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
從生物學上講,衰老是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的必然過程,它是複雜的自然現象,表現為結構和機能衰退,適應性和抵抗力減退。
[活動]「你好,地球」百科大神之巔峰對決!
目 錄1釋義
1.1 基本信息
1.2 詳細解釋
2衰老的定義
3衰老的概念
4衰老的實質與結果
5衰老理論
6機體變化
7衰老的比較研究
8衰老理論和原因
8.1 (一)體細胞突變學說
8.2 (二)自由基學說
8.3 (四)衰老的免疫學說
8.4 (五)端粒學說
9延緩衰老的方法
11未來抗衰老方法
12宗教抗衰老方法
14飲食惡習成衰老元兇
15人身延緩衰老的表現
16.1 脊椎
16.2 牙齒
16.3 鼻子
16.4 頭髮
16.5 腸道
1釋義基本信息詞目:衰老[1]
拼音:shuāi lǎo
詳細解釋[old and feeble;decrepit;senile] 年老而精力、體質衰弱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六回:「臣聞:『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里,及其衰老,駑馬先之。』今鞠太傅但知臣盛壯之時,不知臣已衰老矣。」
2衰老的定義[2]從生物學上講,衰老是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的必然過程,它是複雜的自然現象,表現為結構的退行性變和機能的衰退,適應性和抵抗力減退。在生理學上,把衰老看作是從XX卵開始一直進行到老年的個體發育史。從病理學上,衰老是應激和勞損,損傷和感染,免疫反應衰退,營養失調,代謝障礙以及疏忽和濫用藥物積累的結果。另外從社會學上看,衰老是個人對新鮮事物失去興趣,超脫現實,喜歡懷舊。
3衰老的概念衰老(senility)是一種自然規律,因此,我們不可能違背這個規律。 兒童與老年的對比
但是,當人們採用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保健措施並適當地運動,就可以有效地延緩衰老,降低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病率,提高生活質量。
就衰老理論和延緩衰老而言,中醫藥學具有深刻闡述和豐富實踐。《素問·上古天真論》就詳細論述了女子以七、男子以八為基數遞進的生長、發育、衰老的腎氣盛衰曲線,明確指出機體的生、長、壯、老、已,受腎中精氣的調節,總結衰老的內因是「腎」起主導作用。老年期也會出現腎氣衰退的表現,如發齒脫落、耳鳴耳聾、腰酸腿軟、夜尿頻多等。
4衰老的實質與結果(1)衰老的實質是:身體各部分器官系統的功能逐漸衰退的過程。
(2)衰老的最終結果是死亡。它是生命的終止。它的主要特徵是心臟、肺、大腦停止活動,其中大腦停止活動是死亡的主要標誌,即人死亡的標準是腦死亡。
[討論]:根據平時的觀察,舉例說明人衰老的表現有哪些?
2、影響人衰老的因素有: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精神狀態、遺傳因素等。
3、延緩衰老的措施有科學合理地生活、輕鬆愉快的心情、適當地進行文娛和體育活動等。
5衰老理論每一物種的衰老過程,從生到死,均經歷顯著的變化。對於人們為什麼會衰老,儘管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學說,但科學家們已提出一些理論。每一種理論的某些部分都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會逐漸衰老和死亡。
程序性衰老理論認為,一個物種衰老的機率,可以通過他的基因預測。基因決定了細胞能活多久。當細胞死亡,器官功能開始失常,最終將不能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生物學功能。程序性衰老有助於保存物種;衰老成員按一定比率死亡,這就留下一定空間給年輕的成員。
自由基理論認為,細胞的衰老是細胞內發生化學反應過程中有害物質堆積的結果。在這些化學反應中,產生稱之為自由基的毒素。自由基最終損傷細胞,引起個體衰老。伴隨著衰老,損傷越來越多,許多細胞不能正常行使功能或者死亡。當這些現象發生時,可能引起機體死亡。不同的物種以不同的機率衰老,主要取決於細胞如何產生自由基以及對自由基如何產生反應。
6機體變化人類機體隨著年齡XX在很多方面發生顯著的改變。出現得最早的老化可能是眼睛不容易聚焦在近物上(老視)。常常大約在40歲左右,許多人發現不用眼鏡就很難看書、看報。聽力也隨年齡變化,人們對高音調的聽覺失去正常的聽力(老年性耳聾)。因此,年老的人可能發現,小提琴的音調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動人。同樣,因為講話中大多數閉音節的輔音是高音調(如k、t、s、p和ch),所以年齡大的人可能認為其他人老是在咕嚕咕嚕地說話。
大多數人隨著年老,身體的脂肪比例可能增加30%以上。脂肪的分佈也發生改變:皮下脂肪減少,而腹部的脂肪增加。因此,皮膚變薄、起皺紋、脆弱,體形也發生變化。
大多數的內部功能也隨年老下降。這些功能通常在30歲之前達到高峰,然後開始逐漸下降。即使這樣,大多數的功能在一生中仍然足夠使用。因為與機體的需要相比,大多數的器官都有大於需要的功能儲備。例如即使半個肝臟破壞,保留的肝組織仍足以維持正常功能。與正常衰老相比,疾病更容易導致老年人的功能喪失。功能下降意味著藥物、環境變化、毒素和疾病等對老年人,更可能產生不利的影響。
雖然許多器官功能下降,對於生活幾乎沒有影響,但有一些器官功能下降,能夠極大地影響人的健康和幸福。例如,雖然老年人心臟在休息時泵出的血量並未明顯下降,但心臟泵出最大血量卻下降。這意味著年紀較大的運動員不能像年輕運動員那樣行使功能。腎功能的變化明顯影響老年人把某些藥物排出體外。
要決定哪些變化純粹因衰老而引起,哪些是人們生活習慣的結果常常是困難的。經常坐著不動、食物貧乏、吸煙、酗酒和濫用藥物,較之單純衰老,能更早損傷許多身體器官。受有毒物質影響的人,一些器官的功能可能更明顯和更迅速地下降,特別是腎、肺和肝。工作在嘈雜環境中的人,更容易喪失聽力。
建立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防止有些變化。例如,在任何年齡階段停止吸煙,即使是80歲以上,都有助於改善肺功能,減少發生肺癌的機會。負重鍛煉有助於維持肌肉和骨的力量,不管年齡如何。
7衰老的比較研究無脊椎動物由於壽命短,在用以研究衰老時,實驗周期短,易於重複。無脊椎動物在外形上與脊椎動物差別雖很大,但在細胞水平上有許多共同點。有人比較了果蠅與小鼠細胞衰老的變化,發現各種細胞器的改變十分相似。例如核凹陷、線粒體膨大、核糖體減少等等。如進一步分析到分子水平,則無脊椎動物或脊椎動物細胞內的許多生化過程基本一致。因此,輪蟲、線蟲、果蠅、家蠅等常被用作研究衰老的材料。用無脊椎功物與脊椎動物做比較研究,發現許多因素如遺傳、XX、溫度、食物等與衰老有密切關係。
遺傳與衰老 不同動物各有其特定的壽命極限。如蜉蝣成體只有一天壽命,而果蠅和家蠅成體可有30多天壽命。一種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briggae)能活28天,另一種寄生線蟲可活17年。歐洲龍蝦最高壽命可達30年。哺乳動物的壽命差異也很大。小鼠和大鼠約3年,大象約70年,而人類可達110年。在人群調查中常見到長壽的家族有長壽的後代。單合子雙生兒壽命很接近,而雙合子雙生兒的壽命可能相差較大。這些都證明遺傳對壽限起主導作用。
人類女性壽命常比男性長,以往常歸因於社會因素即女性承受生活壓力較少。實際上除了男性工作、勞動消耗大,損傷機會多的外界因素外,性別也對壽命有影響。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女性為XX型而男性為XY型,許多遺傳病的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在女性由於另一X染色體的掩蓋可不表現出病態,但男性則不能掩蓋而出現病態。遺傳決定了男女性別,也造成了壽命的差別。
在動物界也有雌性動物比雄性動物壽命長的現象(見圖)。雄蠅在17天時死亡率為50%,而雌蠅在32天死亡率才達50%;此外,一種黑蜘蛛雄性平均壽命為100天,而雌性為271天。一種大型水蚤雄性平均壽命為38天,而雌性平均壽命為44天。
XX與衰老 有機體借XX以保持種群的延續。XX的方式對機體的衰老有重要影響。一次XX的有機體,XX后很快即衰老,隨之死亡。許多昆蟲和極少數的脊椎動物如太平洋中的幾種鮭魚均屬於一次XX類型。多次XX的有機體可以在生命過程中一再重複XX,大多數的脊椎動物和壽命較長的昆蟲均屬多次XX的類型。
許多昆蟲具有兩種明顯不同的適應性顏色,一種為保護色,另一種為警戒色。具有保護色的動物在XX期結束后不久即死亡;而有警戒色的昆蟲XX後生存期較長。昆蟲在XX后如飛行多,大量消耗體內儲存的能量,很快即死亡。而飛行少的昆蟲可保存能量以維持較長的生命。一次XX的昆蟲實際上直到生命的終結前仍需保持全部的功能和活力,衰老僅發生在XX過程完成後的一段很短的時間內。
脊椎動物的鮭魚也是一次XX型動物,在產卵后旋即衰老死亡。有人曾用閹割方法阻止產卵,避免產卵后的退化變化,魚的壽命即可延長數年,因此認為XX器官的成熟即蘊藏著衰老的因素。產卵本身可引起內分泌的改變,但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
哺乳動物屬於多次XX型。下表中示哺乳動物妊娠期、成熟期、生長期和壽命的一些資料。成熟期早,繁殖力強,一次產仔數多,每年產仔多次的動物壽命較短。
小型嚙齒動物如大鼠、小鼠、豚鼠等即屬此例。而大型動物如牛、馬、象以及人類,生長期長,妊娠期較長,產仔率低,壽命較長。
溫度與衰老 從比較老年學的角度看,許多冷血動物的代謝受外界溫度的影響,在低溫條件下能降低體溫,壽命相對延長。如有些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在熱帶生存的種類壽命比較短,而在溫度較低地帶的種類壽命比較長。有人用南美的一年生魚類在15℃和26℃兩種不同溫度環境下飼養,結果溫度低的一組生長快,體型大而且壽命較長。說明溫度低時,冷血動物可變溫適應環境,壽命也延長。
溫血動物能保持體溫恆定,代謝速度也比較平穩,例如蝙蝠一天內可經常蟄伏不動,代謝慢,冬眠時體溫下降,壽命能達15~17年;小鼠行動活躍、代謝快、外界溫度降低時小鼠不能降低體溫來適應環境,壽命只有3年。如將幼年鼠飼養在低溫下,不但不能延長壽命,反而易染疾病,縮短壽命。
食物與壽命 攝食量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動物的抗病能力從而影響壽命。有人用限量食物飼養斷奶后的雄性大鼠可以使之比隨意取食的大鼠壽命長。但另有試驗說明如大鼠在120天以前取得足夠的食物,其壽命比限食動物的壽命長。大鼠120天為成熟期,可見在生長期如給以足夠的食物可增強體質延長其平均壽命。也有人認為食物與體重及壽命長短有一定關係。
有人用家蠅、蟑螂、工蜂等做了一系列營養試驗,認為食物影響昆蟲的產卵時間,也間接影響到昆蟲壽命。
衰老期的變化機體衰老從宏觀到微觀都有一定的變化,並隨年齡增加而漸趨明顯。對低等動物的衰老變化雖然有人研究,但為數有限,且多是為了用來建立某種衰老模型,開展抗衰老實驗,因此有關其衰老變化的資料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對於人和哺乳動物的衰老變化則積累了較多的資料。
整體水平老年人身高下降,脊柱彎曲,皮膚失去彈性,顏面皺褶增多,局部皮膚,特別是臉、手等處,可見色素沉著,呈大小不等的褐色斑點,稱作老年斑。汗腺、皮脂腺分泌減少使皮膚乾燥,缺乏光澤。鬚髮灰白,脫髮甚至禿頂,眼瞼下垂,角膜外周往往出現整環或半環白色狹帶,叫做老年環(或老年弓),是脂質沉積所致。
牙齒脫落,但時間遲早因人而異。在行為方面,老年人反應遲鈍,步履緩慢,面部表情漸趨呆滯,記憶力減退,注意不集中,語言常喜重複。視力減退,趨於遠視。聽力也易退化。上述情況個體差異很大,如禿頂未必落齒,面皺者也可能精神煥發。
組織與器官水平整體所見的衰老變化有其組織與器官衰老變化的依據。
骨骼系統骨組織隨年齡衰老而鈣質漸減,骨質變脆,易骨折,創傷愈合也比年輕時緩慢。關節活動能力下降,易患關節炎,脊柱椎體間的纖維軟骨墊由於軟骨萎縮而變薄,致使脊柱變短,這是老年人變矮的一個原因。
皮膚老年人真皮XX變低,使表皮與真皮界面變平,表皮變薄,真皮網狀纖維減少,彈性纖維漸失彈性且易斷裂,膠原纖維更新變慢,老纖維居多,膠原蛋白交聯增加使膠原纖維網的彈性降低。皮膚鬆弛,不再緊附於皮下結構,細胞間質內透明質酸減少而硫酸軟骨素相對增多,使真皮含水量降低,皮下脂肪減少,汗腺、皮脂腺萎縮,由於局部黑素細胞增生而出現老年斑。
肌肉老年人肌重與體重之比下降。肌細胞外的水分、鈉與氯化物有增加傾向、細胞內的鉀含量則有下降傾向,此外,肌纖維數量下降,直徑減小,使整個肌肉顯得萎縮。這種衰老變化因功能不同而異,在不同的快縮肌或混合肌中收縮時間傾向於延長,而在慢縮肌中收縮時間傾向於縮短,這會影響不同運動單位的相互作用,降低肌群協調共濟的有效性,很可能這是老人肌力不足的一個原因。當然,運動單位的老年變化還不足以解釋老年人的一切運動障礙,因為神經系統不同水平上的複雜機理對運動都會產生影響。
神經系統90歲時人腦重較20歲時減輕10~20%。造成減重的原因主要在於神經細胞的喪失。這種喪失有區域的特異性,例如大腦不同區域細胞減少程度不同。從出生到10歲神經細胞已增殖到最多,不再分裂,20歲以後細胞開始喪失。但全腦細胞基數很大,部分細胞死亡不致造成功能的嚴重障礙。況且人們對記憶機理了解得還不多,因此記憶減退未必是細胞喪失所致。
從大體解剖上看,老年人後腦膜加厚,腦回縮小,溝、裂寬而深,腦室腔擴大。在顯微結構上可見神經細胞尼氏體減少,脂褐質沉積。在功能上則見神經傳導速度減慢,近期記憶比遠期記憶減退得嚴重,生理睡眠時間縮短;感覺機能如溫覺、觸覺和振動感覺都下降,味覺閾升高,視聽敏感度下降。反應能力普遍降低,特別是在要求通過選擇做出決定的情況下反應更為遲緩。
心血管系統老年心臟體積XX,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脂褐質沉積對心肌功能有何不良影響。在心髒的傳導系統可見起搏細胞的數量減少,竇房結與結間束內纖維組織增加。在動脈方面,內膜也有不同程度的加厚,可因此而致小動脈管腔狹窄。冠狀動脈分支在30歲后就開始出現內膜的增厚,中膜日趨纖維化,有些平滑肌可能壞死,最突出的衰老變化為彈性纖維板層變?⒍動脈血管變性,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以致動脈壓升高。
呼吸系統在形態方面老年人肋軟骨可能鈣化,駝背情況有所增加導致胸腔前後徑擴大成為「桶狀胸」。顯微鏡下可見肺泡管與呼吸性細支氣管擴大,使周圍肺泡容積減少
消化系統 一般說來消化系統形態上的衰老變化不顯著,落齒與對牙齒的保護良否有關,未必為衰老特徵。顯微鏡下可見胃的泌酸細胞隨衰老而減少,肝組織單位體積的細胞數也下降,小腸淋巴集結在年輕時最明顯排泄系統 人與大鼠腎臟在老年時都失重達20~30%,腎小球數目減少,40歲時正常腎小球占95%,90歲時僅余63%,近曲小管長度與容積均下降,基底膜隨年齡加厚, 髓質內間質組織增多。在功能上腎小球過濾速度下降,用菊糖廓清率(C)計算可得下式:
C菊糖(毫升/分)=153.2-0.96×年齡
腎血流速度由20~70歲下降53%,如以對氨基馬尿酸最大排出量(TMPAH)計算,腎小管功能則隨年齡下降情況如下式:
TMPAH(毫克/分)=120.6-0.865×年齡
此外,65歲以上老人不同程度地出現夜尿、尿急、尿瀕乃至失禁等現象。
內分泌系統XX的萎縮是內分泌系統最明顯的衰老變化。如女性45~50歲左右月經停止,雌激素分泌顯著下降,男性從50~90歲雄激素逐漸減少,性機能減退。與此相應XX及副性器官產生各種萎縮性變化,如卵巢淋巴細胞形成的激素,這都導致免疫機能下降。
由於各個器官本身的複雜性以及內分泌器官之間相互作用的複雜性,細胞水平 可以從體內細胞和離體細胞兩方面來闡述。
在體內表現衰老的細胞主要為固定分裂后細胞,此類細胞出生后不久即停止分裂,死後也不能補充,如神經細胞、心肌細胞等。機體衰老時此類細胞在結構與組成上都有程度不同的改變,如細胞數量減少(源於局部細胞的死亡),線粒體嵴與基質減少、體積膨脹,甚至破壞消失。神經細胞粗面內質網失去典型構造,在光學顯微鏡下即見尼氏體減少。細胞核的衰老變化則表現為孚爾根氏染色陽性物質減弱,核膜內陷形成皺襞。比較突出的老年變化是脂褐質的堆積,在心肌細胞內的堆積情況已如前述。在神經細胞內堆積隨年齡增加可占胞核外體積的一半以上。脂褐質呈褐色顆粒狀,有自發熒光,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有單層膜包圍,內有電子緻密物質,有時具透明區或板層結構。其隨年齡增加的速度因不同細胞與不同動物而異,堆積對細胞的功能有何影響仍是個有爭論的問題。
離體細胞的衰老表現在隨培養代齡增高而產生的胞內變化。自從1961年L.海弗利克等發現人胚肺二倍體成纖維細胞的培養壽限以來,對離體細胞的衰老已積累了相當資料。隨著細胞增殖達到密布單層后即須分瓶傳代,倘以1分為2計,則傳代次數只有50±10次,是為細胞群體倍增的極限,也就是培養細胞的壽限。此數與供體年齡、種屬有關。供體年老者其細胞培養的代數較來自年輕供體者少。種屬壽限高的供體其細胞培養的代數也較來自短壽者多。培養到30~40代后細胞即出現熒光顆粒,核蛋白粒的RNA減少,缺嵴的線粒體增多。這都屬衰老變化。在生化方面也已測知不少參數的變化。因此目前國內外已有不少研究者以此類細胞為衰老模型。除成纖維細胞外,諸如內皮組織、淋巴細胞、平滑肌細胞等都已建有細胞株,且有一定的培養壽限。
分子水平器宮與細胞的衰老終歸與分子水平的衰老有關,首先就細胞外的分子來說,充塞于全身的胞外結締組織及上皮下方的基底膜均有特異的衰老變化。結締組織富含膠原蛋白及彈性蛋白。隨年齡增長膠原蛋白分子之間產生交聯鍵。30~50歲為交聯迅速增加的時期,隨著交聯的增多膠原纖維吸水性下降,失去韌性,趨於僵硬,不利於組織的活動。彈性蛋白為彈性纖維的主要成分,在衰老中也會進行交聯。纖維斷裂、脆化,外觀黃色加深。至於基底膜只知其在衰老時加厚,其主要成分也是膠原蛋白,次為糖蛋白與碳水化合物。但這些分子如何改變導致膜的加厚還不清楚。此外,作為胞外物質當然還有血液、淋巴。這些物質經常處於運行狀態,且不斷更新,很難定出衰老的指標。
其次就細胞內分子的衰老來說,有些不斷更新的胞內分子,如代謝反應中的酶,其實質性的衰老變化還很少見。但其更新速度——合成與降解速度——可能在衰老時減慢。其生物活性是升是降則因不同酶而異。另有一些合成后不再更新的分子,如細胞分裂時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在合成后即不降解。有人認為DNA分子隨年齡增長而分子量下降,可能由於斷裂增加所致,核小體上重複排列的DNA鹼基對在老年比年輕時增多;DNA與組蛋白的結合增多,在染色質內組蛋白與非組蛋白的比值上升等等。至於衰老個體細胞內DNA損傷修復能力如何,人們尚不甚了解,但用離體細胞的研究大多認為DNA修復能力隨培養代齡增加而下降,且與培養細胞的供體壽命似成正相關,即長壽動物的細胞在培養中有較高的修復能力。
除DNA外,細胞內的大分子如眼球晶體纖維中的晶體蛋白,隨年齡增長而含量增加。人在50歲以前晶體的可溶性蛋白佔優勢,50歲后可溶性蛋白下降而不溶性或難溶性蛋白及其分子量均隨年老而增加,尤以晶體中心部為甚,表明早期合成的可溶性蛋白在增齡中進行聚合形成分子量大的聚合體。
人們對分子水平的衰老所知有限,研究結果也常互相矛盾,有待于在技術改進的基礎上深入探討。
8衰老理論和原因衰老(Aging or Senesence)這個詞意味著隨著年齡增加,機體逐漸出現的退行性變化。衰老的普遍性、內因性、進行性及有害性作為衰老的標準被普遍接受。自19世紀末應用實驗方法研究衰老以來,先後提出的學說不下20余種,很多學說並沒有得到實驗研究的支持。目前的研究認為,衰老由幹細胞衰退、DNA退化、飲XX神因素、衰老基因活躍等是綜合因素的結果,仍未形成統一的衰老理論。
(一)體細胞突變學說該學說認為在生物體的一生中,誘發(物理因素如電離輻XX、XXX線、化學因素及生物學因素等)和自發的突變破壞了細胞的基因和染色體,這種突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導致細胞功能下降,達到臨界值后,細胞即發生死亡。支持該學說的證據有:X線照XX能夠加速小鼠的老化,短命小鼠的染色體畸變率較長命小鼠為高,老年人染色體畸變率較高;有人研究了轉基因動物在衰老過程中出現的自發突變的頻率和類型,也為該學說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然而,該學說也有解釋不了的事實,如衰老究竟是損傷增加還是染色體修復能力降低,該學說無法解釋;另外,現代生物學證明基因的突變率為10-6-10-9 /細胞/基因位點/代,如此低的突變率不會造成細胞的全群死亡,而按該學說要求細胞應有異常高的突變率;衰老是突變造成的,轉化細胞在體外能持續生長,就此而言,轉化細胞應不發生突變,事實卻並非如此。
(二)自由基學說衰老的自由基學說是Denham Harman在1956年提出的,認為衰老過程中的退行性變化是由於細胞正常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的有害作用造成的。生物體的衰老過程是機體的組織細胞不斷產生的自由基積累結果,自由基可以引起DNA損傷從而導致突變,誘發腫瘤形成。自由基是正常代謝的中間產物,其反應能力很強,可使細胞中的多種物質發生氧化,損害生物膜。還能夠使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交聯,影響其正常功能。 自由基學說
支持該學說的證據主要來自一些體內和體外實驗。包括種間比較、飲食限制、與年齡相關的氧化壓力現象測定、給予動物抗氧化飲食和藥物處理;體外實驗主要包括對體外二倍體成纖維細胞氧壓力與代謝作用的觀察、氧壓力與倍增能力及抗氧化劑對細胞壽命的影響等。該學說的觀點可以對一些實驗現象加以解釋如:自由基抑製劑及抗氧化劑可以延長細胞和動物的壽命。體內自由基防禦能力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弱。脊椎動物壽命長的,體內的氧自由基產率低。但是,自由基學說尚未提出自由基氧化反應及其產物是引發衰老直接原因的實驗依據,也沒有說明什麼因子導致老年人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為什麼轉化細胞可以不衰老,XX細胞何以能世代相傳維持種系存在這些問題。而且,自由基是新陳代謝的次級產物,不大可能是衰老的原發性原因。
(三)生物分子自然交聯學說
生物分子自然交聯學說
其主要論點是:機體中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可以通過共價交叉結合,形成巨大分子。這些巨大分子難以酶解,堆積在細胞內,干擾細胞的正常功能。這種交聯反應可發生於細胞核DNA上,也可以發生在細胞外的蛋白膠原纖維中。目前有一些證據支持交聯學說。皮膚膠原的可提取性以及膠原酶對其消化作用隨增齡降低,而其熱穩定性和抗張強度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強了;大鼠尾腱上的條紋數目及所具備的熱收縮力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溶解度卻隨年齡增高而降低。這些結果表明,在年老時膠原的多肽鏈發生了交聯,並日益增多。該學說與自由基學說有類似之處,亦不能說明衰老發生的根本機制。
生物分子自然交聯學說:該學說在論證生物體衰老的分子機制時指出:生物體是一個不穩定的化學體系,屬於耗散結構。體系中各種生物分子具有大量的活潑基團,它們必然相互作用發生化學反應使生物分子緩慢交聯以趨向化學活性的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交聯程度不斷增加,生物分子的活潑基團不斷消耗減少,原有的分子結構逐漸改變,這些變化的積累會使生物組織逐漸出現衰老現象。生物分子或基因的這些變化一方面會表現出不同活性甚至作用徹底改變的基因產物,另一方面還會幹擾RNA聚合酶的識別結合,從而影響轉錄活性,表現出基因的轉錄活性有次序地逐漸喪失,促使細胞、組織發生進行性和規律性的表型變化乃至衰老死亡。
生物分子自然交聯說論證生物衰老的分子機制的基本論點可歸納如下:其一,各種生物分子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推移按一定自然模式發生進行性自然交聯。其二,進行性自然交聯使生物分子緩慢聯結,分子間鍵能不斷增加,逐漸高分子化,溶解度和膨潤能力逐漸降低和喪失,其表型特徵是細胞和組織出現老態。其三,進行性自然交聯導致基因的有序失活,使細胞按特定模式生長分化,使生物體表現出程序化和模式化生長、發育、衰老以至死亡的動態變化歷程。
隨年齡增長,對生命重要的大分子有交聯增多傾向,或在同種分子間或在不同分子間都可能產生交聯鍵從而改變了分子理化特性,使之不能正常發揮功能。細胞外的膠原蛋白進行交聯已如前述,此說則設想胞內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質也會進行交聯,但迄今在體內還未見證實。把交聯視為衰老的原發性因素也只是一種推測,然而這畢竟是研究衰老中值得探索的一個途徑。
(四)衰老的免疫學說衰老的免疫學說可以分為兩種觀點:第一,免疫功能的衰老是造成機體衰老的原因;第二,自身免疫學說,認為與自身抗體有關的自身免疫在導致衰老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衰老並非是細胞死亡和脫落的被動過程,而是最為積極地自身破壞過程。
從衰老的免疫學說可以看出免疫功能的強弱似乎與個體的壽命息息相關,迄今的研究表明機體在衰老的過程中確實伴有免疫功能的重要改變:
1、個體水平 伴隨衰老免疫功能改變的特點是對外源性抗原的免疫應答降低,而對自身抗原免疫應答增強。據Whittingham報告,用抗原免疫后,老年人抗體效價比年輕人呈現有意義下降。此外隨衰老自身抗體的檢出率升高。細胞免疫也隨增齡而降低。
2、器官、組織水平 人類的胸腺出生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大,13-14歲時達到頂峰,之後開始萎縮,功能退化,25歲以後明顯縮小。新生動物切除胸腺后即喪失免疫功能,年輕動物切除胸腺后,免疫功能逐漸衰退,抗體形成及移植物抗宿主反應下降。
3、細胞、分子水平 老年動物和人的T細胞功能下降,數量也減少。隨年齡的增長,機體對有絲分裂原刀豆蛋白A(con A)、植物血凝素(PHA)及抗CD3抗體的增殖反應能力下降。這是衰老的免疫學特徵之一。伴隨老化,細胞因子的分泌有明顯的改變。在T細胞的增殖中IL-2的產生和IL-2受體的出現是很重要的,老年人IL-2產生減少,IL-2受體,特別是高親和性受體的出現亦減少。
自身免疫觀點認為免疫系統任何水平上的失控都可以導致自身免疫反應的過高表達,也從而表現出許多衰老加速的證據。
免疫系統控制衰老也有許多相反的證據。小鼠中有一種長命的近交品系—C57BL/6,它的抗核抗體的比例及胸腺細胞毒抗體的含量相對較高,但未顯示較高程度的免疫病理損傷。裸鼠是一種先天性無胸腺無毛綜合症的小鼠,其T細胞免疫功能極度缺乏,以至於可以接受同種異體甚至異種移植物,這種小鼠如果飼養在普通條件下可致早期死亡,但是在無菌條件下飼養其壽命不低於正常鼠。如果在通常的飼養條件下切除新生小鼠的胸腺,死於3月齡左右,若將其置於無菌的環境中,大多數可以活得更長久。可見免疫系統雖然對生存期可以產生影響,但並非決定因素。免疫學說將免疫系統說成是衰老的領步者及根本原因所在,然而至今尚無明顯的理由說明免疫系統隨齡退化的原因,免疫系統的增齡改變也均是衰老導致的多種效應的表現,應該視為整體衰老的一部分,而不是衰老的始動原因。
(五)端粒學說端粒學說由Olovnikov提出,認為細胞在每次分裂過程中都會由於DNA聚合酶功能障礙而不能完全複製它們的染色體,因此最後複製DNA序列可能會丟失,最終造成細胞衰老死亡。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由許多簡單重複序列和相關蛋白組成的複合結構,具有維持染色體結構完整性和解決其末端複製難題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種逆轉錄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是以自身RNA為模板,合成端粒重複序列,加到新合成DNA鏈末端。在人體內端粒酶出現在大多數的胚胎組織、XX細胞、炎性細胞、更新組織的增生細胞以及腫瘤細胞中。正因如此,細胞每有絲分裂一次,就有一段端粒序列丟失,當端粒長度縮短到一定程度,會使細胞停止分裂,導致衰老與死亡。
大量實驗說明端粒、端粒酶活性與細胞衰老及永生有著一定的聯繫。第一個提供衰老細胞中端粒縮短的直接證據是來自對體外培養成纖維細胞的觀察,通過對不同年齡供體成纖維細胞端粒長度與年齡及有絲分裂能力的關係觀察到隨著增齡,端粒的長度逐漸變短,有絲分裂的能力明顯漸漸變弱;Hastie發現結腸端粒限制性片段的長度隨供體年齡增加逐漸縮短,平均每年丟失33bp的重複序列;植物中不完整的染色體在XX作用中得以修復,而不能在已經分化的組織中修復,這在較為高等的真核生物中也證實了體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抑制;XX的端粒要比體細胞長,體細胞缺失端粒酶活性就會逐漸衰老,而XX細胞系的端粒卻可以維持其長度;轉化細胞能夠通過端粒酶的活性完全複製端粒以得永生。 端粒學說
但是許多問題用端粒學說還不能解釋。體細胞端粒長度與有絲分裂能力呈正比,這一點實驗已經證實了,而不同的體細胞其有絲分裂能力是不盡相同的,胃腸黏膜細胞的分裂增殖速度就比較快,神經細胞分裂的速度就比較慢。曾有人就不同年齡供體角膜內皮細胞的端粒長度進行研究發現角膜內皮細胞內端粒長度長期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而端粒酶卻不表達。另外,Kippling發現,鼠的端粒比人類長近5-10倍,壽命卻比人類短的多。這些都提示體細胞端粒長度與個體的壽命及不同組織器官的預期壽命並非一致。XX細胞的端粒酶活性長期維持較高的水平卻不會象腫瘤那樣無限制分裂繁殖;端粒長度由端粒酶控制,那何種因素控制端粒酶呢?XX細胞內端粒酶活性較高,為什麼體細胞中沒有較高的端粒酶活性。看來端粒的長度縮短是衰老的原因還是結果尚需進一步研究。
9延緩衰老的方法延緩皮膚衰老的科學方法和原則
在做好清潔、防曬、保濕、…的同時,聯合使用抗氧化、抗自由基、促進再生、細胞保護因子等產品,就可以保持肌膚年輕。這是原中山醫出版的《醫學信息薈萃·抗衰老護膚特輯》介紹的醫學護膚理論。
1.食療延緩衰老
〖 來 源 〗: 民間葯膳方
〖 原 料 〗: 龍眼肉20顆,制首烏15克,當歸6克,紅棗6個,冰糖50克。
〖 制 作 〗: 1.將制首烏、當歸去凈雜質,烘乾研成粉末;紅棗去核,洗凈,切成細粒;龍眼肉剁細。 2.凈鍋置中火上,摻入清水約700克,加入首烏、當歸粉末,煮幾開之後,下龍眼肉、紅棗、冰糖熬成約300克的羹湯即成。
〖 特 點 〗: 甜羹適口。
〖 說 明 〗: 制首烏補肝腎,益精血,黑頭髮,悅顏色,久服益壽。當歸補血和血;龍眼補精益髓,美顏色,潤肌膚;紅棗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久服輕身延年。此成菜有美容顏、潤肌膚之功效。女性常吃可葆青春長在
豐富的營養攝入有助於延緩衰老,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開始注意到飲食養生的原因。在滋補品中,海參、燕窩一類高檔補品自古就受到很高的評價。研究證明,海參具有很好的補充營養、延緩衰老的功效,同時,長期食用海參還能預防多種老年病的發生,如高血壓、高血脂等。[3]
3.適量運動延緩衰老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保持健康、延緩衰老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自古至今養生學上都積極主張運動。 有人認為,人到老年才開始運動為時已晚,其實不然。經國外運動生理學家研究證實:「老年從事體育運動的效果雖然要比年輕人小得多,但只要投入,並通過適量負荷的體育運動,機體的生理機能和組織狀態都能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任何老年人,只要堅持適量的體育運動,對健康和長壽都是有益的。 但老年人參加體育運動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運動前先到醫院全面檢查一下身體,
2、循序漸進,運動量逐漸增加,掌握好適度的運動量。專家認為,老人每天堅持30分鐘的輕鬆運動,每周5次,運動后每分鐘的心率,加上自己的年齡數,不超過170,這就是最適度的運動量。另外,在運動結束后5分鐘內,感到心跳、呼吸基本恢復正常,全身舒適且無疲勞感,這也說明運動量是適度的。
3、選擇合理的運動項目。慢跑、快走、游泳是耐力鍛煉,可使心臟保持健康;太極拳、跳舞、保健操等柔韌性鍛煉,可活動肌肉、韌帶及筋腱,防止關節僵硬及疼痛;肥胖老人最好做老年減肥健美操。
4、選擇運動時間。鍛煉時間選擇在下午較為安全。 加強運動
5、持之以恆,貴在堅持。
6、運動前須做好準備活動,激烈運動后不要突然停頓下來。最好慢走2分鐘后再停下來休息。運動后也不要立即洗澡,至少要等5分鐘后。洗澡時最好用熱水,以保安全。
★美國抗衰老藥物學會主席克拉茨博士每天服用的營養品,我們可以參考一下↓
·維他命E——800國際單位
·維他命C——2000到12000毫克
·胡蘿蔔素——15毫克
·硒——200微克
·輔酶Q-10——100毫克
·銀杏葉提取物——80毫克
(維E建議各個年齡段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不要每天服用,否則可能有副作用)★(銀杏葉提取物可用白果來代替)→具體根據自己情況選用,否則物極必反!
國際上開發的幾種抗衰老葯:益康胎盤多肽、生長因子IGF—1、胸腺肽、一珍膠囊、核苷酸等
另外,許多蔬菜和水果等食用品也對人體有保健和延長壽命的作用:茶葉、番茄、奇異果(獼猴桃)、菠菜、龍眼肉、洋蔥、胡蘿蔔、蘋果、生薑、牛奶、番薯(就是紅薯、山芋,也有叫地瓜的)、茄子、辣椒、桔子等。
藥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所以葯補不如食補!
3.破壞修復法
先破壞后修復,先生病後治愈。並且對每一種精神心理肢體的疾病都產生免疫。
對喝水
4.堅持適量飲水延緩衰老
人體細胞中水的成分很大,人的生死過程也可以說是間接的脫水過程。
10幾種抗衰老的紫皮蔬菜一、茄子把毒素排乾淨
茄子是常見的蔬菜,其表皮紫黑髮亮,是一種高營養蔬菜,含有非常高的維生素P。茄子約94%是水分,但是它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茄子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可以改善便秘問題,防止身體發胖。鉀元素的含量也很豐富,能防止身體浮腫和皮膚老化。
吃法:把茄子和南瓜、紅辣椒一起用醋煮熟后食用。或者清蒸后蘸上一點調味品,也很好吃。
二、紫薯讓肌膚保持水潤亮澤
紫薯即紫紅薯,它除了含有普通紅薯的營養之外,還含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元素,花青素被譽為第八大營養,是比維生素C還好的自由基清除劑。紫薯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β、維生素B1,維生素C、鈣質、鎂元素等營養物質。特別是它含有強效抗氧化作用的花青素,可以預防皺紋,防止眼睛疲勞!
吃法:把紫薯的表皮烤焦,蘸上蜂蜜,做成的紫薯甜品非常好吃哦。
三、紫甘藍讓你的眼睛遠離倦態
紫甘藍又稱紅甘藍,它含有不同大量的維生素,紫甘藍中的紫色色素就是花青素,它可以預防眼睛疲勞,同時也被公認為具有抗過敏的作用。身體容易過敏的人,可以多吃點紫甘藍,對身體很有好處。
吃法:顏色十分鮮艷,切成細絲做成涼拌紫甘藍沙拉,既漂亮又好吃。
四、紫蘇讓你的身體一直保持年輕苗條
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在胡蘿蔔素β、各種維生素和鐵元素等的配合下讓身體一直年輕!
紫蘇醛具有促進消化和清腸作用外,還有強力的殺菌作用和防腐作用,和生食物一起吃能預防食物中毒。
吃法:把紫蘇和冰糖、醋一起做成紫蘇醋。兌水喝就可以防止身體衰老哦。
含有花青素,具有很強的抗衰老作用。鉀元素的含量也很豐富,可以把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加熱會讓菊苣的苦味增強,同時花青素也會喪失,所有生吃更健康。
吃法:和生火腿配著吃非常爽口!在比薩上面放上菊苣,當成比薩沙拉來吃非常好吃,也更加營養。[4]
11未來抗衰老方法1:全身基因的置換和修復。
2:重回「XX」(將來可能出現轉基因人類,將轉基因人類的基因提取出來,輸入普通人的體內,再通過基因雜交技術使人在巨型植物或巨型動物的XX裡重新成長或恢復)。
3:從生物分子的水平上抗衰老,研製能夠延緩生物分子自然交聯的藥物保持生物分子結構的穩定可能是未來延緩衰老的有效方法。
4:再生醫學:通過研究機體的正常組織特徵與功能、創傷修復與再生機制及幹細胞分化機理,尋找有效的生物治療方法,促進機體自我修復與再生,或構建新的組織與器官,以改善或恢復損傷組織和器官的功能,從而達到了抗衰老的目的,也是目前國際最尖端的抗衰老技術
12宗教抗衰老方法宗教界最新研究表明,人出生時及後來的一生之中會從天空、地上、食物、藥物、內心和外部衝突中產生和積聚大量的毒素,這些毒素日積月累,會對人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產生越來越大的傷害,除了可能導致舊病複發外,還可能致使身體組織的病變和使人的壽命縮短,從而造成衰老和死亡。
中國宗教界認為:要清除人體內產生和聚集的毒素,一個基本的方法就是喝」光子水」。
具體做法很簡單:( 光子水 = 調和了少量食鹽的溫涼白開水 + 冰塊 + 太陽光線照XX)
注意事項:由於各種原因, 光子水必須在早晨起床后的白天飲用,絕不可以在晚上喝。中國古語云: 晨飲鹽水如參湯, 夜服鹽水賽砒霜。光子水的溫度不要太冷, 以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適。
13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臉部皮膚:女性25歲就開始衰老了,會慢慢長出皺紋;男性35歲臉部皮膚開始出現乾燥、粗糙、鬆弛、面部輪廓不再清晰。
肺:20歲開始衰老。肺活量從20歲起開始緩慢下降,到了40歲,一些人就開始氣喘吁吁。30歲時,男性每次呼吸會吸入946毫升空氣,而到70歲,這一數字降至473毫升。
年輕雪白的肌膚
大腦和神經系統:22歲開始衰老。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會慢慢減少。40歲后,神經細胞將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從而對記憶力及大腦功能造成影響。
頭髮:男性頭髮30歲后開始變白,女性則從35歲左右開始。60以後毛囊變少,頭髮變稀。頭髮烏黑是因為頭髮里含有一種黑色素,人體沒有統一分泌黑色素的腺體,黑色素在每根頭髮中分別產生,所以頭髮總是一根一根變白。
乳房:35歲開始衰老。隨著女性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減少,乳房逐漸衰老、下垂。40歲后,乳暈會急劇收縮。
肌肉:30歲開始衰老。肌肉一直在生長,衰竭;再生長,再衰竭。30歲后,肌肉衰竭速度大於生長速度。過了40歲,人們的肌肉開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減少。
骨骼:35歲開始衰老。25歲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歲骨質開始流失,XX自然老化過程。80歲時身高會降低5厘米。
心臟:40歲開始衰老。隨著身體日益變老,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也開始降低。45歲以上的男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心臟病發作的概率較大。
牙齒:40歲開始衰老。40歲以上成年人唾液的分泌量會減少。唾液可沖走細菌,唾液減少,牙齒和牙齦更易腐爛。牙周的牙齦組織流失后,牙齦會萎縮。
眼睛:40歲開始衰老。近距離觀察事物會非常費勁。接著,眼睛適應不同強度光的能力降低,對閃耀光更敏感,不適宜夜晚開車。
腎:50歲開始衰老。腎濾過率從50歲開始減少,後果是人失去了夜間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衛生間。75歲老人的腎濾過率是30歲時的一半。
攝護腺:50歲開始衰老。攝護腺增生引發了包括尿頻在內的一系列問題。困擾著50歲以上的半數男子。正常的攝護腺大小有如一個胡桃,增生的攝護腺有一個橘子那麼大。
聽力:55歲左右開始衰老。60多歲以上的人半數會因為老化導致聽力受損。這叫老年性耳聾。老人的耳道壁變薄、耳膜增厚、聽高頻度聲音變得吃力,所以在人多嘈雜的地方,交流十分困難。
腸:55歲開始衰老。健康的腸道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細菌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腸內「友好」細菌的數量在55歲后開始大幅減少,這一幕尤其會在大腸內上演。結果,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XX。
舌頭和鼻子:60歲開始退化。一生中最初舌頭上分佈有大約1萬個味蕾。60歲后這個數可能減半,味覺和嗅覺逐漸衰退。
聲帶:65歲開始衰老。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聲音會變得輕聲細氣,且越來越沙啞。這是因為喉嚨里的軟組織弱化,影響聲音的響亮程度。女人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沙啞,音質越來越低,而男人的聲音越來越弱,音質越來越高。
膀胱:65歲開始衰老。65歲時,我們更有可能喪失對排尿的控制。此時,膀胱會忽然間收縮,即便尿液尚未充滿。如果說30歲時膀胱能容納兩杯尿液,那麼70歲時只能容納一杯。膀胱肌肉的伸縮性下降,使得其中的尿液不能徹底排空,反過來導致XX感染。
性器官:65歲時,25%的人會XX困難,男性漸漸出現ED。55歲,女性的XX萎縮、乾燥,XX壁喪失彈性,XX越來越疼痛。
衰老機體的變化
肝臟:70歲開始衰老。肝臟似乎是體內唯一能挑戰衰老進程的器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強大。手術切除部分肝后,3個月之內它就會長成一個完整的肝。如果捐贈人不飲酒不吸毒,沒有患過傳染病,一個70歲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給20歲的年輕人。
神經內分泌學說認為激發各種生理功能的信息在衰老中有重要作用。信息來源不外內分泌與神經,早在19世紀就有一種理論強調衰老源於性激素的缺乏,XX移植成為風靡一時的複壯手術。其實衰老未必源於激素的缺乏,而可能是各種激素的平衡失調所致,維持激素平衡有賴於神經內分泌的反饋機理,衰老個體對反饋的敏感性下降,有人認為反饋的中心在下丘腦,這裡接受反饋信息,然後轉為激素反應,觸發機體的生長、成熟和衰老。因此認為在下丘腦有所謂「衰老鍾」,實驗證明給老年性周期停止的雌鼠注XX刺激下丘腦神經分泌的化學物質——左旋多巴則可恢復XX周期,反映了老年下丘腦神經遞質兒茶酚胺的缺陷。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不是激素本身而是靶細胞上的受體缺陷導致衰老,例如有些激素調控細胞對營養物的吸收與代謝,它們的受體在衰老時顯著減少以致老年人對營養的利用能力下降。
還有一種見解認為一種激素對另一種激素的功能可以通過未知方式進行阻斷,例如有人從切除垂體使老年大鼠部分地複壯推測垂體有某種激素可干擾體細胞對甲狀腺素的利用。複壯是源於這種干擾的解除。但迄今還不知垂體是否確有這類「死亡激素」。
神經內分泌說涉及激素與神經遞質作用的許多方面,現代的實驗根據還是有限的。
14飲食惡習成衰老元兇一:水果代替蔬菜
水果和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為此,許多人以為,只要每天吃些水果,不吃或少吃蔬菜也無妨。其實,蔬菜是僅次於糧食的人體必需的食物,它更能有效地促進人體吸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人如果僅食動物食品,蛋白質吸收率為70%;若兼食蔬菜,則吸收率可達90%以上。再者,蔬菜中含特有的植物粗纖維能刺激腸道蠕動,起到助消化、防腸癌之作用。
二:方便麵代替早餐
經常食用方便麵替代早餐,對人體健康和發育都是很不利的。因為,維持人體正常生理代謝需要六大要素,而方便麵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他營養成分很少。因此,如果長期以方便麵代替早餐,會導致頭暈、乏力、消瘦、心悸、精神不振等,嚴重者可出現體重下降,肌肉萎縮等營養缺乏之表現。
三:新鮮蔬菜代替冷藏蔬菜
如果是指剛從菜地里採摘下來的新鮮蔬菜,這種說法沒有任何問題。但事實上我們吃到的蔬菜大都沒有那麼新鮮了,通常都是儲存了幾天的,其維生素也在儲存的過程中逐漸地損失掉。相反,冷藏的蔬菜就能保持更多的維生素,因為蔬菜採摘之後冷藏,能很好地防止維生素的流失。
四:礦泉水代替白開水
很多人說礦泉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就不再喝白開水,全用礦泉水代替,但是礦泉水也會受到土地中有害物質的污染。近日,荷蘭科學家對瓶裝礦泉水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礦泉水更容易受到危險微生物和細菌的污染。儘管這些細菌可能並不會對健康人的身體造成太大的威脅,但對那些免疫力較弱的人來說,瓶裝礦泉水中的細菌可能會造成相當大的危險。
五:畜肉代替魚肉
只吃豬肉,少吃或不吃魚肉是多數漢族人的習慣。雖然兩者的蛋白質含量和吸收率差異不大,但脂肪的構成卻有很大差異。魚的脂肪含有較多的某種多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對兒童的大腦發育和預防心血管疾病起著有益的作用。而畜肉,尤其是牛羊肉,脂肪酸以飽和為主,過多攝入不利於健康。
紅糖和白糖都是由甘蔗或甜菜提取出來的,紅糖的製作工藝較白糖稍微簡單一些,其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纖維素也較多,而且釋放能量較快,吸收利用率也更高。但是,紅糖的味道不如白糖那麼甜,人們在喝茶和咖啡時自然而然就會多放些,所以其實紅糖有時候比白糖更危險。
七:補藥代替營養品
不少人在醫生建議加強點營養時,卻往往去服用各種補藥。然而,專家指出,補藥不可代替營養品。氨基酸是常見補藥,但若不是進食困難,則不必應用,盲目輸氨基酸不僅可致過敏反應,對於腎功能不好者,還可能導致肝昏迷、尿毒症的發生。不少人認為,維生素類藥物對身體有益,多吃點無妨,實則不然,長期服用維生素a、d丸可發生維生素a中毒,出現骨痛、嘔吐、瘙癢、脫髮等。因此,加強營養,應從調節飲食入手,切勿濫用營養品。
八:營養品代替天然食品
很多人越來越重視營養,這是好事,但濫用營養品,好事就變成壞事。把蛋白粉當飯吃,把維生素當水果和蔬菜,認為吃了這些營養品,身體就會長保健康。更有不少人認為,維生素類藥物對身體有益,多吃點無妨,實則不然。例如,大量的維生素c與腎結石形成有關,加強營養,原則上應從飲食調節入手。如果飲食不夠,確需補充時,應該由相關專家給予建議,切不可濫補。
15人身延緩衰老的表現(1)下丘腦
下丘腦是重要的皮質下內臟神經中樞。它在大腦皮質的影響下可以對內髒的活動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包括心跳、呼吸、血壓、消化、內分泌、體溫調節及糖和脂肪代謝等。大量的實驗告訴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下丘腦發生明顯的老化XX,對人體的影響巨大,以至於有人稱下丘腦為人體的「老化鍾」。人蔘對下丘腦的功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其可XX垂體前葉,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XX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增加,改善下丘腦老化XX對人體的影響。
(2)增強神經系統的XX過程
人體的衰老癥狀,提示了人體不同系統的功能衰退。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腦特定區域的細胞數逐漸減少。從成年期到90歲以上,人大腦重量大約損失20%。25%。高齡老人不但在腦的形態上發生變化,而且在功能上也發生進行性智力減退,尤其表現記不住眼前發生的事情(短期記憶力減退)。另外,神經沖功的傳導速度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慢,導致神經肌肉反XX時間延長,出現行動遲緩。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人蔘的功率可以增強神經系統的XX過程,人蔘的作用也可以使神經系統的抑制趨於集中和分化完全,從而使XX和抑制兩種神經過程得到平衡,故而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和勞動效率,緩解衰老引起的短期記憶力減退和行動遲緩的癥狀。
(3)細胞免疫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免疫器官及其免疫活性均有衰退的表現。老人的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反應均明顯下降。這與老年人易患感染、腫瘤、風濕症等有密切的關係。人蔘皂甙和人蔘多糖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刺激作用,可以增加人體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從而降低老年病癥的發生。
(4)自由基
自由基可以誘發腫瘤,引發動脈硬化,是加速人體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人蔘中含有的一種化合物(maltol)有明顯的對抗自由基的作用。動物實驗證明,其可強烈抑制乙醇引起的小鼠肝內脂類的過氧化反應,減少脂褐素等大分子的堆積,延緩細胞整合性的降低及減輕脂類過氧化物滅活酶的作用,從而起到延壽作用。
(5)膽固醇
人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並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和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症。這些良好的作用我們在臨床上幾乎都可以看到。
(6)抗機體衰老
機體衰老時,體內代謝發生一系列包括蛋白質的合成能力降低、脫氧核糖核酸修復率下降等在內的退化性改變。人蔘皂甙對蛋白質、RNA和DNA的合成均有促進作用。這是人蔘的藥用價值學基礎之一,也是人蔘作為強壯劑用於老年病和恢復期病人的依據。
(7)培養細胞
有人發現,無論細胞培養基的營養狀態多好,正常細胞的分裂是不會超過一定次數的。而人蔘可以增加體外培養細胞的壽命,增幅可達20%!這也是人蔘可以益壽延年的佐證。
16女人衰老癥狀表現脊椎35歲以後,脊椎、腰椎開始退步。女性渴望的S形身材,可不是說你的脊椎要變成S型。脊椎出現了側彎,就
脊椎組圖(10張)
會帶來很多疾病。女性與男性相比,發生脊椎側彎的人群是男性的3倍,脊椎側彎的女性特別脆弱,輕輕搬一次東西很可能就導致需要一個月平躺在床。脊椎疾病還可能影響到心腦血管疾病和心理健康。
調查發現,長期蹺二郎腿容易引起彎腰駝背,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佈不均,長此以往,勢必壓迫脊椎神經,而且翹二郎腿還會妨礙腿部血液循環,造成腿部靜脈曲張。[5]
牙齒如果你發現牙齒變得比以前更長了,這不是因為它們在增長,而是因為牙齦在萎縮,甚至一部分牙根已經暴露在外。門牙的平均長度一般在10~12毫米,隨著牙齦萎縮導致的牙根暴露,這個數字會增長到15~17毫米。身體機能的逐漸衰老造成了皮膚失去彈性,牙齦開始鬆弛。
最好的保護方法是使你的牙齦遠離細菌的侵害:每天保證刷牙兩次,同時用牙線配合清理。細菌帶來的牙齦病變會加劇牙齦萎縮的情況,同樣過度用力刷牙也會帶走牙齦組織,也要盡量避免。[5]
鼻子鼻子是有美麗時限的,鼻子最美的時間是20-40歲。40歲以後,你每天早上起床就會發現鼻孔下垂,鼻型改變,鼻樑也稍有下陷,甚至,你能感覺到鼻子比以前大了很多,所以,45歲之後,你不能再說任何謊話了!這是因為,鼻子像其他軟組織(皮膚,脂肪和肌肉)一樣萎縮。隨著時間的增長,骨骼也會萎縮,沒有了骨骼的支持,這些軟組織就少了可供支撐的基架。[5]
頭髮正常狀況下,每個人每天都會脫落一些毛髮。但是如果發現頭髮稀疏變薄,並且已經退過了髮際線,或者毛髮脫落變薄的地方越來越大,這就說明你要重視這個問題了。35歲以後,相同比例的男性和女性都會漸漸遭受頭髮稀疏的困擾。原因同樣與雌性激素的分泌有關,一直以來雌性激素被視為是毛髮生長的保護傘。[5]
腸道你沒有想到,這個盤繞長達5~6米的傢伙竟然是你衰老最開始的地方。醫學專家指出,人體90%的疾病與腸道不潔有關,1天不排便等於吸3包煙。這是因為腸道是我們身體里重要的消化吸收系統,營養從這裡吸收,毒素、垃圾從這裡排出。
腸道衰老帶來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便便,腸道中最高能積存約6.5公斤的宿便,大量的宿便堵塞在腸道里,使得毒素、垃圾無法及時排出甚至被腸道當做「營養」重新吸收,於是導致膚色晦暗、斑痘叢生、口臭熏人,不僅如此,由於腹部堆積了太多的廢油,小「腰」精直接升級變成小「腹」婆。[5]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1. 新出版的參考文獻 .
2. 人體百科知識:衰老的生物學定義及社會學定義! .麗人途女性百科 [引用日期2012-11-24] .
3. 老年人進補,海參養生更健康 .海參資訊網 [引用日期2012-12-5] .
4. 幾種抗衰老的紫皮蔬菜 .中國菜園網 [引用日期2012-11-27] .
5. 五大現象說明女人越來越衰老 .健德堂 .2012-11-15 [引用日期2012-12-7] .
相關文獻淺談衰老礦井回採期間的防滅火管理-煤礦現代化-2011年 第1期
蛋黃果具有抗衰老和愈合傷口的能力-中國化妝品-2011年 第2期
衰老礦井殘采塊段安全高效回採-中國科技信息-2011年 第5期
>> 查看更多相關文獻
詞條標籤:
醫學新陳代謝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暗黑破壞神裝備有機化合物植物生理學科學自然科學藥品 文化 , 生物學 , 生命現象
如果想提出功能問題或意見建議,請到意見反饋;如果您要 舉報侵權或違法信息,請到投訴中心;其他問題請訪問百度百科吧
衰老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63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04-20
創建者:finalmin
詞條貢獻榜 辛勤貢獻者:
某個習慣某個人
憶夕陽殘月
乀中國名吃
為何不能挽留
窗外微涼
sdzxfzxf
響石潭
蔡毅興
百科ROBOT
chaamed
少年阿童木
©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 百科協議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參考資料
1釋義1.1基本信息1.2詳細解釋2衰老的定義3衰老的概念4衰老的實質與結果5衰老理論6機體變化7衰老的比較研究8衰老理論和原因8.1(一)體細胞突變學說8.2(二)自由基學說8.3(四)衰老的免疫學說8.4(五)端粒學說9延緩衰老的方法10幾種抗衰老的紫皮蔬菜11未來抗衰老方法12宗教抗衰老方法13人體器官衰老時間14飲食惡習成衰老元兇15人身延緩衰老的表現16女人衰老癥狀表現16.1脊椎16.2牙齒16.3鼻子16.4頭髮16.5腸道
登錄
查看我的收藏
1釋義基本信息詞目:衰老[1]
拼音:shuāi lǎo
詳細解釋[old and feeble;decrepit;senile] 年老而精力、體質衰弱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六回:「臣聞:『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里,及其衰老,駑馬先之。』今鞠太傅但知臣盛壯之時,不知臣已衰老矣。」
2衰老的定義[2]從生物學上講,衰老是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的必然過程,它是複雜的自然現象,表現為結構的退行性變和機能的衰退,適應性和抵抗力減退。在生理學上,把衰老看作是從XX卵開始一直進行到老年的個體發育史。從病理學上,衰老是應激和勞損,損傷和感染,免疫反應衰退,營養失調,代謝障礙以及疏忽和濫用藥物積累的結果。另外從社會學上看,衰老是個人對新鮮事物失去興趣,超脫現實,喜歡懷舊。
3衰老的概念衰老(senility)是一種自然規律,因此,我們不可能違背這個規律。 兒童與老年的對比
但是,當人們採用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保健措施並適當地運動,就可以有效地延緩衰老,降低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病率,提高生活質量。
就衰老理論和延緩衰老而言,中醫藥學具有深刻闡述和豐富實踐。《素問·上古天真論》就詳細論述了女子以七、男子以八為基數遞進的生長、發育、衰老的腎氣盛衰曲線,明確指出機體的生、長、壯、老、已,受腎中精氣的調節,總結衰老的內因是「腎」起主導作用。老年期也會出現腎氣衰退的表現,如發齒脫落、耳鳴耳聾、腰酸腿軟、夜尿頻多等。
4衰老的實質與結果(1)衰老的實質是:身體各部分器官系統的功能逐漸衰退的過程。
(2)衰老的最終結果是死亡。它是生命的終止。它的主要特徵是心臟、肺、大腦停止活動,其中大腦停止活動是死亡的主要標誌,即人死亡的標準是腦死亡。
[討論]:根據平時的觀察,舉例說明人衰老的表現有哪些?
——如:皺紋的出現,駝背,拄拐杖,行動遲緩等。
2、影響人衰老的因素有: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精神狀態、遺傳因素等。
3、延緩衰老的措施有科學合理地生活、輕鬆愉快的心情、適當地進行文娛和體育活動等。
5衰老理論每一物種的衰老過程,從生到死,均經歷顯著的變化。對於人們為什麼會衰老,儘管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學說,但科學家們已提出一些理論。每一種理論的某些部分都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會逐漸衰老和死亡。
程序性衰老理論認為,一個物種衰老的機率,可以通過他的基因預測。基因決定了細胞能活多久。當細胞死亡,器官功能開始失常,最終將不能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生物學功能。程序性衰老有助於保存物種;衰老成員按一定比率死亡,這就留下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