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是蛋白質的一種,來源是從植物里提取的,營養與動物蛋白相仿,但是更易於消化。含植物蛋白最豐富的是大豆。
簡介
植物蛋白是主要來源於米面類、豆類,但是米面類和豆類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不同。米面類來源的蛋白質中缺少賴氨酸(一種必需氨基酸),因此其氨基酸評分較低,僅為0.3~0.5,這類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會差些。
植物性食品的蛋白質。如穀類、豆類、堅果類等常食用的食物蛋白及葉蛋白、單細胞蛋白等。從營養學上說,植物蛋白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完全蛋白質,如大豆蛋白質;二是不完全蛋白質,絕大多植物蛋白
數的植物蛋白質屬於此類。植物蛋白為素食者飲食中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可用以製成形、味、口感等與相應動物食品相似的仿肉製品。素食者專食不完全蛋白質,會發生營養缺乏症,必須兼食大豆蛋白質。
大豆蛋白肉是以優質大豆為原料,通過加熱、擠壓、噴噪等工藝過程把大豆蛋白粉製成大小、形狀不同的瘦肉片狀植物蛋白,其之所以被稱為「蛋白肉」,是由於其蛋白質的含量遠遠高於一般動物肉類,而且食感、結構、色澤、韌性均與動物肉近似。據測定其蛋白質的含量為豬、牛瘦肉蛋白質的2—3倍,經衛生部門的鑒定,無毒無害,是一種綠色、安全、保健食品。由於其脂低,是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涼拌、燒、炒皆宜,味道鮮美可口,長期食用可增強體質,有益於身體健康。分類
從營養學上說,植物蛋白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完全蛋白質,如大豆蛋白質;二是不完全蛋白質,絕大多數的植物蛋白質屬於此類。植物蛋白為素食者飲食中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可用以製成形、味、口感等與相應動物食品相似的仿肉製品。素食者專食不完全蛋白質,會發生營養缺乏症,必須兼食大豆蛋白質。植物蛋白來源
豆類、小麥(麵粉)和大米中一般都含有較多的植物蛋白(大豆種子所含蛋白比例高達40%)。[1]但是米面類和豆類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不同。米面類來源的蛋白質中缺少賴氨酸(一種必需氨基酸),因此其氨基酸評分較低,僅為0.3~0.5,這類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會差些。
植物蛋白-食用
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的攝取量應當基本持平,各為一半。通常,植物蛋白相對於動物蛋白來說含量較多,取材來源廣泛,日常攝入量大。而且在加工生產的過程中,成本和工藝相對容易和廉價。
但是,植物蛋白畢竟是植物中的蛋白,其蛋白的種類和相對數量與人體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如:植物蛋白中缺乏免疫球蛋白,穀類中則相對缺乏賴氨酸等等。而且,植物蛋白的吸收要比動物蛋白的吸收相對來說要困難一些,植物蛋白質因外周有纖維薄膜的包裹,而難以被消化。
動物蛋白相對與人類的營養結構比較合,由於來自動物體本身,其蛋白質的種類和結構更加接近人體的蛋白結構和數量。比如:人體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組成,其中,12種氨基酸是人體可以通過自身生化反應合成的,稱為「非必需氨基酸」。還有8種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提供,稱為「必需氨基酸」。動物蛋白中,一般都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特別是蛋製品和乳製品,故其營養價值比植物蛋白略高。
所以,相對於植物蛋白,動物蛋白對各種年齡層次的人都是有益的,對青少年更是生長發育、增強體質不可缺少的物質。對於中年人來說,蛋白質能使腦力勞動者增強記憶,使體力勞動者增強耐力。對於老年人來說,補充優質蛋白質可推遲衰老,防治多種老年病的發生。但是,由於肉類中的蛋白往往混有一定的脂肪,因此,以大量的肉類做為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並不是很科學。植物蛋白注意事項
蛋白質食物是人體氨基酸的重要來源。有些氨基酸人體內不能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中供給的稱「必須氨基酸」,而人體有自行合成的稱「非必需氨基酸」。腎功能不全時,蛋白質的供給既要適當減少,又必須保證獲得足夠的必需氨基酸。而非必需氨基酸,可由身體自行合成,同時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並且在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時,用去一些含氮物質,減少廢物的生成,有利於保護腎功能。
因而,在選擇蛋白質食品時,以選用含有較多的人體必需氨基酸,而盡量少含非必需氨基酸的食物為宜。這類食品又稱為優質蛋白質食物,如魚、蛋、瘦肉、乳類等。而豆類及其製品的植物蛋白質,一般以含非必需氨基酸為主,故當腎臟病病人發展為腎功能不全時,最好少吃或不吃這類食物。 植物蛋白飲料並非「老少皆宜」,有專家提醒,老人、孕婦、小孩不宜多喝。有的植物蛋白飲料明明添加了甜蜜素,卻不在標誌中明示,這樣的話,極易誤導消費者。
飲用植物蛋白飲料雖說對人體有益,但老人、孕婦、以及小孩等體弱者卻不宜經常飲用含有甜蜜素的植物蛋白飲料。經常食用含有甜蜜素等添加劑的植物蛋白飲料,甜蜜素會對人體的肝臟造成負擔,甚至有可能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危害,而其影響對代謝排毒的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