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乎都愛吃炸雞塊、炸
薯條。不給吃,孩子饞得慌;給吃,又怕影響他的
食慾,還怕吃出個
肥胖、
營養不良……
零食真是叫家長又氣又恨。
《中國
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出台,零食按三個級別推薦。
日前,由中國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
食品安全所和中國
營養學會共同編製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正式出台。《指南》指出,零食可為兒童青少年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及
營養素,
科學、合理的消費零食不僅無害,對
身體還是有益的,關鍵是看怎麼吃。《指南》將孩子喜歡的零食分為了十大類,按「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
限制食用」三個級別來推薦。本報特意請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
食品安全所的專家翟鳳英、張兵和于冬梅對各類零食進行點評,家長們可按照營養專家的指導,放心地給孩子們吃零食。
吃零食五大原則:
①新鮮的、天然的才是最好的
奶類、蔬果類、
堅果類零食既好吃又有營養,少年兒童可以多吃。
②吃零食不能影響正餐
孩子吃零食不要距離正餐太近,中間至少相隔1.5~2小時,每天食用零食的次數應該控制在3次,且量不宜過多,睡前也不應吃零食,否則不利於
消化吸收及
睡眠,還增加了患
齲齒的危險。
③避免
無意識吃零食過量
一般,在聚會聊天時、上網時、看電視時,孩子們都會攝入過多的零食,影響正餐的食用。因此建議最好養成有計劃食用零食的習慣,預先準備少量或者小包裝的零食,避免無意識吃過了頭。
④少吃油炸、過甜、過鹹的
食物
油炸食品含有較多的
脂肪,會增加肥胖的危險;過甜的食物殘留口中會增加患齲齒的危險;鹹味過重的零食會增加成年後患
高血壓的危險。
⑤少喝含糖
飲料,不喝含酒精飲料
含糖飲料營養含量低,能量及糖分高,不僅易引起兒童
超重和肥胖,還會腐蝕孩子的
牙齒。而酒或含酒精飲料對孩子的心、腦、腎、肺等
器官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
損害,還會影響
記憶力和學習成績,因此,還是鼓勵孩子多喝些
白開水吧。
專家教你吃零食:專家指出,科學、合理的消費零食對身體有益,關鍵是看怎麼吃。
糖果類零食
專家點評:被「限制食用」類零食,如
棉花糖、奶糖、糖豆、軟糖、
水果糖及話梅糖等。
巧克力是糖果家族中唯一一個可以「適當食用」的成員,包括
黑巧克力、
牛奶純巧克力等。這是因為巧克力的營養相對豐富,但是卻含有一定的脂肪、添加糖,所以只能適當食用。
肉類、蛋類零食
專家點評:「可經常食用」類零食,如水煮蛋等。不過,
牛肉乾、
松花蛋、
火腿腸等則要「適當食用」,因為這些零食含有大量的
食用油、鹽、糖、
醬油、
味精等調味品,過量或長期食用會對
人體造成
傷害。代表零食還有肉脯、滷蛋、魚片等。而炸雞塊、
炸雞翅等則要「限制食用」,家長們一定要管住小傢伙的嘴,以免增加孩子肥胖、高血壓及其他慢XX的風險。
穀類零食
專家點評:穀類零食的種類有很多,包括煮
玉米、
月餅、
膨化食品等。煮玉米、無糖或
低糖燕麥片、全麥
餅乾等都屬於低脂、低鹽、
低糖食品,因此「可經常食用」。月餅、
蛋糕及
甜點則因為添加了脂肪、鹽和糖而屬於「適當食用」的零食。至於膨化食品、巧克力派、
奶油夾心餅乾、
方便麵、奶油蛋糕等,因含有較高脂肪、鹽及糖而要「限制食用」。
豆及
豆製品零食
專家點評:不「限制食用」類零食,例如
豆漿、烤
黃豆等都是「可以經常食用」的。但是,像經過加工的
豆腐卷、怪味
蠶豆、鹵豆乾等則要「適當食用」。
蔬菜水果類零食
專家點評:「可經常食用」類零食。但是,用糖或鹽加工的
果蔬干,如
海苔片、
蘋果乾、
葡萄乾、
香蕉乾等,雖掛水果的名,但營養已大打折扣,只能「適當食用」。而經過腌制的水果則更沒營養了,只能站在「限制食用」的行列。例如水果罐頭、果脯、棗脯等。
奶及奶製品
專家點評:「可經常食用」類零食,如純鮮牛奶、
酸奶等。而
乳酪、奶片等奶製品則應「適當食用」,全脂或低脂煉乳則屬於「限制食用」,因為煉乳含糖量太高。
堅果類零食
專家點評:「不限制食用」類零食,因為堅果中富含的
卵磷脂對兒童和青少年具有補腦健腦的作用,因此像
花生米、
核桃仁、
瓜子、
大杏仁及
松子、
榛子等堅果都是很好的「可經常食用」的零食。
不過,一旦這些堅果穿上糖或鹽的「外衣」,就變成「適當食用」級別的零食了,例如
琥珀核桃仁、
魚皮花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