或
硫酸鉀5公斤;第三次在現蕾前重施,畝施三元複合肥40公斤;第四次在現蕾后,畝施尿素10公斤,兌水澆施或用0.5%尿素加0.2%硼砂液作葉面噴施。保護地花菜的養分吸收
強度與露地相比,在初花期至採收期明顯較高,應特別注意生長後期追肥,以免脫肥而降低產量。
西蘭花栽培技術
西蘭花是目前我國出口蔬菜的主要品種,為了
利用山區獨特的氣候條件,
調整蔬菜產業結構,
發展出口創匯蔬菜生產,2002年龍泉市在海拔750—1200米的龍南、屏南等鄉鎮
高山地帶,以訂單形式反季節種植西蘭花,
面積達2250畝,主要栽培品種有綠風、富土綠、
綠帶子、山水等,每畝產量達750—1000千克,產值2000—3000元,凈產值1800—2800元。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1培育壯苗
1.1播種期選擇
高山反季節栽培西蘭花的採收上市期要求在8月下旬至11月,故播種期應選擇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海拔高、早熟品種其播、種期應適當提前;海拔低、中熟品種,播種期則相應推遲。根據訂單企業要求,可分期分批播種,以達到均衡應市。
1.2播種育苗
採用大棚防雨育苗。種子經溫水浸種消毒,拌葯撒播(可用菜豐寧,
百菌清等),每15克種子需苗床10平方米;播前澆足底水,播后蓋l厘米厚細土,平鋪薄膜保濕,支架遮陰網降溫。播后2—3天,有70%種子出苗時于傍晚揭掉薄膜,晴天10—16時覆蓋遮陰網降溫。2葉齡(出苗后8—10天)時移入10×10厘米營養缽,6葉齡(約苗后30天)定植大田。
2土地整理
2.1土地選擇
海拔750—1200米的高山地帶均可種植反季節西蘭花。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灌方便,海拔低的地塊選偏坐西朝東背風地塊為好,具有上午太陽下午陰的小氣候條件。高山多梯田,隔一定距離做一水塘,可利用自然落差用皮管澆灌,減少勞動強度。 2.2整地做畦、施足基肥
土地翻耕后做成畦寬1.3米(帶溝),畦中間開溝施入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農家肥1000千克以上,可以結合清理田埂田邊
雜草,將其一併壓入做基肥,配施過磷酸鈣25千克、氯化鉀10千克、尿素l0千克、
硼酸2千克或複合肥30千克、硼酸2千克,再在畦面撒施
生石灰50千克與表土拌勻,
平整畦面。
3大田定植與管理
3.1栽培
密度
每畝栽2500—3000株,早熟品種密些、中熟品種疏些,對角線定植,栽后澆足定根水。
3.2中耕除草與割草覆蓋
栽后7天至封行前至少進行2次中耕除草,並割草進行覆蓋,以利降低表層土溫、保持水分、減少雜草生長。
3.3肥水管理
高山反季節西蘭花
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重施蕾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一般在定植后7天追施—次稀薄人糞尿或667平方米施3—5千克硫酸鉀複合肥;之後結合中耕除草,看苗情追施;現蕾(花球有
拇指大時)時隨澆水施尿素10—15千克、氯化鉀5—l0千克。結合
病蟲害防治,每隔7—10天噴施愛多收或天達2116抗病增產劑或
芸苔內脂素或
磷酸二氫鉀等,以提高產量和增強抗性。
3.4病蟲害防治
3.4.1蟲害 主要蟲害有
蚜蟲、
小菜蛾、菜青蟲、夜蛾等。蚜蟲可用10%一遍凈2000倍液或1%殺蟲素3000倍液等
噴霧防治;小菜蛾、菜青蟲、夜蛾可用5%抑太保2000倍液或5%
銳勁特3000倍液或5%蛾萬清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3.4.2
病害 主要病害有黑腐病、
軟腐病、
霜霉病等。黑腐病、軟腐病,除拌葯種子消毒外,在病害發生期可選72%
農用鏈黴素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100—200ppm或77%
可殺得500倍液等防治;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64%
殺毒礬500倍液或72.2%
普力克600—800倍液等噴霧防治。
3.5及時採收
高山反季節種植西蘭花應在花球長足,邊緣尚未
開裂時採收,一般每隔1—2天採收一次,晴天在上午10時前或午後4時后採收,陰天全
天可采,並及時分級包裝,
冷藏保運
病蟲害及防治
病害主要有黑腐病、
黑斑病。蟲害有蚜蟲、
白粉虱、小菜蛾、
菜粉蝶、
甜菜夜蛾等。
花椰菜的黑腐病
發病特徵:
幼苗期受害,子葉出現水浸狀,逐
漸變褐、枯萎並蔓延至真葉,葉脈呈長短不齊的小條斑;成熟期發病重,主要危害花椰菜葉片,多從葉緣
向內擴散,形成「V」形黃褐色病斑,後葉脈變黑,葉緣出現黑色腐爛,邊緣產生黃色暈圈,並向莖部和根部擴散,使莖部、根部維管束變黑,小花球呈灰黑色干腐狀,嚴重時菜株枯死。
病徵為薄層菌粘感。
發病規律:
花椰菜的黑腐病為細菌XX害,
病菌主要在種子、病
殘體和野生寄主上越冬。主要通過種子調運進行遠距離
傳播;田間近距離則經由病殘體、病土、農具、小
昆蟲、寄主雜草和病株等,從傷
花椰菜種苗人工授粉
口或水孔侵入,先在薄
壁細胞內繁殖後XX維管束引起葉片發病。最適溫為23-30度,故高溫多雨的天氣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1.注意選用抗病品種。
2.播前種子消毒。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
3.苗床用50%的
代森錳鋅800倍液消毒。
4.及時噴葯預防控病。日邦克菌25%
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花椰菜黑脛病
發病特徵:
黑脛病又叫
根朽病,主要為害幼苗子葉及幼莖,形成灰白色圓形或橢圓形斑,有很多散生黑色小粒點,嚴重時造成死苗。輕病苗定植后,主、
側根生紫黑色形斑,或引起主、側根腐朽,致地上部枯萎或死亡。該病有時
侵染老葉形成帶有黑色粒點的病斑。
發病規律:
黑脛病是一種細菌病害,病菌可以在土壤中的植株殘體上或貯藏期間的病上越冬,但它在土壤中不能存留時間太長。幼苗帶菌是主要的侵染來源。此外,田間病株在潮濕的土壤中可通過昆蟲(蛆、
金針蟲等),
流水從
傷口再侵染健株。在適宜的條件下28-30度,細菌就開始活動、繁殖,並沿維管束擴展,逐漸侵入幼芽、莖部。溫濕度是病害流行的主要
因素。溫暖潮濕病害蔓延迅速。在潮濕的土壤和溫度比較低時(一般不低於18-19℃),對歐氏
桿菌的傳播侵染有利。細菌在乾燥高溫土壤條件下比冷涼和潮濕條件下的土壤里的傳播距離短。在冷涼潮濕的土壤中,出苗后,緊接高溫,有利於黑脛病的發生;黑脛病不能直接侵入寄主
組織,主要是通過
塊莖的
皮孔、生長裂縫和機械傷口侵入;因此,一些
地下害蟲如金針蟲、
蠐螬造成的傷口以及
鐮刀菌侵染,有利於此病的發生和加重。此外,中耕、收穫、運輸過程中
使用的農機具以及雨水、灌溉等,都可能起傳病的作用。
防治方法:
1.首先,要嚴格執行檢疫制度。
2.拔除病株。
2.實行
輪作。
4.選用抗病品種。
蚜蟲
一般以成蟲和若蟲聚集在葉背面及心葉等部位刺吸汁液,使花椰菜葉片發黃甚至
脫落,同時可傳播
病毒病,使植株黃化,
生長緩慢,甚至死亡。
白粉虱
喜群集於嫩葉
上取食為害,被害葉片變黃,萎蔫,甚至全株枯死。白粉虱還可
分泌蜜露,引起
煤污病,
小菜蛾
影響植物的
呼吸及光合作用。此外還可傳播病毒病。
初孵幼蟲可鑽入葉片組織內取食葉肉,2齡后啃食葉片留下一層
表皮,3.4齡則食葉片成孔洞、缺刻,嚴重時僅留葉脈,對花椰菜為害極大。
菜粉蝶
初齡幼蟲取食葉肉,形成透明小孔,2齡後分散為害,取食葉肉,嚴重時僅留葉柄及主脈。
甜菜夜蛾
高溫乾旱年份為害重。幼蟲孵出后即在卵塊附近的葉背群集為害。2齡后開始分散,3齡後XX
暴食期,其食葉量占整個幼蟲期食葉量的90%以上。
採種
中國南方可秋播露地越冬,春季採種。早熟品種採種田播期可比生產田推遲幾天,晚熟品種則需提前7-10天。花球成熟后
選優去劣,並注意成熟期一致性的選擇。挖去花球中央或刪去邊緣花球體,促使球體鬆散以利抽薹開花。抽薹后追肥1-2次,盛花期噴0.2%硼酸溶液,能提高種子飽滿度。種子產量不穩定,易
受氣候和病害影響。花期較長,種子成熟期不一致,需分批採收。華北地區一般秋播,冬季保護越冬,春季採種。內蒙古、青海等夏季冷涼地區則可以早春保護設施育苗,越夏採種。
貯藏要點
一、採收與采后
處理用於貯藏的花椰菜應在花
球莖部的花枝鬆散前收穫,以
色澤淡白、組織緊密、大小適中的晚熟品種耐貯性最好。收穫時間應選擇在天氣晴朗、土壤乾燥的早晨採收。收穫時一般保留2~3輪外葉,以對內部花球起一定保護作用。
花椰菜黑斑病為貯藏中的主要病害,最初使花芽
脫色,隨後變褐,為控制病害發生,可在採收前2~7天用
撲海因2000~1250倍液噴花,也可在入貯前用1
花菜
00毫克/公斤的
次氯酸鈣處理,有利減少貯藏中的霉爛。青花菜採收前2天不要澆水,採收前用10~20毫克/公斤BA噴灑花球,也可在采後用保鮮劑(20毫克/公斤BA+0.2%
苯甲酸鈉)處理,但要將浮水晾乾后才能入庫貯藏。
二、預冷花椰菜和青花菜采后經
挑選、修整及保鮮處理后應立即放入預冷庫預冷。特別是青花菜,防止變色、變老和延長保鮮期最關鍵的措施是採收后儘快處於低溫條件下,在20~25℃室溫放置1~2天,花蕾花莖就會失綠轉黃,故最好能在3~6小時內降至1~2℃。通過-17℃低溫快速預冷的方法可在5小時內使菜溫降至所要求的低溫。
三、包裝花椰菜和青花菜在包裝時,將莖部朝下碼在筐中,最上層
產品低於筐沿。為減少蒸騰
凝聚的水滴落在花球上引起霉爛,也可將花球朝下放。嚴禁使用竹筐或柳條筐裝運,有條件的可直接用
聚苯乙烯泡沫箱裝載,裝箱后立即加蓋入庫。為延長保鮮期,可使用0.015~0.03毫米厚的
聚乙烯薄膜單花球包裝,必要時在袋上打2個小孔,能起到良好的自發氣調作用。用聚乙烯袋密封,加
硅橡膠窗即硅窗法包裝,貯藏效果更佳。
四、貯藏運輸貯藏溫度要求為0~1℃,濕度為90%~95%,因此最好用機械冷藏庫貯藏。為了保濕,在庫內對未有內包裝的產品,堆垛四周罩上塑料膜,薄膜邊沿留有自然開縫,不
全封閉。運輸要求用冷藏車,溫度不宜高於4.5℃,否則小花蕾會很快黃化,對於沒有冷藏設備條件貯運的,可於採收后及時在包裝箱內加冰塊降溫,加冰量占箱總體積的1/3~2/5,並儘快運至目的地。花椰菜和青花菜在貯藏期間有一定的乙烯釋出,貯藏管理中應注意適時通風換氣,或在頂層留出空間放置乙烯吸收劑。
花椰菜需肥特性
花椰菜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對氮肥的需要量較大,而對磷和鉀的吸收則集中於花球生長階段。花椰菜的需肥特
花菜
性大致與甘藍相似。一般來說,營養生長期對氮需要量較大,而且以硝態氮肥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鉀,只有在花球形成期需要較多的磷。每生產1噸花椰菜其養分吸收量為:N13.4千克、P3.93千克、K9.59千克的
比例為1:0.3:0.7。研究表明,合理施用氮肥,在花球出現之前,形成較大的同化面積和較強的同化功能,是提高花球產量和
改善產品質量的關鍵。 花椰菜對微量元素硼的需要量較多,當土壤缺硼時,易引起花球變褐或開裂,導致外觀品質大大下降。此外,花球形成對鉬也有特殊要求,鞭尾病是花椰菜缺鉬的典型
癥狀。生產上要防止因缺乏微量元素而引起的光合能力下降和
代謝失調。
蒜香花椰菜湯
花椰菜是很普通的一種蔬菜,本身無多大味道,所以烹飪時常加葷菜或大蒜等調味品提味。但從養生角度看,它卻是難得的食療佳品,有強腎壯骨、補腦填髓、
健脾養胃、清肺潤喉作用。
它所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