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而表現以胸脅脹痛、腹脹、便溏等為主症的證候。又稱肝脾不和證。肝主疏泄,肝氣鬱結則疏泄不利,脾氣亦因之運化失職,出現以消化功能減弱為主的證候,如食少納呆,脘腹脹悶,四肢倦怠,腸鳴失氣,及脅脹痛等。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為主。
本證多因
情志不遂,郁
怒傷肝,肝
失調達,橫乘
脾土;或
飲食不節、勞倦太過,
損傷脾氣,脾失健運,濕雍
木郁,肝失疏泄而成。
膽經
肝失疏泄,經氣鬱滯,則胸脅脹滿竄痛;
太息可
引氣舒展,氣鬱得散,故脹悶
疼痛可減;
肝氣鬱滯,情志不暢,則
精神抑鬱;氣鬱
化火,肝失柔順之性,則急躁易怒;肝氣橫逆犯脾,脾氣
虛弱,不能運化
水谷,則食
少腹脹;
氣滯濕阻,則腸鳴
矢氣,便溏不爽,或溏結不調;
肝氣犯脾,
氣機鬱結,運化失常,故
腹痛則瀉;便后氣機得以條暢,則瀉后腹痛暫得
緩解;
舌苔白,
脈弦或緩,為
肝鬱脾虛之證。
本證以胸脅作痛、情志抑鬱、腹脹、便溏等為
辯證的主要
依據。
肝胃不和、
肝鬱脾虛、胃腸氣滯的鑒別:前兩者是
肝氣鬱結,而見胸脅脹滿疼痛、情志抑鬱或
煩躁等表現但
肝胃不和證兼
胃失和降常有
胃脘脹痛、噯氣、
呃逆等症;
肝鬱脾虛證兼脾失健運,常有食少、腹脹、便溏等症。胃腸
氣滯證則肝氣鬱結的
癥候不明顯,而但見胃腸氣機
郁滯的
癥狀,以
脘腹脹痛走竄、噯氣、腸鳴、矢氣等為主要表現。
[1]肝鬱脾虛癥狀
探討中醫
治療肝鬱脾虛型腸易激綜合征的方法和
療效。方法選擇肝鬱脾虛型腸易激綜合征60例為治療組,採用痛瀉要方合
四君子湯為基礎方加味治療,與
常規治療對照組
對比觀察療效。。所有
病例均符合《
中藥新葯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
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的肝鬱脾虛證
診斷標準」:
①
大便溏薄、少腹脹痛與
情緒有關;②情緒
焦慮或精神抑鬱;③食少納呆、神疲懶言、體倦
乏力。次症:脅肋脹滿疼痛、或胃脘滿悶;
口苦咽干;
咽部異物感;暖氣
泛酸;
舌尖邊稍紅,舌苔微黃;或
舌質淡、舌體稍胖或有齒痕;脈弦。凡具有主症①②③中各一項,即可辨為肝鬱脾虛證。
[2]治療方法
疏肝健脾。選方
用藥:痛瀉要方加味。
白朮20g,
白芍15g,
陳皮15g,
防風6g,
木香10g,
砂仁10g,
雲苓20g,
山藥20g,
甘草10g。此為肝膽氣鬱,橫犯
脾胃,脾失健運所致。臨床主要以
脅肋脹痛,時輕時重,腸鳴
泄瀉為特徵。而且多與情緒
因素有關。故方中白朮、雲苓健脾止瀉,陳皮,防風和中
醒脾,白芍
柔肝止痛,木香、砂仁
理氣調脾,山藥補脾
和胃,甘草調和諸葯。
肝鬱的消解法
常揉
肝經的
太沖至
行間,
大腿贅肉過多的人,最好用
拇指從肝經腿根部推到膝窩
曲泉穴100次,這通常會是很痛的一條經,每日敲
帶脈300次,用拳峰或指節敲打大腿外側膽經3分鐘,撥動
陽陵泉一分鐘,揉「
地筋」3分鐘。這樣肝鬱的問題會很快解決。
陽陵泉
肝鬱也是
乳腺增生、XX肌瘤、
卵巢囊腫等許多
婦科疾病的主因,還有
痛經、
黃褐斑、
偏頭痛等病癥也與肝鬱關係密切,
減肥若能連帶預防婦科
疾患,那才更有長遠的意義。敲帶脈擅消「
游泳圈」(腰旁贅肉),敲膽經易減
臀部和大腿上的贅肉,此二法實為一法,都是在疏通膽經,因為「帶脈」也是膽經在
腹部的一段。如果用此二法一段
時間,並未有明顯
效果(應該大便增多或
食慾略減),那咱們就用第二招,先從增強
脾經入手。
脾虛的消解法
脾虛最影響
腸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飯就肚脹,喝點水也停在胃里不動,大便總是
無力下行。這樣的人,身上的贅肉軟得像一團
棉花,兩腿沉重不願
邁步,大白天也總想
睡覺。
芡實
脾虛可用
食補,最好的
食物就是山藥
薏米芡實粥了。
胃寒可去薏米;
胃熱可去芡實、山藥,換成
綠豆,綠豆
薏米粥,最祛
濕熱,對於肝旺脾虛,
舌苔黃膩的人,最為對症。如果胃寒、怕冷又脾虛的人,
附子理中丸當為首選,此葯祛
寒濕而
養胃,扶
中氣而健脾。如果吃一點東西馬上就飽脹難消,那是
心臟功能虛弱,供給胃用於消化的
氣血不足,此時
補心就是健脾,
柏子養心丸最堪此任。此葯補心又
養肝,
安神又通便,若總是
心神不寧,
氣短乏力,
大便難下的人服此葯最為恰當。
每日
空腹多吃些
小棗,既
補血健脾,又
益氣通便,
大棗補血力強,小棗
活血力強,暑日以小棗為佳。有人說喝了山藥薏米芡實粥,反而腹脹,認為自己是虛不受補,其實是因為您腹中濁氣太多,平日無力排出,而此粥
補氣最快。
清氣生必然驅趕濁氣,兩氣相爭,一時難出,便覺飽悶腹脹。此時喝一碗
白蘿蔔湯,胃寒重的可再加上點
胡椒粉,自然脹隨屁解,腹中頓時暢快。此時再喝山藥薏米芡實粥,便覺順下無礙了。此外,經常
按摩小腿脾經,再重
點刺激
公孫穴,配合內服粥葯,健脾也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