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uuuwell.com
概述: 急性胃腸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急性胃腸道疾病,特點是有明顯的飲食不當病史,發病突然而恢復也較快,常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急性胃腸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急性胃腸炎是由於食進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如過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腸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變。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
沙門氏菌屬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雞沙門氏菌、鴨沙門氏菌較為常見。
急性胃腸炎早期癥狀有哪些?
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為噁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至數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
急性胃腸炎吃什麼好?
適宜吃的食物:
1.發作時最好用流質飲食,食物應細軟、少渣、少油膩、易消化,如米湯、杏仁茶、清湯、淡茶水、藕粉、去皮紅棗湯,應以流食為主,待病情緩解后,可逐步過渡到半流食,
2.重嘔吐腹瀉者,宜飲糖鹽水,補充水分和鈉鹽。若因嘔吐失水以及電解質紊亂時,應靜脈注XX葡萄糖鹽水等溶液。
不適宜吃的東西:
食療方:
1.新鮮藕 1000~1500克洗凈,開水燙后搗碎取汁,用開水沖服,每天 2次服完;或用去節鮮藕 500克,生薑 50克,洗凈剁碎,用消毒紗布絞取汁液,用開水沖服。
2.粳米 60克,砂仁細末 5克,將粳米加水煮粥,待熟后調入砂仁末,再煮沸 1~2小時開后即可,早晚服用。
3.鮮土豆 100克,生薑 10克,榨汁,加鮮橘子汁 30毫升調勻,將杯放熱水中燙溫,每日服 30毫升。
4.玉米心 750克,黃柏 6克,乾薑 6克,共研細末,每日 3次,每次 3克,溫開水送服。
5.綠茶、乾薑絲各 3克,沸水沖泡,加蓋浸 30分鐘,代茶頻飲,每日數次。
6.白扁豆 60克,略炒研粉,藿香葉 60克,曬乾為末,混合為散。每次 10克,每日 4~5次,薑湯送下。
7.車前子 30克,用紗布包好,加水 500毫升,煎余 300毫升,去渣,加粳米稀飯湯,分 2次溫服。
8.蔥白適量,搗碎炒熟,放肚臍部位,用膠布固定暖臍。每日 1~2次,連用數日。
2.痛劇烈時,應禁止飲水,使胃腸充分休息,待腹痛減輕時再酌情飲用。禁用生冷、刺激性食品,如醋、辣椒、蔥、姜、蒜、花椒、濃茶、咖啡、可可等。烹調時,以清淡為主,少用油脂或其他調料.
急性胃腸炎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夏季急性胃腸炎除了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外,消毒家庭用品也很重要。餐具、毛巾、衣物固然要嚴格消毒,馬桶、廁格、水龍頭開關也要消毒,不能忽略。因為馬桶、廁格在患者排便時很容易受到飛濺出帶菌分泌物的污染,同時患者在便后洗手時也很容易污染水龍頭開關。
急性胃腸炎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急性胃腸炎中醫治療方法
(1)腸胃濕熱:病起急驟,噁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
方葯: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
(2)寒濕阻滯:嘔吐清水。噁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並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全身關節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
方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10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朮10克、陳皮10克、厚朴10克、生薑5克、甘草6克。
(3)食滯胃腸:噁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后痛減,苔厚膩,脈滑實。
急性胃腸炎
方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萊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中成藥:保和丸,香連化滯丸。
(4)脾胃虛弱:稟賦不足,素體脾虛,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大便溏薄,嘔吐清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舌淡,脈弱。
治法:健脾理氣,和胃止瀉。
方葯:人蔘3克、白朮12克、山藥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中成藥:人蔘健脾丸。
如果是被細菌感染,這些細菌刺激你的腸道,並藉由上吐下瀉,使你損失許多水分。因此你需要多喝液體,以防止虛脫。 白開水是最佳的補充液,其次是其他透明的液體,例如蘋果汁、高湯或清湯。缺乏其他液體時汽水也可以,但是需要先讓氣泡散光。趕走氣泡的快速方法是用兩個杯子將汽水反覆互倒。補充水分時,勿一口氣全吞下,以免又引發嘔吐。
急性胃腸炎西醫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盡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鼓勵攝人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2)對症治療:必要時可注XX止吐葯:例如肌肉注XX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痙葯:如顛茄8n堪11次,1日3次。止瀉藥:如思密達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療:抗菌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對於感染性腹瀉,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菌素,如黃連素0.3g口服,1日3次或慶大霉素8萬u口服,1日3次等。但應防止抗菌素濫用。
急性胃腸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急性胃腸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一)寄生蟲感染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多可見於鉤蟲、血吸蟲、絛蟲、囊類圓線蟲所致的寄生蟲病,各有其臨床表現。
(二)胃腸道癌腫與惡性淋巴瘤也可有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但屬繼發性,應有癌腫與淋巴瘤的其他表現。
(三)嗜酸性肉芽腫主要發生於胃和大腸、小腸呈局限性腫塊,病理組織檢查為嗜酸性肉芽腫混于結締組織基質中。過敏史少見,周圍血中白細胞數及嗜酸性粒細胞常不增加。
(四)嗜酸粒細胞增多症除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外,病變不僅累及腸道,還廣泛累及其他實質器官,如腦、心、肺、腎等,其病程短、預后差,常在短期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