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瘤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中絕大多數為良XX變,少數為癌。病因不清,病理改變為甲狀腺濾泡增生,甲狀腺組織腫大。良性質地柔軟,惡性質地堅硬。良性:頸部腫塊多為單發,生長緩慢,大時可有壓迫癥狀,腫塊隨吞咽上下活動、光滑、質地較軟、呈圓形或橢圓形,可引發甲亢。瘤體小時,可通過全科治療儀照XX使其縮小、消失;瘤體過大時,應手術切除再行照XX治療,可達到消炎、止痛、消腫,加快傷口愈合,防止感染及疤痕之目的。臨床總結下來,主要致病原因大致有這麼幾種:內分泌失調導致雌激素過高、碘攝入過量、精神壓力大等等。
簡介
根據16個國家的統計資料,哥倫比亞、夏威夷和冰島的年
發病率最高為3.5/10萬,丹麥最低為0.9/10萬,
日本、芬蘭、瑞典等國居中。
甲狀腺腫瘤大多數是無痛的孤立
結節,臨床上要
注意和其他
甲狀腺疾病鑒別,有時
分化XX癌和
腺瘤也極為相似,影象學和細針穿刺等檢查可協助
診斷。
甲狀腺瘤大多發生於青年女性。
甲狀腺癌是由數種不同
生物學行為和病理類型的癌腫組成,它們的發病
年齡、生長速度、
轉移途徑和
預后都明顯不同。
良性甲狀腺瘤有十分之一可
發展為惡性,惡性也可能與放XX線照XX
甲狀腺瘤
有關。惡性甲狀腺瘤體分為XX狀腺癌、濾泡狀腺癌、
未分化癌、髓樣癌、鱗狀上皮
細胞癌及
淋巴瘤。甲狀腺或臨近
部位頸部有腫塊,且質地堅硬而不
平整。早期無明顯
自覺癥狀、
晚期可出現
聲音嘶啞、
呼吸或
吞咽困難、枕
肩部疼痛或伴有
腹瀉、
心悸、
顏面潮紅及
血鈣降低等癥狀。凡確診為惡性甲狀腺癌,則應根據病理類型做手術切除或放XX性碘治療、
化療、並可
配合全科治療儀照XX治療。甲狀腺
病人除了用QK-全科治療儀照XX治療外,嚴重者應
使用QK-S15型全科治療床治療,
效果更好。
照XX部位:頸前部、頸後部、前胸部、後
背部、
腹部、
腰部等。
其發病因為地區及
性別的不同,有較大的區別。一般而言,高原缺碘地區,
本病的發病率高;就性別而言,女性甲狀腺良性
腫瘤的發病率較男性高2-4倍。
甲狀腺腫瘤的發病中,可以是單發,也可以是多發,且良性的甲狀腺腫瘤更為常見。甲狀腺腫瘤根據其分化程度和
生物學特徵可分為甲狀腺
良性腫瘤和甲狀腺
惡性腫瘤二大類,良性者多為腺瘤,惡性者多為腺癌,大多數為良性。
甲狀腺腺瘤(thyroidadenoma)起源於甲狀腺濾泡組織,是甲狀腺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一般均為甲狀
腺體內的單髮結節,多個者少見。瘤體呈園形或卵園形,局限於一側腺
體內,質地較周圍甲狀腺組織稍硬,表面光滑,邊界清楚,無
壓痛,隨吞咽上下活動,
生長緩慢,大部分病人無任何癥狀。甲狀腺腺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女性多見,一般有完整的
包膜,在大小和
組織學特徵上各不
相同,可分為三種類型:XX狀、濾泡性和Hiirthle細胞性。濾泡XX瘤最多見,根據濾泡的大小又可分為巨濾泡性(或膠質性)、
胎兒性(或小濾泡性)及
胚胎性,還有
非典型腺瘤①緩慢生長;②發生
退行性變;③發生惡變。 濾泡XX瘤組織分化程度較好,接近正常腺組織,甲狀腺
功能測定大多數正常,但其功能相對自主,不受TSH
調節或很少受其調節。常表現為腺內單個結節,直徑為幾毫米至10cra以上不等。一般生長緩慢,多無壓迫癥狀。大約90%良XX瘤不能濃集TcO~-或放XX性碘,
甲狀腺閃爍掃描為功能喪失或呈「
冷結節」,易
誤診為癌。臨床上除觸及
頸部腫塊外無特殊表現,少數腺瘤有濃集碘的功能,掃描示「
溫結節」,
血清甲狀腺激素TSH
水平正常,隨
時間推移,腺瘤的功能
自主性增高,
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多,
垂體分泌TSH受
抑制,結節外腺組織
萎縮,結節區放XX性I濃聚
顯示為「
熱結節」,
臨床表現為甲亢,稱高功能腺瘤。腺瘤較大時,可發生
出血、退行性變、
壞死或囊性變,掃描可呈「冷結節」,功能喪失,但此時腺瘤外組織可
恢復功能。高功能腺瘤極少
癌變,治療可手術摘除,放XX性碘I及抗甲狀腺
藥物治療。 腺瘤中腺細胞中含有
嗜酸性顆粒者,稱為Htirthle細胞腺瘤。XX狀腺瘤較少見,多呈囊性又稱為XX狀囊腺瘤。其他較少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有
畸胎瘤、
血管瘤及
平滑肌瘤等。 甲狀腺
濾泡細胞癌為甲狀腺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多數無癥狀,偶發現頸前區有一結節或腫塊,有的腫塊已
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XX或發生轉移。有的
患者長期來無
不適主拆,到
後期出現頸
淋巴結轉移、
病理性骨折、聲音嘶啞、呼吸障礙、吞咽困難甚至Horner
綜合征才引起注意。 對於
懷疑甲狀腺腫瘤的病人,可查甲狀腺功能,甲狀腺B超,甲狀腺掃描,必要時可行甲狀腺穿刺或
活檢術確定性質。
甲狀腺腺瘤(thyroidadenoma)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可以甲亢,甲狀腺掃描顯示該腺瘤為熱結節(放XX性
同位素分佈濃聚),這種情況稱之為
毒性甲狀腺腺瘤;另一種情況是不引起甲亢,甲狀腺掃描顯示該腺瘤為溫結節(放XX性同位素分佈與正常甲狀腺組織相似)或冷結節(放XX性同位素分佈低於正常甲狀腺組織),這種情況不叫毒性甲狀腺腺瘤,只是一種單純的甲狀腺腺瘤。 毒性甲狀腺腺瘤是由於該腺瘤發生功能增強,產生大量甲狀腺激素,從而甲亢的表現。毒性甲狀腺腺瘤多見於女性,以30~40歲多見。腺瘤通常是單個,少數不止1個。患者有甲亢癥狀,查體往往可以發現甲狀腺有結節,一般比較大,常達數厘米大小。測定血清T3、T4水平增高,以T3增高較為明顯。甲狀腺掃描證實結節為熱結節,但周圍的甲狀腺組織放XX性同位素分佈往往缺乏或減低。
甲狀腺腺瘤是以頸前腫塊局限於一處,形似
核桃,質地較硬,可隨吞咽而上下移動的頸部慢XX變。發病的主要
因素是由於長期的憤怒或憂鬱愁悶,使
肝氣鬱滯,進而
津液,
氣血鬱結凝滯,久聚成痰,
氣滯痰凝,
痰氣交阻,聚結于頸前而
生成。其次,還與
水土,
飲食、
體質等因素有關,本病
初期一般無明顯癥狀,往往是在
體檢時B超發現,發現后,多數患者採取手術治療或不治療。手術治療術后極易
複發,複發率高達90%以上,難以
根治;不治療(因為無明顯癥狀:不痛、不癢),病程一長,成為難治之病,或惡化成甲狀腺癌。據有關資料:甲狀腺腺瘤的癌變率高達10%-20%左右。甲狀腺腺瘤相當常見,常發生於40歲以下,以20-40歲女性最常見。
病理分類
1
甲狀腺瘤
、濾泡狀腺瘤:是最常見的一種甲狀腺良性腫瘤,又分為:
<1>胚胎型腺瘤。
<2>胎兒型腺瘤。
<3>膠XX瘤,又稱巨濾泡XX瘤(最常見)。
<4>單純XX瘤
<5>嗜酸XX瘤
2、XX狀腺瘤:良性XX狀腺瘤少見,多呈囊性,故又稱XX狀囊腺病。甲狀腺腺瘤中,具有XX狀結構者有較大的惡
性傾向。
3、不典型腺瘤:比較少見,瘤體包膜完整,質地堅實。
4、甲狀腺
囊腫:根據內容物不同可分為膠性囊腫、漿液性囊腫、壞死性囊腫、出血性囊腫。
5、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瘤實質區可見陳舊性出血、壞死、囊性變、玻璃樣變、
纖維化、
鈣化。瘤組織邊界清楚,周圍甲狀腺組織常萎縮。
毒性甲狀腺腺瘤是由於該腺瘤發生功能增強,產生大量甲狀腺激素,從而引起甲亢的表現。毒性甲狀腺腺瘤多見於女性,以30~40歲多見。腺瘤通常是單個,少數不止1個。患者有
甲亢症狀,查體往往可以發現甲狀腺有結節,一般比較大,常達數厘米大小。測定血清T3、T4水平增高,以T3增高較為明顯。甲狀腺掃描證實結節為熱結節,但周圍的甲狀腺組織放XX性同位素分佈往往缺乏或減低。
臨床表現
1、甲狀腺良性腫瘤除功能自主性甲狀腺瘤以外多數見甲狀腺孤立性結節,少數為
多發性結節。病程緩慢,臨床上可以無任何自覺癥狀,多數在數月到數年甚至更長時
甲狀腺瘤
間,因稍有不適或腫塊達到1cm以上甚至更大而發現或無任何癥狀在
常規體檢時做B超而被發現頸部腫塊。多數為單發,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邊界清楚,質地堅實,與周圍組織無
粘連,無壓痛,可隨吞咽上下移動。腫瘤一般在數厘米,巨大者少見。巨大瘤體可產生鄰近
器官受壓
現象,但不侵犯這些器官,如壓迫
氣管,使器官移位。有少數因瘤
內出血瘤體會突然XX伴
局部脹痛。
2、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多見於女性,患者往往有長期
甲狀腺結節的病史,早期多無癥狀或僅有輕度的
心慌、
消瘦、
乏力,隨
病情的發展,患者表現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
中毒癥狀,多數患者表現有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狀,個別可以發生
甲亢危象。
3、部分甲狀腺腺瘤可發生癌變,癌變率為10-20%。具有下列情況者,應當考慮癌變的可能性:
<1>腫瘤近期迅速XX;
<2>瘤體活動受限或
固定;
<3>出現聲音嘶啞,
呼吸困難等壓迫癥狀;
<4>腫瘤硬實,表面
粗糙不平;
<5>出現頸部
淋巴結腫大。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 甲狀腺
超聲波檢查:B超可以明顯
辨別甲狀腺腫塊屬於囊性或實質性,彩XX超還可以觀察腫塊的血流情況,以此為診斷良、惡性腫瘤提供參考,血流豐富者有惡變可能。
2、甲狀腺吸131碘率測定:無論良、惡性腫瘤,甲狀腺吸131碘率多為正常,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可以偏高。
3、甲狀腺
核素掃描:甲狀腺腺瘤及少數甲狀腺癌可以表現為熱結節或溫結節,
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腺瘤囊性變或內出血表現為
涼結節或冷結節,一般輪廓清晰,邊界規則。
4、甲狀腺各項功能多正常。
5、頸部X線檢查:當甲狀腺腫瘤巨大時,可見
氣管受壓或移位,部分瘤體內可見鈣化影像。甲狀腺
淋巴造影顯示網狀結構中有圓形
充盈缺損,邊緣規則,周圍淋巴結顯影完整。
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於
情志不暢、居處不宜、正
虛邪踞關係密切。
1、情志不暢:憂愁、思慮、
抑鬱、憤怒,造成
肝鬱氣結,肝失條達,
肝木乘土,則脾不健運,
痰濕在體內停留;或
肝鬱化火,煉灼全身津液成痰。濁氣、痰濕凝結于頸;
肝鬱氣滯,
血液經絡失於調和,
氣滯血瘀,
經絡阻塞,上結于頸而成癭瘤。
2、居處不宜:久居山區、高原地帶,水質過偏,久而久之
氣機運行失常,水濕內停,痰瘀互結,形成癭瘤。
3、正虛邪踞:正氣
虛弱,邪毒乘虛侵入,使經絡阻塞,血瘀結于頸前成癭;
先天不足,體質虛弱,虛體受到邪毒、邪
火郁遏結于頸而成。
總之,本病的發生與肝脾關係密切,在諸多因素作用下以致氣、血、痰相互凝結,發生氣滯、血、瘀、痰凝,結于頸,日久有形腫快便成。 採用純
中藥治療此病比較好,
標本兼治,採用
中醫藥治療,治
療效果
穩定、
理想且無任何
副作用,
治愈后不複發。 中醫根據患者的徵候
辯證施治,制定出治療方案,控制病情,
緩解癥狀,使病人逐漸
康復,患者生活中要注意
保健。
診斷鑒別
甲狀腺腫瘤分良性和惡性兩類。良性中多為腺瘤,惡性中多為癌,
肉瘤極為少見。
(一)甲狀腺腺瘤:甲狀腺腺瘤是甲狀腺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此病在全國
散發性存在,于
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稍多見。
1.病理及臨床特點:甲狀腺腺瘤病理上可分為濾泡腺瘤和XX狀囊XX瘤兩種。前者較常見。切面呈淡黃色或深
紅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後者較前者少見,特點為XX狀
突起形成。
患者多為女性,年齡常在40歲以下,一般均為甲狀腺體內的單髮結節,多個者少見。瘤體呈園形或卵園形,局限於一側腺體內,質地較周圍甲狀腺組織稍硬,表面光滑,邊界清楚,無壓痛,隨吞咽上下活動,生長緩慢,大部分病人在無任何癥狀。XX狀囊XX瘤有時可因囊壁血管XX而發生囊內出血。此時,腫瘤
體積可在短期內迅速XX,局部有脹痛感。
2.診斷及鑒別診斷:甲狀腺腺瘤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體檢、同位素掃描及"B"型超聲等檢查確定。但甲狀腺腺瘤應與其他甲狀腺結節相鑒別。
甲狀腺腺瘤與
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單髮結節在臨床上有時不易鑒別。以下兩點可供鑒別時參考:①甲狀腺腺瘤經多年仍保持單發,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單髮結節經一段時間后,多變為多個多節。②術中兩者區別明顯,腺瘤有完整包膜,周圍組織正常,界限分明;結節性甲狀腺腫單髮結節則無完整包膜,且周圍甲狀腺組織不正常。
以下幾點可做為與甲狀腺癌鑒別時參考:①
兒童或6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應考慮甲狀腺癌的可能,而甲狀腺腺瘤多發生在40歲以下的女性患者。②甲狀腺癌結節表面不平,質地較硬,吞咽時活動度小,且在短期內生長較快。有時雖然甲狀腺內結節較小,但可捫及同側頸部有腫大淋巴結。甲狀腺腺瘤表面光滑,質地較軟,吞咽時上下活動度大,生長緩慢,多無頸部淋巴結腫大。③131碘掃描或核素γ照像甲狀腺癌多表現為冷結節,而甲狀腺腺瘤可表現為溫結節、涼結節或冷結節。且冷結節?quot;B"超檢查多為囊性表現。④手術中可見甲狀腺癌沒有包膜與周圍組織粘連或
浸潤表現,而甲狀腺腺瘤多有完整包膜,周圍甲狀腺組織正常。
鑒別良、惡性甲狀腺瘤的方法
癥狀及體征
良性甲狀腺瘤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腫塊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腫塊活動度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隨吞咽上下移動。腫塊表面光滑,邊界清。個別腫塊大者可壓迫氣管,使氣管、食管移位。有時因腫塊內出血,瘤體會突然XX,伴有局部脹痛。
惡性甲狀腺瘤患者常有頸部脹痛、緊迫感等不適感。腫塊一般質硬,
不規則,邊界不清,活動度差,部分患者早期伴頸淋巴結腫大;有些患者還可出現
面部潮紅、腹瀉(1日10余次,水樣瀉,便前常有
腹痛和急迫感,但無
膿血便)。腫塊侵及鄰近組織和器官,引起聲音嘶啞、呼吸困難、
吞咽障礙等。
彩XX超檢查
不僅可以明顯辨別甲狀腺腫塊屬於囊性或為實質性,還可以觀察腫塊的血流情況,以此為診斷良、惡性腫瘤提供參考,血流豐富者有惡變可能。
甲亢病位在頸部,臨床上呈現的
頸腫、怕
熱汗出、心悸
心煩、
消谷善飢、性急易怒、指舌顫動、形體消瘦等癥狀,是一個多
臟腑受病、多病機並存的複雜的
病理過程,治療上常通過
疏肝理氣、
清肝瀉火、
健脾化痰、
滋陰降火、
滋補肝腎、
寧心安神、祛痰散結、活血通絡、驅除邪毒等多種方法、多個環節,借以達到
調整人體內環境失調的病理狀態。中醫治療甲亢的機製為:(1)調整機體的
免疫功能。(2)調節
神經與
體液系統的功能活動。(3)抑制
能量代謝。(4)抑制
甲狀腺素的分泌。
瘤體較小的良性甲狀腺瘤可以保守治療,即採用中藥治療;瘤體較大(大於5cm以上)或有惡變趨勢的應及時儘早採用手術治療,並作
病理切片,確診良、惡性。術后再採用中藥鞏固治療,以防複發。因為手術也只是一種局部的治療方法,腫瘤生長在
身體某一部位,是一個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對於大多數的腫瘤病人而言,局部治療不能解決問題,
治標而不
治本,實踐證明,腫瘤手術后的大量複發和轉移
病例足以說明局部治療難以使腫瘤得到根治。
甲狀腺腫瘤患者常規一般採用手術治療或不治療,因為患者一般最初是看
西醫,而被診斷為甲狀腺腫瘤,西醫認為最好的療法為手術治療。但是
經驗證明,手術治療術后極易複發,複發率高達88.2%,難以根治,因為手術只是一種局部的治療方法,甲狀腺腫瘤雖然生長在頸部,但是是一個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對於大多數甲狀腺腫瘤病人而言,局部治療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治標不治本,實踐證明,甲狀腺腫瘤手術后的大量複發和
轉移病例足以說明局部治療難以使腫瘤得到根治;不治療(因甲狀腺良性腫瘤無明顯癥狀:不痛、不癢、不影響說話,吃飯、
睡覺、工作和學習),病程一長,氣陰兩傷,最終
陰陽互損,成為難治之病,甚至危及生命。
然而,中醫治療腫瘤主要靠辯證論治,從
整體出發,既考慮了局部的治療,又對患者的全身狀況進行系統的調理,
扶正祛邪,標本兼治,可以根治腫瘤,且愈后不易複發。
甲狀腺瘤手術后的複查
甲狀腺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種,惡性的甲狀腺瘤就是甲狀腺癌,良性的甲狀腺瘤有一定的幾率轉變為惡性的,常用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經過手術治療后,都要規律的複查,防治病情反覆和
併發症的出現。
甲狀腺癌患者術后的複查和進一步治療應包括:甲狀腺功能的調節,腫瘤複發轉移的及時發現和
處理,手術后併發症的處理。
手術切除一側或全甲狀腺后,應常規補充甲狀腺素,使甲狀腺功能盡量維持正常。(方法及
監測同
良性甲狀腺腫瘤的治療)。對分化型甲狀腺癌,長期補充甲狀腺素,能抑制TSH的分泌,減少腫瘤複發的可能,明顯
改善患者的預后。因此隨診過程中應密切注意TSH的水平,最好維持在正常值之下,而其他
指標在正常範圍內。
甲狀腺癌手術后,應定期複查以發現可能出現的腫瘤局部複發或轉移,包括頸部、上
縱隔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如肺、骨、腦等部位的轉移。一般建議術后3個月、6個月、1年定期複查,1年後每半年複查一次。檢查方法包括
常規體檢、甲狀腺及頸部B超、CT、MRI、同位素檢查、
胸片等,如發現可疑結節,必要
時行細胞學或
病理學檢查以明確性質。一些
血清學檢查有時也有幫助,如對分化型甲狀腺癌行全甲狀腺切除者,TG(
甲狀腺球蛋白)明顯升高提示腫瘤複發可能;對髓樣癌患者,血清
降鈣素水平如大
幅度升高,也提示腫瘤複發或轉移。如果檢查發現腫瘤出現局部複發或頸部、上縱隔淋巴結轉移,多數患者仍可通過再次手術達到根治。對分化型甲狀腺癌,如果出現肺轉移,可以將殘留甲狀腺腺體全部切除,清除所有的轉移淋巴結后,行131I
同位素治療,同樣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對骨、腦等部位的遠處轉移者,有時可以先切除轉移灶,再行同位素治療。如不能手術切除,治療同肺轉移。特別需提醒的是:手術能切凈的甲狀腺分化型癌及髓樣癌,術后不建議行
放療和化療。因為放療化療不能帶來更高的治愈率和控制率,
相反會帶來更多的副作用和併發症。只有對手術大部切除僅殘留少量腫瘤的患者,術后輔以放療能
提高控制率,改善預后。
對甲狀腺未分化癌患者,可能出現短期內腫瘤複發或轉移,所以隨診的間隔時間應縮小,比如1個月1次。腫瘤一旦發現複發或轉移,提示預后不佳,腫瘤往往生長迅速。大部分患者喪失再次手術機會,僅能對症處理或以放療、化療等進行控制,
外科能做的工作可能僅是氣管切開或氣管造瘺解決通氣,胃造瘺解決進食問題。
甲狀腺切除及頸淋巴結清掃后,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手術相關的併發症,如
喉返神經損傷造成聲音嘶啞、進食
嗆咳,
甲狀旁腺損傷造成
低鈣血症,
四肢面部麻木甚至
抽搐,頸部
神經損傷造成的相應
功能障礙等。患者出院時並不能全部恢復正常,需要在隨診過程中加以觀察、建議,輔助功能的恢復。尤其對全甲狀腺切除后,甲狀旁腺受到損傷,部分患者出現低鈣血症,應及時將鈣劑補充,方法包括
口服或
靜脈輸注鈣劑,以盡量達到或接近正常血鈣水平。出院后仍應定期複查血鈣及
甲狀旁腺素水平,繼續補充鈣劑。對喉返神經及頸部其他神經損傷者,
應指導患者進行功能訓練,以儘快恢復或
代償受損的神經功能。
對甲狀腺原發的淋巴瘤,目前有增多的趨勢,確診后應及時行淋巴瘤
綜合治療,包括放療、化療等,也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針對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方法有多種,但B超相對CT、MRI或同位素掃描等,對甲狀腺腺體本身仍然是最敏感和特異的。因此使用B超對這些患者提供複查,不失為物美價廉的手段。體檢仍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在隨診時,有經驗的外科
醫生可以通過常規體檢及時發現複發的腫瘤,甚至
估計複發腫瘤的性質。即使發現甲狀腺局部腫瘤複發,也並非均需再次手術。只有對複發腫瘤較大(直徑一般在2~3cm以上)、不除外惡變可能(尤其對老年結甲患者,少數可出現惡變,甚至
間變成未分化癌)或有明顯癥狀,比如壓迫氣管、食管等,才考慮再次手術。
取干紫菜15克,
豬肉末50克,精鹽5克,
味精1克,
蔥花5克,
胡椒粉2克,
麻油15克,
粳米100克。先將紫菜洗凈,再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
上火,煮熟后再加入豬肉末、紫菜和精鹽、味精、蔥花、麻油等,稍煮片刻,撤上胡椒粉,日服1劑,分次食用。
本方具有
清熱解毒,
潤肺化痰,
軟堅散結,降
低血壓的
功效,適用於
單純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機能亢進、
頸淋巴結核、
水腫、
淋病、
腳氣、
咳嗽、
慢性支氣管炎、
高血壓、
動脈硬化等症。凡
脾胃虛寒而有
濕滯者不宜食用。
用海帶50克,排骨200克,
黃酒、精鹽、味精、
白糖、蔥段、
薑片適量。先將海帶用
水泡發好,洗凈
切絲;排骨洗凈斬塊。鍋燒熱,下排骨煸炒一段時間。加入黃酒、精鹽、白糖、蔥段、薑片和清水適量,燒至排骨熟透,加入海帶燒至入味,加味精調味,
佐餐食用。
本方具有軟堅化痰,清熱
利尿的功效,適用於
皮膚瘙癢,
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核等症。
取豬胰1個,淡菜60克。先將豬胰洗凈切成條塊;淡菜洗凈後用清水
浸泡約20分鐘,放入鍋中,加水煨湯等煮開后10分鐘再加入豬胰;煨煮后稍加味精,不拘時食用。具有益肺補脾,
潤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
糖尿病,甲狀腺腫大,
毛髮枯少,
產後虛弱消瘦等症。
海帶肉絲湯
用水發海帶250克,豬
瘦肉50克,
胡蘿蔔150克,精鹽、味精、
醬油、
花椒水、蔥絲、蒜片、豬肉湯適量。先將豬肉洗凈切成細絲,胡蘿蔔洗凈切成細絲。鍋燒熱,放入肉絲煸炒至白色時加入醬油、花椒水、蔥、姜、蒜繼續煸炒至肉絲熟透,加入肉湯、精鹽、海帶絲、胡蘿蔔絲燒煮,撇去浮沫,加入味精,佐餐食用。
本方具有軟堅化痰,清熱利尿的功效,適用於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核等.
總之,本病的發生與肝脾關係密切,在諸多因素作用下,以致氣、血、痰相互凝結,發生氣滯、血瘀、痰凝,結于頸,日久有形腫塊便成。
口味:甜味 工藝:燒
綠豆海帶湯的製作材料:
主料:海帶(鮮)200克,綠豆60克
輔料:
稻米30克,
陳皮6克
調料:
赤砂糖60克
教您綠豆海帶湯怎麼做,如何做綠豆海帶湯才好吃
1. 把海帶洗凈切成細絲,用
開水燙一下;
2. 撈出,控凈水;
3.
大米、綠豆、陳皮分別洗凈;
4. 沙鍋內倒入清水1000克,加入大米、綠豆、海帶、陳皮,用旺火燒開;
5. 改用慢火煮至綠豆開花,放
紅糖可食。
綠豆海帶湯的製作要訣:
不喜甜食者可用鹽調味。
小帖士-
食物相剋:
稻米:唐·孟詵:「粳米不
可同馬肉食,
發瘤疾。不可和
蒼耳食,令人
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
中寒便瀉者忌之。」
陳皮:陳皮不宜與
半夏、
南星同用;不宜與
溫熱香燥葯同用。
分類
甲狀腺腫瘤可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臨床上甲狀腺腫瘤往往僅表現為甲狀腺結節,因此常把甲狀腺腫瘤與甲狀腺結節相互混用。實際上結節僅是
形態的描述,它包括腫瘤、囊腫、正常組織構成的團塊以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甲狀腺腫塊。臨床上難以確定甲狀腺
甲狀腺瘤
結節的性質,即使病理活檢,有時甲狀腺腺瘤與結節性增生,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也不易明確辨認。因此。甲狀腺腫瘤的發病率不易精確統計。
甲狀腺腫瘤是常見病,在不同地區其發病率有較大差別。一般甲狀腺腫流行地區的甲狀腺腫瘤發病率較非流行區高。甲狀腺腫瘤中,最多見的是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癌並不常見,但近年來有逐年增高的趨勢。手術證明單個結節者80%為良性腫瘤,20%為惡性腫瘤。單個結節的
腫瘤發生率為15.6%-28.7%,而多髮結節癌腫的發生率,一般不到10%.說明單個結節癌腫的可能性數倍于多髮結節.就性別而言,甲狀腺腫瘤多見於女性,其發病率女性較男性高4倍,但就甲狀腺癌和甲狀腺結節的
比例看,男性高於女性,在每個年齡組中,甲狀腺良性腫塊和惡性腫塊的發病率相似,但是兒童時期的甲狀腺結節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高,約占50%-71%,因此,對
兒童期的甲狀腺結節,應特別
警惕癌的可能
常見病癥
病因簡介
甲狀腺腺瘤(adenomaofthyroid),為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病理上分濾泡狀(多見)和XX狀(少見)囊XX瘤兩種,切面呈淡黃色或深紅色,具有完整包膜。可繼發甲亢(約20%)和惡性變(約10%)。
臨床表現
多見於40歲以下婦女。患者常無任何不適,腫塊往往在無意中被發現。一般為單髮結節,多位於近甲狀腺峽部,質較硬、光滑、無壓痛、呈橢圓形或
球形、邊緣清楚、隨吞咽上下活動,生長慢,但惡變、囊性變和出血后,瘤體可迅速XX。
一般XX和預防:
原則上應及早手術切除。一般行包括腺瘤在內的患側甲狀腺大部切除;如果瘤體小或已囊性變,亦可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甲狀腺組織將瘤體完整切除;近來有人主張作患葉全切加峽部加對側葉1/3切除,以防多中心瘤灶存在的可能;
雙葉多發XX瘤,則行雙葉甲狀腺切除。
良性甲狀腺瘤一般預后比較好,複發率不高。
甲狀腺大部切除后一般對
生理沒有影響。
甲狀腺瘤以濾泡瘤最為多見,最先為甲狀腺腫大,腺瘤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為3cm以內,單個或多個,質地大多比它周圍的甲狀腺組織為韌,無壓痛,生長緩慢,開始時結節有濃集碘的功能,掃描為溫結節,從結節中釋放出的甲狀腺激素量不多,隨著結節XX,功能增高,釋出的甲狀腺激素增多,臨床上可出現甲亢表現,
放免測定為T3型,甲狀腺掃描為「熱結節」,結節外甲狀腺組織萎縮而失去聚碘功能,常不顯影,此常被稱為高功能性或毒XX瘤。
補硒可以有效提高腫瘤患者的
免疫力。而且硒是谷胱甘肽過
氧化物酶的主要
成分之一,能阻止體內
過氧化物和
自由基的形成,能氧化脂質過氧化物或
過氧化氫,從而起到保護體內細胞、抑制
癌症發生的作用。
診斷要點
1、甲狀腺腫塊多數在無意中或普查時發現,增長速度較快,有的病人出現聲音嘶啞或呼吸和吞咽困難,亦有甲狀腺腫塊不明顯而首先發現頸淋巴結腫大者。檢查時腫塊邊界欠清,表面高低不平,質硬,活動度小或完全固定,頸部常可捫及腫大淋巴結。髓樣癌約有15%左右病例呈家族性傾向,可伴發
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和甲狀旁腺瘤等
內分泌系統新生物。
2、B超有助於診斷。放XX性核素掃描,則大多數表現為"冷結節"。
3、血清降鈣測定對早期診斷
甲狀腺髓樣癌有十分重要的
價值,用放XX免疫法測定,患者大多在0.2μg/L(200pg/ml)以上。
4、最後確診應
依靠冰凍切片或蠟
切片檢查。
驗方:
生黃芪、
生首烏、
生牡蠣(
先煎)、
白花蛇舌草各30g,生白朮、
山慈菇、
露蜂房、生
大黃、
澤漆各12g,雲
茯苓、
夏枯草、生
山藥、
京玄參、
半枝蓮、炙
鱉甲、生苡仁各15g,
制半夏、
全當歸、粉
丹皮、
人中黃、
浙貝母、守宮粉(分吞)各9g,綠
升麻、
芋艿丸(分吞)各6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治療1例晚期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患者,曾經手術、放XX治療,效果不住。服本方2個半月后,癥狀消失,腫塊縮小,繼服半年,腫塊消夫,即停葯。4年余未複發。
方源:楊軍:中醫藥治愈晚期甲狀腺XX狀癌1例。《中國醫藥報》(1):39,1987。
偏方:①
爵床草30g,葉下紅30g,野蓄薇果30g,
狗肝菜20g,
大棗6枚,煎湯代茶飲。
②
四海丸:
海藻、
海螺、
海蛤粉、
海螵蛸、
昆布、
龍膽草、
青木香等分研末制
蜜丸(1丸3錢)或片。日服二次,每次一丸。
甲狀腺瘤的冷熱結節
根據
醫學研究表明,甲狀腺腺瘤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可以引發甲亢,甲狀腺掃描顯示該腺瘤為熱結節(放XX性同位素分佈濃聚),這種情況稱之為毒性甲狀腺腺瘤;另一種情況是不引起甲亢,甲狀腺掃描顯示該腺瘤為溫結節(放XX性同位素分佈與正常甲狀腺組織相似)或冷結節(放XX性同位素分佈低於正常甲狀腺組織),這種情況不叫毒性甲狀腺腺瘤,只是一種單純的甲狀腺腺瘤。
毒性甲狀腺腺瘤是由於該腺瘤發生功能增強,產生大量甲狀腺激素,從而甲亢的表現。毒性甲狀腺腺瘤多見於女性,以30~40歲多見。腺瘤通常是單個,少數不止1個。
患者有甲亢癥狀,查體往往可以發現甲狀腺有結節,一般比較大,常達數厘米大小。測定血清T3、T4水平增高,以T3增高較為明顯。甲狀腺掃描證實結節為熱結節,但周圍的甲狀腺組織放XX性同位素分佈往往缺乏或減低。
及時檢查,判讀病情,針對不
同類型的甲狀腺瘤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患者如果發現類似的癥狀,要及時檢查診斷,
積極治療
甲狀腺瘤的飲食宜吃與禁忌
甲狀腺瘤的
飲食禁忌主要有:
1.宜多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
髮菜、淡菜、
乾貝、蟶、
海蜇、
海參、
龍蝦、
帶魚、
魚肚、蚶、蛤、
甲魚。
2.宜多吃具有消結散腫作用的食物,包括菱、
油菜、
芥菜、
獼猴桃。
3.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
香菇、
蘑菇、
木耳、核桃、
薏米、
紅棗、山苭。
那麼甲狀腺瘤的飲食有哪些不能食用的呢?
1.忌煙、酒。
2.忌肥膩、油煎食物
3.忌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花椒、
辣椒、
桂皮、姜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