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
發展過程:胃
潰瘍--胃
穿孔--
胃癌 臨床表現 (一)
癥狀 1.
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癥狀,隨著
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
特異性的、酷似
胃炎或
胃潰瘍的癥狀,包括上
腹部飽脹
不適或隱痛、
泛酸、噯氣、
噁心,偶有
嘔吐、
食慾減退、
黑便等。 2.
進展期胃癌癥狀見胃區
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顯關係,也有類似
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后可以
緩解。上腹部飽
脹感、沉重感、
厭食、
腹痛、噁心、嘔吐、
腹瀉、
消瘦、
貧血、
水腫、
發熱等。
賁門癌主要表現為
劍突下不適,疼痛或
胸骨后疼痛,伴進食
梗阻感或
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癥狀,直至
腫瘤巨大而發生
壞死潰破引起上
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
注意,或因腫瘤
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后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
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
上腹部疼痛的癥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
幽門口時,則可引起噁心、嘔吐等
幽門梗阻癥狀。 癌腫
擴散轉移可引起
腹水、
肝大、
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
卵巢、
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癥狀。 (二)
體征 絕大多數胃癌
病人無明顯體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輕度
壓痛。位於幽門竇或胃體的進展期胃癌有時可捫及腫塊,腫塊常呈
結節狀、質硬,當腫瘤向鄰近臟器或
組織浸潤時,腫塊常
固定而不能推動,女XX員在中下腹捫及腫塊,常提示為krukenbe瘤可能。當胃癌發生
肝轉移時,可在腫大的
肝臟觸及結節狀塊物。當
腹腔轉移腫塊壓迫
膽總管時可發生梗阻性黃疸。有幽門梗阻者上腹部可見擴張之胃型,並可聞及震水聲,癌腫通過
胸導管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
淋巴結腫大。
晚期胃癌有
盆腔種植時,
直腸指檢于
膀胱(XX)直腸窩內可捫及結節。有
腹膜轉移時可出現腹水。
小腸或系膜轉移使腸腔縮窄可導致部分或完全性
腸梗阻。癌腫穿孔導致瀰漫性
腹膜炎時出現
腹肌板樣
僵硬、
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癥狀,亦可浸潤鄰近腔道臟器而形成內瘺。 (三)常見
併發症 1、 當併發消化道出血,可出現
頭暈、
心悸、解柏油樣
大便、嘔吐
咖啡色物。 2、 胃癌腹腔轉移使膽總管受壓時,可出現黃疸,大便
陶土色。 3、
合併幽門梗阻,可出現嘔吐,上腹部見擴張之胃型、聞及震水聲。 4、 癌腫穿孔致瀰漫性腹膜炎,可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症。 5、 形成胃腸瘺管,見排出不消化
食物。
常規治療 外科治療在胃癌的治療中有重要地位,是目前能達到
治愈目的的主要治療方法。對不能做
根治性
切除的也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爭取做原發灶的姑息切除術。此外,根據胃癌的病期、腫瘤的
生物學特性及
患者的機體情況全面考慮,選擇
化療、
放療、中醫
中藥治療、
免疫治療。 (一)外科治療 凡臨床檢查無明顯轉移徵象,各重要臟器無嚴重器質XX變,
估計全身
營養狀態、免疫
功能能忍受
手術者均應予剖腹探查的機會。有時即使有遠處轉移或伴有幽門梗阻、穿個等嚴重併發症而一般情況尚能
耐受手術者,亦應予以姑息性手術的機會,以緩解癥狀,
減輕痛苦, 胃癌手術治療的
效果與胃癌的早期
診斷、
病理形態和手術方案的選擇有很大關係。根據對胃癌生物學行為的研究,上部胃癌比中下部胃癌手術
預后差,因中下部胃癌以團生者多,而上部胃癌以彌生者多。腫瘤大小對預后無明顯關係,浸潤瀰漫型胃癌因其邊緣不清,手術切除範圍不易確定,且此種類型的胃癌有轉移者多而廣泛,手術不易徹底清除.故:年
生存率較低。而團生型胃癌胃周淋巴結多屬輕度轉移且位於癌灶附近,手術容易徹底清除,故預后較好。綜合30年來國內外胃癌術后的5年
生存率在20%一30%。 (二)
化學治療 胃癌的化療有效率較低,只能作為輔助
療法,即一般作為手術的術前、術中和術后的符助治療,可以達到以下目的:(1)使
病灶局限,以
提高手術切除率。(2)減少術中
腫瘤細胞播散、種植的機會。(3)根治術后輔助化療,以消滅可能
存在的殘留病灶以防止轉移和
複發。(4)姑息性手術治療后,可控制病情發展,延長生存期。 (三)放XX治療 凡
未分化癌,
低分化癌,管狀
腺癌、XX狀腺癌對放療有一定的敏
感性,癌灶小而淺者、無潰瘍者效果最好,可使腫瘤全部消失。
粘液腺癌及
印戒細胞癌對放療無效,故為禁忌。 胃癌的術前放療能使60%以上病員的原發腫瘤有不同程度的退縮,切除率比單純手術組提高5.3%-20%,5年生存率可提高11.9%。對原發灶已切除、
淋巴結轉移在兩組以內或原發灶侵及
漿膜面並累及
胰腺、無腹膜及肝轉移者可行術中放療。對手術中無法切除者,應在癌殘留處以銀莢標記之,術后經病理證實其
組織學類型非
粘液癌或印戒細胞癌可行術后補充放療。 (四)
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的適應證包括:①早期胃癌根治術后適合全身應用免疫刺激劑;②不能切除的或姑息切除的
病例可在殘留癌內直接注XX免疫刺激劑;③晚期病人伴有腹水者適於腹腔內注XX免疫增強
藥物。 (五)內鏡治療 早期胃癌患者如有全身性
疾病不宜手術切除者可採用內鏡治療術,此外通過內鏡應用
激光、
微波及注XX無水酒精等亦可取得根治效果。 胃癌是原發生於胃部一種常見的
惡性腫瘤。
本病主要是食用含有
亞硝酸胺致癌
食品如熏制食物、腌菜、
霉變食物等所致。
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另外
腸上皮化生與腸型胃癌,
消化道潰瘍與胃癌的
前期病變有關。胃癌的擴散與轉移有三種形式: ①腫瘤直接擴散侵犯胃周圍的組織,如肝、橫膈、
結腸、胰腺、大網膜等。 ②
淋巴道轉移是胃癌最常見的轉移方式,隨著癌瘤侵犯的深度及廣度的增加,各站淋巴結的轉移率也逐漸增加,可沿胸導管轉移達左
鎖骨上淋巴結,甚至兩側鎖骨上淋巴結都可轉移。 ③胃
癌細胞常由
門靜脈XX肝內形成肝轉移,此外可沿著血道引起肺、骨、腦、卵巢、臍周皮膚等的轉移。癌細胞侵及胃漿膜后,會
脫落,播散於腹腔、盆腔,引起腹水,也會導致
傷口周圍的種植轉移。 上
腹部不適、疼痛、
空腹時或飯後
胃痛、食慾差、嘔吐、噁心、時常伴有腹瀉、黑便、
體重減輕、對食品的喜惡忽然改變等都是胃癌的早期常見癥狀。如果有了以下癥狀者,應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①有一般上消化道癥狀,即使癥狀很輕微,如果持續或
間歇發作3~6 個月以上者。 ②曾有「
胃病史」,近期內癥狀明顯加重者。 ③已證實有
慢性胃炎,或多發性胃
息肉者。 ④典型
潰瘍病史的規律性有改變者。 ⑤長期出現
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 診斷: 纖維
胃鏡檢查及胃脫落細胞學診斷,是胃癌診斷的最主要的方法。Hcd1ca13;X線胃
鋇餐檢查H是診斷胃癌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Hcd1ca05;
胃液分析H、
四環素熒光試驗、胃癌
免疫學診斷檢查對胃癌的診斷都有一定的
價值。 治療: 在胃癌明確診斷後,應及時到專科醫院進行治療。Ⅰ、Ⅱ期胃癌,以手術根治切除為主,術后Ⅱ期胃癌可考慮進行化療及中藥治療。Ⅲ期胃癌也應爭取作根治切除術,如果確實不能作根治術,可作姑息性切除術,術后應考慮進行化療及中藥治療。Ⅳ期胃癌而無明顯遠處轉移者,其中部分病例可作
根治性手術或姑息性切除術,不能切除者可作短路手術,術后應採用化療及中藥治療。 預防: ①食用新鮮食品,
飲食有節。 ②保持
心理平衡,
情緒穩定。 ③
積極治療慢性疾病首先要積極防治
口腔和慢性上呼吸道疾病,積極治好
慢性胃病。 『胃 癌』的致病
因素及預防 胃癌發生的可能因素是什麼關於胃癌的
病因問題,雖然許多
醫學專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仍不清楚,現在只能將與胃癌發生有關的
發病因素作如下介紹:(1)
亞硝胺與胃癌:亞硝胺類化合物的致癌問題,已受到普遍重視。目前已經通過
動物實驗證明嚴硝胺類化合物可以引起動物發生胃癌。在自然界中亞硝胺類化合物的前身
物質――二級胺及
亞硝酸鹽分佈很廣,這些物質隨食物XX到胃,在胃內高酸
環境(PH13)和(或)
細菌的作用下,可以轉變為亞硝胺類物質,從而
誘發胃發生
癌變。(2)胃部疾病與胃癌的關係: ①慢性胃炎和
腸化生:慢性胃炎特別是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以發展為胃癌。胃竇部胃炎化胃體部胃炎的胃癌
發病率為高,有統計報導,大約有10%胃竇部胃炎可能發生胃癌。慢性萎性胃炎發生胃癌是因為該病變常伴有腸上皮化生,這種病變繼續發展為
不典型增生,後者被認為是胃癌的前期病變。 ②
胃息肉:胃息肉是一種
腺瘤,屬於
良性腫瘤。當息肉的直徑超過2厘米時,就
顯示出惡性變的可能。有人檢查了183例胃腺瘤XX肉、其中35例(18%)是惡性的。 ③
消化性潰瘍:關於胃潰瘍能否發生癌變的問題,一直有很大的爭論。多數臨床及病理工作者認為;有一部分胃部可以由胃潰瘍惡變而來,這方面的主要
依據一是經久不愈的胃潰瘍患者其胃癌的發病率要高些;另外有些胃潰瘍的患者,有明顯臨床癥狀改變時,常是惡變的徵象。從
病理學角度來看,據
上海、
北京一些醫院
病理科報告,由胃潰瘍惡變的胃癌為5-0%。但也有人認為胃潰瘍惡變的胃癌的不到1%。 ④
遺傳因素:胃癌患者親屬的本病發病率高於正常人的四倍。在高家素
人中屬於
A型血者的胃癌發病率也高於正常人。這些
現象和
流行病學所赤雲的種族發病率差異說明遺傳。一種族與胃癌的發病有一定的關係。怎樣預防胃癌 ⑴不吃或少吃含有亞硝胺類物質的食物如鹹魚、
香腸及酸菜等。 ⑵我吃新鮮
蔬菜、避免多吃過度刺激性飲食。節制煙酒,定時飲食。飲食適度,防止
暴飲暴食,以減少胃炎
和胃潰瘍的發生。 ⑶積極強療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並應定期複查。 ⑷一經確診為多發XX肉或直徑大於2厘米的單發XX肉,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 ⑸對有
柏油樣便者,無論有無胃部癥狀,都應該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完整版請看這裡: 胃癌一日
食譜舉例 早餐:
牛奶(鮮牛奶250克),煮
雞蛋(雞蛋50克),
蛋糕50克,
大米粥(大米50克) 午餐:軟
米飯(大米75克),蒸肉餅(豬
瘦肉50克),炒細軟
胡蘿蔔絲(胡蘿蔔200克) 加餐:煮果子水(
水蜜桃150克),
烤饅頭干(
麵粉25克) 晚餐:湯麵(肉末25克,碎
油菜75克,掛麵50 克),花捲(麵粉75克),
清蒸魚(
鯉魚100克) 加餐:牛奶(鮮牛奶250克) 全日烹調用油10克。 胃癌
食療方 (1)蔗姜飲:
甘蔗、
生薑各適量。取甘蔗壓汁半杯,
生薑汁1匙和勻燉即成。每周2次,燉溫后服用,具有和中
健胃作用,適宜胃癌
初期用。 (2)
紅糖煲
豆腐:豆腐100克,紅糖60克,清水1碗。紅糖用清水沖開,加入豆腐,煮10分鐘后即成。經常
服食,具有和胃
止血,
吐血明顯者可選用此食療方治療。 (3)
陳皮紅棗飲:
桔子皮1塊,紅棗3枚。紅棗去核與桔子皮共煎水即成。每日1次,此食療方
行氣健脾,降逆止嘔、適用於
虛寒嘔吐。 (4)
萊菔粥:
萊菔子30克,
粳米適量。先將萊菔子炒熟后,與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藥方消積除脹,
腹脹明顯者可選用。 (5)陳皮瘦肉粥:陳皮9克,
烏賊魚骨12克,豬瘦肉50克,粳米適量。用陳皮、魚骨與米煮粥,煮熟後去陳皮和
烏賊骨,加入瘦肉片再煮,
食鹽少許調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此
食療粥降逆止嘔,健脾順氣,腹脹者可首選此膳。 (6)
萵苣:萵苣250克,
大棗250克,麵粉500克。將萵苣切碎,大棗煮熟去核,與麵粉混和后做餅即成。當點心服用,健脾益胃,
燥濕利水;大便稀薄或腹瀉可選用。 (7)
芡實六珍糕:芡實、
山藥、
茯苓、
蓮肉、
薏米仁、
扁豆各30克,米粉500克。將上述全部加工成粉末與米粉合勻即成。每日2次或3次,每次6克,加糖調味,
開水沖服,也可做糕點食用,此方健脾,止瀉效果良好。 (8)
桂圓花生湯:花生連紅衣250克,大棗5枚,
桂圓肉12克。大棗去核,與花生、桂圓一起加水煮熟即可。每日1次,
養血補脾,貧血明顯者可用此方。 (9)
烏梅粥:烏梅20克,粳米100克,
冰糖適量。先將
烏梅煎取濃汁去渣,入粳米煮成粥,粥熟后加少許冰糖,再稍煮即可。每日1次,此方有
收澀止血作用。 (10)
麻仁粥:
芝麻、
桃仁各20克,粳米80克。用芝麻、桃仁和
糯米共同煮粥即成。隔日1次,
潤腸通便,
大便乾燥秘結者可用此粥。 (11)
芝麻粥:芝麻6克,粳米30克,
蜂蜜適量。將芝麻炒香待米煮粥即將熟時加放,再加蜂蜜調勻即成。每日1次,此
葯膳補血潤腸。 (12)
魚肚酥:魚肚(
大黃魚、鯉魚、黃唇魚、
鰻魚的鰾均可作原料),
芝麻油。魚肚用芝麻油炸酥,壓碎即成。每日3次,每次10克,用溫開水送服。此葯膳
補腎益精,
滋養筋脈,止血、散淤、
消腫。 (13)
健胃防癌茶:
向日葵桿蕊或向日葵盤30克。用上述原料
煎湯即成。煎湯代茶,長期飲用,有防癌,
抗癌消炎之
功效。胃癌術后吻合口有
炎症者可選此膳。( 1)某些
微量元素可以防癌。含鉬較多的食物有蘿蔔、
捲心菜、扁豆、
豆芽;含硒較多的有
南瓜、
紅薯干;含鍺較多的食物有
蘆筍。 (2)多食含
維生素C高的蔬菜、
水果,這樣可以阻斷亞硝胺和亞硝
酰胺的產生而防癌。 (3)有些蔬菜含有
木質素,能促進巨噬細胞吞噬癌細胞的活動,如蘆筍、
薺菜、
芋頭、藕、
菱角、胡蘿蔔。 (4)食用含鈣高的食物能防癌,如魚、
黃豆、
葉綠素、芝麻等。 (5)增加抗癌能力的食物有胡蘿蔔、西紅柿、紅心紅薯、深綠色蔬菜和
大蒜。 (6)
茶葉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尤其是
綠茶,應提倡多喝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