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在兒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恢復后病毒潛伏在體內,少數病人在成人後病毒再發而引起帶狀皰疹,故被稱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VZV在
形態上與HSV
相同。僅有一個
血清型。
基因組有71個基因,編碼67個不同
蛋白,包括6種
糖蛋白(gpⅠ~gpⅥ),現統一分別命名為gE、gB、gH、gI、gC和gL。在受感染的
細胞中,糖蛋白gE、gB和gH極為豐富,在
病毒體的胞膜中也
存在這些糖蛋白。
培養VZV常用人
成纖維細胞以及猴的多種細胞,3天至2周左右出現典型的細胞病變,如
細胞核內包涵體以及
多核巨細胞的形成。病毒在細胞與細胞間
擴散,再感染鄰近細胞。
二、致病性
VZV沒有動物儲存宿主,人是唯一自然宿主。
皮膚是病毒的主要
靶器官。
VZV感染人有兩種類型,即原發感染水痘(varicella)和
複發感染帶狀皰疹(zoster)。
水痘
水痘是具有高度
傳染性的兒童常見
疾病,好發於2~6歲,
傳染源主要是
患者,患者急性期水痘內容物及
呼吸道分泌物內均含有病毒。病毒經呼吸道
粘膜或
結膜(conjunctiva)XX機體,經2次
病毒血症,病毒大量複製,擴散至全身,特別是皮膚、粘膜
組織。約經2周左右的
潛伏期,因
上皮細胞腫脹、
氣球樣變、
組織液的
積累,全身皮膚出現
丘疹、
水皰,有的因感染髮展成
膿皰疹。
皮疹呈向心性
分佈,
軀幹比
面部和
四肢多。
健康兒童罕見
腦炎和
肺炎併發症。成人水痘
癥狀較嚴重,常併發肺炎,死亡率較高。有
免疫缺陷的兒童和無
免疫力的
新生兒感染水痘,
病情凶險,可能是一種
致死性感染。如
孕婦患水痘除病情嚴重外,並可導致
胎兒畸形、
流產或死亡。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成人、
老年人或有
免疫缺陷和
免疫抑制患者常見的一種疾病,由潛伏病毒被激活所致。
曾患過水痘的病人,少量病毒潛伏于
脊髓后根
神經節或
顱神經的感覺
神經節中。
外傷、
發熱等
因素能激活潛伏在神經節內的病毒,
活化的病毒經感覺神經纖維
軸突下行至所
支配的皮膚區,
增殖后引起帶狀皰疹。
初期局部皮膚有異常感,搔癢、
疼痛,進而出現紅疹、皰疹,串連成帶狀,以軀幹和面額部為多見,呈單側分佈,病程約3周左右,少數可達數月之久。
併發症有腦
脊髓炎和眼結膜炎等。
少數
病例臨床表現不典型,常見有:
①不全型袋裝皰疹(頓挫型),僅出現
紅斑、丘疹、不發生典型
水泡。
②大皰型袋裝皰疹,可形成
豌豆至
櫻桃大的水泡。
③
出血性袋裝皰疹,皰內容誒血性。
④
壞疽型袋裝皰疹,皮疹中心發生壞疽,結成黑色
痂皮不易
剝離,愈后遺留
疤痕。
⑤播散型帶狀皰疹,在
惡性腫-瘤或年老體弱的患者,在局部發疹數日內,全身出現類似水痘癢發疹,常伴有有
高熱,可併發肺、腦
損害,病性嚴重,可致死亡。
上述
非典型性帶狀皰疹外,臨床上尚可見到某些特殊
部位或特殊類型的帶狀皰疹,如下:
1、
眼帶狀皰疹:眼帶狀皰疹多為
散發,以9-11月分
發病多見。臨床所見眼帶狀皰疹伴有同側
三叉神經第一支受累,可見眼瞳
紅腫、
結膜充血、水皰及痂皮,可累及
角膜形成
潰瘍性角膜炎,后因
疤痕形成失明。嚴重者可發生全
眼球炎、腦炎、甚至死亡。
2、
耳帶狀皰疹:又稱Remsay-Hunt
綜合征,是由於VZV侵犯
面神經及
聽神經所致,臨床特點為而不急劇疼痛和同側
面癱,間伴重聽、
眩暈等。可伴有發熱、局部淋巴結腫脹進而
腮腺炎。
3、帶狀皰疹性腦膜炎:系病毒直接從
脊髓神經前、後跟向上逆行侵犯
中樞神經系統所致。大多見於顱神經、頸或上胸脊髓神經節段受侵的患者。表現有
頭痛、
嘔吐、
驚厥或其他進行
性感覺障礙,尚可有
共濟失調及其他
小腦癥狀等。
4、
內臟帶狀皰疹:病毒由脊髓後跟侵及
交感神經及
副交感神經的內臟神經纖維,引起
胃腸道或泌XX癥狀,當侵犯
胸膜、
腹膜時,則發生刺激癥狀甚至或出現積液。
VZV的3個主要糖蛋白誘生的
抗體均能中和病毒,其中糖蛋白gB與HSV的gB有49%的
氨基酸相同,但免疫關係不清楚。
特異性體液免疫和
細胞免疫以及
細胞因子如
干擾素,對
限制VZV擴散以及水痘和帶狀皰疹痊愈起主要作用,其中,尤以特異性細胞免疫更為重要,但不能阻止帶狀皰疹的發生。水痘病後可獲終身免疫。
臨床典型的水痘或帶狀皰疹,一般不需要
實驗室
診斷。但對無
免疫應答和癥狀不典型的患者,可應用皰疹液做電鏡快速檢查,或
細胞培養來
分離病毒;或應用
免疫熒光試驗檢測皰疹底基部材料塗片和
活檢組織切片的皰疹病毒
抗原;或應用PCR
擴增腦脊液的VZV DNA。這些方法都有助於明確診斷。
四、防治原則
注XX水痘-帶狀皰疹
免疫球蛋白(varicella-zoster immunoglobulin,VZIG)或高
效價VZV抗體製品,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新生兒、未免疫
妊娠接觸者或免疫低下接觸者的感染和疾病的
發展。但沒有
治療價值。
疫苗
水痘減毒活疫苗已在
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應用多年。
免疫接種1歲以上未患過水痘的兒童和成人,產生的特異性抗體能在體內維持10年之久,保護率較高。我國有些地區對1歲以上兒童也在試接種
水痘疫苗。免疫抑制兒童及成人患擴散帶狀皰疹,可應用無環
鳥苷(acyclovir,ACV)、
阿糖腺苷(vidarabine)等
核苷類似物及IFN進行治療。無環鳥苷能阻止疾病的發展。
潛伏期12—21天,平均14天,在兒童初次感染時能引起水痘,恢復后病毒潛伏在體內,而潛伏體內的病毒受到某些刺激后複發引起帶狀皰疹,多見於成年人和老年人,故稱為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
VZV屬皰疹病毒屬,其生物學性狀與
單純皰疹病毒(HSV)相似,但只有一個血清型。培養VZV常用人成纖維細胞以及猴的多種細胞,3—14d左右出現典型的細胞病變,如多核巨細胞(CPE)的形成及受感染細胞核 內產生
嗜酸性包涵體。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傳染途徑如下: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皮膚上皮細胞是主要
靶細胞。病毒借
飛沫經呼吸道或接觸感染XX機體,經2次病毒血症,病毒大量複製,擴散至全身,特別是皮膚、
黏膜組織。約經2—3周潛伏期后全身皮膚廣泛出現丘疹、水皰疹和膿皰疹,皮疹分佈呈向心性,以軀幹較多,可發展為皰疹。
水皰皮疹內含大量病毒,水痘消失后不遺留
瘢痕,病情一般較輕,但偶有併發
間質性肺炎和感染後腦炎者。細胞免疫缺陷、
白血病、
腎臟病或長期
使用皮質激素、抗
代謝藥物的兒童患水痘表現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成人患水痘時,20%—30%併發肺炎,一般病情重,
病死率亦高。孕婦患水痘的表現亦較嚴重,並可引起胎兒畸形、流產或
死產。
帶狀皰疹的認識誤區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
皮膚病。
本病主要侵犯皮膚和神經,出現皮膚
丘皰疹,成簇單側發生,常伴明顯
刺痛。民間常稱為「
蛇串瘡、纏腰
火丹」。本病在解放以前沒有特效的辦法,治療非常困難,
療效也不佳,遺留
後遺症的機會也非常多。所以民間流傳著很多現在看來不合時宜的方法或認識誤區。下面就這些誤區逐一介紹
帶狀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皮膚病。以前
經濟條件差,醫療
意識淡薄,對本病的認識也不充分,患病以後往往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且沒有特效的
抗病毒藥物,結果
效果欠佳,遺留後遺症的機會也較多,從而促使各種土辦法的誕生。「斬」是民間流行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是:在天朦朦亮時,對著東方,念念有詞,然後拿刀把預先準備好的草繩剁成幾段,再拿墨汁把患處圈起來,每天一次,連續四、五天。本方法唯一可取之處是用墨汁外塗患處,在
中藥里
京墨有
清熱解毒收斂的
功效,可以用於本病的治療。
但現在的墨汁則沒有這種療效,而且未經過消毒處理,外用以後反而容易繼發感染。念經、剁草繩純粹是心裡安慰。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近年來開發了很多療效佳,
副作用小的抗病毒藥物,比如
阿昔洛韋、
泛昔洛韋、伐昔洛韋等。它們的療效非常好,而且副作用很小。只要患者能及時就診,正規
用藥,大多能很快痊愈,當然部分年老體弱、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果未能及時發現,及時用藥,仍有可能遺留較明顯的后遺
神經痛,給患者帶來明顯痛苦。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該
病毒感染人體以後,出現水痘或隱形感染,而後潛伏于脊髓后根神經節的
神經元中。在各種
誘發因素(外傷、感染、過勞等)的刺激下可以再發,
損傷神經出現神經痛,累及皮膚出現丘皰疹。一般沒有
傳染性。
帶狀皰疹絕大部分累及單側,呈帶狀,出現神經痛及皮膚損害,不會影響生命。只有極少數免疫低下、年老體弱或
腫瘤患者才會泛發,此類患者可能併發肺、腦等系統損害,才會危及生命。
帶狀皰疹的治療以內治為主,抗病毒藥物為一線葯,水痘及帶狀皰疹禁
忌用糖皮質激素,因糖皮質激素可能導致病毒的播散而加重病情,可以
配合外用藥物,如
爐甘石洗劑、阿昔洛韋霜、噴昔洛韋霜等均可使用。中藥的
雄黃、
季德勝蛇藥片、
六神丸等也可。但均需預防感染的發生。后遺神經痛患者可配合中藥、
針灸、
光療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