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uuuwell.com
健康教育——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並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通過健康教育,能幫助人們了解哪些行為是影響健康的,並能自覺地選擇有益於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2.做好重大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健康教育。 3.廣泛開展農村健康教育。 4.深入開展城市社區的健康教育。 5.以學校、醫院、工礦企業和公共場所為重點,開展各類場所的健康教育工作。 6.重點人群的健康教育。 7.控制煙草危害與成癮行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對健康的認識,使他們懂得一些基礎的衛生保健知識(基本的內容和實施方法),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社區健康教育所面對的應區每一位成員。 由於社會由不同結構的成員組成,所以,我們開展社區健康教育必須按照各類人群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起點,設計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內容。既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學習,如家庭護理、嬰兒養護、緊急救護等方面的科學知識,也要開展較純粹的自我提升、養生修性式的學習活動,如健身操、書法繪畫、花卉培植、讀書學習等。許多時候,通過學習來獲取快樂,也是促使人們願意進行學習的目的。健康教育講座
(六)廣泛開展農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積極推進「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以多種形式和多種渠道為農民送醫藥、送知識。加強農村流動人口和鄉鎮企業工人就業前健康教育培訓。結合農村生態文明村鎮建設,大力普及農村改水、改廁知識和技術,改善農村飲水和環境衛生狀況。至2010年試點地區農村居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60%;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50%。 (七)深入開展城鎮社區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積極推進「健康促進社區」建設,落實《城鎮社區居民樓院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指導》。針對影響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開展社區綜合干預。至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80%和60 %以上。 (八)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要求及相關規定,城鄉各類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加強健康行為養成教育,重點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煙、環境保護、遠離毒品、預防艾滋病、意外傷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在各類學校中開展健康促進學校創建活動。到2010年,中、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90%、80%;中、小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70%、60%。 (九)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衛生廳《內蒙古自治區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指導意見》([2006]51號文件精神,加強醫療衛生單位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及其衛生技術人員向患者及其親屬提供面對面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務。至2010年,患者及家屬相關疾病自我保健知識知曉率達到80%。 衛生技術人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基本理論知識培訓達90%以上。積極開展健康促進醫院創建活動。 (十)對工礦企業管理者和各種作業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與健康培訓,新職工、女工、接毒接塵工人的崗前、崗位安全與健康培訓率達到100%。2010年,大型企業管理人員和職工的職業安全與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相關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0%以上。 (十一)公共場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按照《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定,監督和指導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知識培訓、復訓,考核合格上崗。各類公共場所開展衛生科普宣傳。禁煙、安全標誌明顯,消防疏散通道通暢,應急措施健全,積極營造健康環境。 (十二)積極開展控煙教育。加強普及煙草危害相關知識,開展吸煙行為干預,降低吸煙率。積極開展創建無煙單位、無煙家庭活動。到2010年,70%的中小學校、80%的醫院成為無煙場所。開展創建無煙草廣告城市工作。健康教育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領導,納入工作議事日程,明確職責,組織落實《規劃》中的各項目標和措施。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加大對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經費的投入,保證開展工作所需的活動經費,要採取多方籌措資金的辦法,解決工作中的經費不足。吸煙
吸煙、酗酒、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體育鍛煉、心胸狹窄、性XX等。健康教育
書 名: 健康教育(第二版)(全國醫藥高等學校規劃教材) 作 者:賀偉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030208842 開本: 16 定價: 18.00 元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