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
提高,被稱為「社交XX」的酒
飲品倍受青睞,酒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生活,因
酗酒而導致的
身體問題及家庭、社會危害也日益嚴重。酒徒多會變得以
自我為中心,義務感、
責任感、
榮譽感、
道德感降低,對家庭缺乏
關心,很少顧及親屬和家庭,對工作疏懶不負責任,玩忽職守。目前,臨近歲末年關,各種飯局和應酬也多了起來,難免就要喝上幾杯,「
隱忍多時」的
酒癮可能就在這時「捲土重來」。 四川大學華
西醫院
心理衛生中心的專家表示,酒癮是一種物質
依賴疾病,不僅要從身體上戒除,更重要的是戒除「心癮」,徹底遠離
酒依賴。
42年酒齡 喝出一身毛病
在華西醫院
戒酒俱樂部聯誼會上,成員鄧先生說,他17歲時便開始喝酒,酒齡已有42年。喝酒
成癮后,每天至少要喝下1斤不低於50度的
白酒,一不喝酒,手就會
發抖。在「5?12」汶川大地震期間,他借酒來
剋制心理的
恐懼,每頓飯至少喝半斤白酒,在那之後對酒的依賴更嚴重了。沒事總要喝上那麼一小口,才覺得
心裡舒服。
酗酒讓鄧先生的
健康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1年前,我酒後駕車,不僅自己受了傷,還撞壞了別人的車,賠了1萬多元。」鄧先生告訴記者,因為自己酗酒,家人都很
反感,家庭和睦也受到影響。年輕時喝得再多都不會有事,可一上了歲數卻發現,沾了一丁點酒,又是
頭痛又是
打噴嚏,冒
虛汗,
記憶力嚴重下降,肝
和胃也時常不舒服,有時甚至全身發抖,無法站立。
戒掉「心癮」 42年酒癮1個月甩脫
鄧先生來到華西醫院
心理衛生中心
治療酒癮,並加入了華西戒酒俱樂部。經過30天的治療,他成功戒除了酒癮,到現在他都滴酒不沾,身體狀況保持良好。
談到戒除酒癮的過程,鄧先生表示,過去只要生活上一遇到不順,就會喝上兩盅直到
麻木為止,醒來后就能忘記一切憂愁和煩惱。這種習慣漸漸地轉變成了一種依賴,「
生理上對酒的依賴好治,可是心理上的卻不好治,而恰恰心理上的依賴才是戒癮的關鍵。」
鄧先生介紹,戒酒俱樂部每周四都會
組織討論會,讓成員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互相交流戒酒
經歷和
經驗;成員、家屬和
醫護人員還可以參加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和遊戲互動,
感覺生活中確實少了許多悲傷和憂愁,心理上對酒的依賴就
減輕了。「對於我來說,只要樹立了生活
信心,樂觀向上地看待問題,就自然不會借助酒精來
消除煩惱和憂愁。」
對飲酒產生心理
渴求是酒癮形成的前兆
據專家介紹,對飲酒產生了強烈的心理渴求是酒癮形成的前兆,並且,酒癮
患者飲酒行為方式具有規律性,每天必飲,嚴重的患者甚至每頓必飲,否則容易出現
煩躁、
心慌、手
顫抖等
癥狀;另外,酒癮患者喝起酒來速度特別快,喜歡獨飲、快飲,飲酒自控能力下降、酒量逐漸增多。
在華西醫院戒酒俱樂部,這些酒癮患者中有不少人最初只是希望借酒
鎮定情緒,幫助
睡眠或克服某種心理恐懼,沒想到最後卻事與願違。隨著
時間推移,患者對酒精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酒量越來越大,到後來身體狀況和
精神狀況都每況愈下后,才想到上醫院。專家表示,酒癮的形成是循序漸進的,所以市民要防微杜漸,一旦發現酒癮徵兆,應及早到專業治療機構治療。