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向活潑好動的飛飛突然蔫兒了,不上躥下跳了,不愛看電視了,也不好好吃飯了,有時剛吃兩口飯,就
乾嘔。起初,王女士以為飛飛患了
感冒、
食積或
腹瀉,但給他量了量
體溫,不高;拍拍他的小肚皮,不脹;看了看他的
大便,也不稀。
「不
發燒,不腹瀉,也不
咳嗽,肯定問題不大,我看休息幾天就會好。」丈夫一席話,讓王女士稍感安慰。不承想,幾天後飛飛的
呼吸聲越來越沉重和急促,王女士趕緊帶飛飛去醫院檢查,
醫生說是
肺炎。
「肺炎?這不可能,我孩子一不發燒,二不咳嗽,怎麼可能得肺炎呢?」王女士不相信醫生的
診斷。
「很多家長只知道發燒、咳嗽等
癥狀是
小兒肺炎的典型表現,殊不知,即使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也可能得肺炎。特別是1歲以內的
嬰幼兒,
免疫力比較低,一開始出現肺炎,並不一定會出現發燒
現象,再加上他們的
氣道反應尚未
發育成熟,即使氣道有
炎症,通常也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咳嗽反應,有些患兒甚至不咳嗽。」河南
中醫學院一附院
兒科主任
醫師宋桂華說,近日她
坐診時就遇到不少不發燒、不咳嗽的肺炎患兒。由於這些患兒沒有出現肺炎的典型癥狀,以至於不少家長誤把肺炎當感冒、食積
治療,甚至以為是勞累所致,結
果導致
病情加重,孩子確診時,肺炎大都已經比較嚴重了。
宋桂華說,肺炎患兒一般都會出現
缺氧問題,如果缺氧
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重症肺炎患兒還會出現呼吸窘迫、
呼吸衰竭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險。據
調查,在我國,5歲以下
兒童的
死亡原因中,肺炎位居首位。
「家長必須高度
警惕不發燒、不咳嗽的小兒肺炎。如果1歲以上的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
精神萎靡、
食慾下降、
呼吸急促等癥狀,1歲以內的
嬰兒出現不明原因的拒絕喝奶、
嗆奶、
驚厥、不哭、
嗜睡等問題,家長要及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通過醫生
聽診,必要時拍
胸片,可以
判斷孩子是否患了肺炎。」宋桂華提醒。
很多家長覺得肺炎的癥狀和感冒相似,難以區分。宋桂華說,感冒和肺炎有區別,感冒患兒多數能吃能玩,而肺炎患兒精神差,不願活動,有時臉色發青。
此外,家長還可以試試下面兩個鑒別方法:
1.在孩子安靜或睡著時,仔細
傾聽他的
脊柱兩側和胸壁,如果他
吸氣后,能夠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就提示他可能患了肺炎。
2.世界
衛生組織推薦了一種家庭排查小兒肺炎的方法,主要是數孩子的呼吸(一呼一吸叫做一次呼吸)。如果2個月以內的
新生兒每分鐘呼吸次數大於60次,2個月~1歲的嬰兒每分鐘呼吸次數大於40次,1歲以上的孩子每分鐘呼吸次數大於30次,家長一定要重視,因為孩子的病情很可能已經進展到肺炎階段了。
「一旦確診孩子得了肺炎,很多家長急於用
抗生素,這是不可取的。肺炎不都是
細菌感染,也可能是
病毒感染、
支原體感染或
交叉感染,只有明確是什麼感染,對症選擇抗生素或
抗病毒、抗支原體感染的
藥物,
才能有效治療。」宋桂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