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為春令主氣,與肝木相應。風邪為病,其病證範圍較廣,變化為快。其具體特點為:①遍及全身:無處不至,上至頭部,下至足膝,外而皮膚,內而臟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風邪的侵襲。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②媒介作用:能與寒、濕、暑、燥、火等相合為病。③其致病的特殊性,風病來去急速,病程不長,其特殊癥狀也易於認識,如汗出惡風、全身瘙癢、遊走不定、麻木以及動搖不寧等癥狀。臨證時,發病在春季與感受風邪明顯有關者,均可考慮風邪的存在。
在
中醫看來,引起
疾病的原因不外乎三大類:一是
外因,二是內因,三是
不內外因。
所謂外因,是指感受于外界(自然界)的某些致病
因素,相當於現在所知道的
寄生蟲、
細菌、
病毒、
衣原體、
支原體等,這些
物質存在於自然界,由外入侵
人體后產生疾病。這些外來的致病因素,中醫又稱為「
外邪」(對人體有害的因素中醫統稱為「邪」)。
所謂內因,是指產生於人體內部的某些致病因素,如不良的
情緒、不當的
飲食習慣、過度的勞累或安逸等。這些內生的致病因素,中醫又稱為「內邪」。
所謂不內外因,主要是指房室不節、
跌打損傷、
創傷、
燒傷、
燙傷、
凍傷、蟲
獸咬傷等病因很明顯的一類疾病。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患病後繼發的致病因素,如
痰飲與
瘀血,它們又成為新的致病因素,
損害人體,產生疾病。
我們先來看看由外因引起的疾病(又稱「外感病」)。
引起外感病的原因是外邪,中醫將外邪分為風、寒、暑、濕、燥、熱(火)六種,稱為「
六淫」。
自然界有風、寒、暑、濕、燥、火(熱)這些正常的氣候
現象,古時稱作「
六氣」。六淫,是對六氣的異常變化的一種稱謂。古人認為異常的氣候變化可以使人產生疾病(現代
科學也證明,在不同的氣候
環境下,細菌與病毒的繁殖力與致病力是不一樣的)。中醫
借用「風、寒、暑、濕、燥、熱(火)」之名及其特性,來
概括所有的由外界因素干擾人體所致的疾病原因。
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
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風性輕揚,善行數變,風勝則動,為百病之長,這是風邪的基本特點。
①輕揚開泄:風為
陽邪,其性輕揚升散,具有升發、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
風邪致病,易於傷人上部,易犯肌表、
腰部等陽位。肺為
五臟六腑之華蓋,傷于肺則
肺氣不宣,故現鼻塞流涕、咽癢
咳嗽等。風邪上擾頭面,則現
頭暈頭痛、
頭項強痛、面肌
麻痹、
口眼歪斜等。風
邪客于肌表,可見怕風、
發熱等
表證。因其性開泄,具有疏通、
透泄之性,故風邪侵襲肌表,使
肌腠疏鬆,汗孔開張,而出現汗出、惡風等癥狀。
②善行數變:風善動不居,易行而無定處。「善行」是指風邪具有易行而無定處的性質,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無定處的特性。如
風疹、
蕁麻疹之發無定處,此起彼伏;
行痹(
風痹)之
四肢關節遊走性
疼痛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均屬
風氣盛的表現。「數變」,是指風邪致病具有變化無常和發病急驟的特性。如風疹、蕁麻疹之時隱時現,
癲癇、
中風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因其兼挾風邪,所以才表現為發病急,變化快。總之,以風邪為先導的疾病無論是外感還是
內傷,一般都具有發病急、變化多、
傳變快等特徵
③風性主動:「風性主動」是指風邪致病具有動搖不定的特徵。常表現為
眩暈、
震顫、
四肢抽搐、
角弓反張、直視上吊等癥狀,故稱「風勝則動」。如
外感熱病中的。
熱極生風「,內傷
雜病中的」
肝陽化風「或」
血虛生風「等證,均有風邪動搖的表現。
④
風為百病之長:風邪是
外感病因的先導,寒、濕、燥、熱等邪,往往都依附於風而侵襲人體。如,與寒合為
風寒之邪,與熱合為
風熱之邪,與濕合為
風濕之邪,與暑合則為
暑風,與燥合則為
風燥,與火合則為風火等。所以,
臨床上風邪為患較多,又易與六淫諸邪相合而為病。故稱風為百病之長,六淫之首。
風與肝相應。風為木氣,通於肝。外感風邪可導致
胃脘痛、
腹脹、
腸鳴、
嘔吐、
泄瀉等。這是風邪傷肝,木盛克土所致。
中藥中就有相
對應的散風、祛風、息風等治風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