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寶寶:小兒
慢性腹瀉的居家照護法)
如何預防慢性腹瀉?
急症快治,以盡後患。小兒慢性腹瀉常伴有養分不良及其他
併發症,結果較嚴重,所以,在急性期的
治療和
家庭護理十分重要。
居家照護法
對於腹瀉的小寶寶而言,應當做具體的評估及檢查,並且儘早做處置治療,以避免併發症的發生。同時,經過恰當的居家照料與
飲食調理,可使腹瀉寶寶更快地
恢復健康,堅持良好的養分與
生長。
1、及早填補
身體損失的
水分
媽媽首先要做的是判定寶寶是否是輕度
脫水。輕度脫水的
癥狀:有
口渴感、
口唇稍干、尿比平時要少、顏色
發黃,並且表現出
煩躁、愛哭。
媽媽可從以下兩種
補液方法中選擇一種:
A、用
自製的糖
鹽水補液:用自製的
米湯加鹽
液體補液,即在500毫升溫
開水內加進1。75克的精
食鹽。
B、用
醫生給開出來的ORS(
口服補液鹽)補液:ORS補液鹽是已配好的乾粉,
運用時按說明書配成液體即可。然後,在最初4小時里,按寶寶的每千克
體重給予20~40毫升液體。此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歲以下的寶寶可每隔1~2分鐘便喂上一小勺,大一點的寶寶則可用小杯子喝。假如寶寶
嘔吐,待10分鐘后再慢慢地喂;一旦寶寶呈現
眼瞼浮腫,表明補液有些過量,應暫時改喝
白開水或
母乳。
愛心提示:不要把ORS補液鹽加在奶、米湯、
果汁或其他
飲料中,並且按說明配製完畢之後,不能再往裡加糖,否則影響補液
效果。
2、小肚肚保熱很重要
除
調劑飲食外,還要留意寶寶
腹部保熱。氣候涼的時候,寶寶由於受
病毒侵略,其
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
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將加重腹瀉。媽媽們可用熱水袋對寶寶腹部進行
熱敷,也可幫寶寶揉肚子,以
緩解其
疼痛。
3、小屁屁要倍加庇護
由於寶寶
排便的次數增長了很多,所以會不斷地
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
糞便對
皮膚刺激較大。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后,媽媽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特別是留意
肛門和XX部的乾淨,最好用柔軟乾淨的棉
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
紅臀及
尿路感染。假如小屁屁發紅了,應將它裸露在空氣中自然乾燥,然後塗抹一些
尿布疹膏。
4、隔離與
消毒
接觸生病寶寶后,應做到及時
洗手;寶寶用過的碗、筷、奶瓶、水杯等應做好消毒工作。另外,寶寶換洗的衣服、尿布等也運用開水燙洗。
5、周密視察寶寶
病情的
發展
當發明寶寶腹瀉后,父母應做個有心人,比如
記載患兒
大便、
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
性質,帶寶寶往醫院就診時帶上大便採樣,以便醫生
檢驗、診治。
TIPS:
可在家照料?還是必須立即就醫?
可在家自行照料的情形:當寶寶的
食慾和運動力很好,沒有
發熱的
現象,腹瀉的情形經
過簡單的飲食調劑就可以獲得很快的改良,則可在家自行照料。
必須立即就醫的情形:若寶寶有
發高燒,或食慾、運動力欠佳,或
合併有
腹痛、
腹脹、
嘔吐等情形,糞便中有膿、血絲、
黏液、發生酸臭味,這時要推敲可能有嚴重感染或脫水的可能,必須立即就醫。
須再度回診甚至住院的情形:經過
醫師診治后,給予恰當的
藥物治療,加上飲食調劑后,若寶寶腹瀉次數沒有減少,並呈現高燒不退、
四肢無力、
嗜睡、
煩躁不安等情形時,則必須再度立即回診,甚至住院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